暑假是各種夏令營火爆出現的時期,有一股清流用笛韻在美麗的青島吟唱古典音樂的格調之美。一向被認為高冷的古典音樂訓練營也因為主辦方專業權威的策劃吸引了眾多長笛愛好者。
8月8日由「長笛的力量」主辦的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火熱開營。富有藝術氣息的天泰山藝術小鎮裡,一時間湧入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數百名笛子。從規格到規模都堪稱古典音樂領域的標杆。
特訓營學員集合分組
本次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特別邀請到了上海音樂學院長笛教授、中央歌劇院和深圳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馬勇老師,中國音樂學院長笛副教授、中國愛樂樂團特邀長笛首席倪一珍老師,以及中央音樂學院視唱練耳教研室主任,音樂等級考試專家組成員裴聿茹老師共同擔任本次活動的主課老師。特訓營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濤之音教育CEO馬敬軍先生說:「特訓營涵蓋了長笛和視唱練耳兩部分的專業訓練,通過8天7晚的訓練想讓孩子們養成正確和良好的吹奏習慣,同時與大師們近距離生活在一起,更好的去理解音樂,去共情藝術。」
濤之音教育CEO馬敬軍
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除了請來頂級的長笛大師之外,還邀請了著名鋼琴演奏家曲大衛先生、陳亮先生作為藝術顧問。行業內10位傑出的青年長笛演奏家作為本次特訓營的領教,他們都是留學海外跟隨名師,活躍在高校講臺、藝術中心舞臺或者國內頂尖交響樂團的笛子。因為特訓營涉及到百位笛子,小學員數量眾多,主辦方還邀請10位優秀的長笛助教全程配合。主課老師馬勇教授說:「一直想要做長笛主題營,我想從專業度到學員學習的滲透度兩方面把握,所以我們會邀請那麼多青年長笛演奏家參與。讓學員們看看未來的自己,也讓青年演奏家們投身到藝術教育中,相互影響、欣欣向榮。
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發起人之一、上海音樂學院長笛教授馬勇
古典音樂領域的從來都不缺乏特訓營,但是從規模到特訓營設置的內容上都參差不齊,本次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笛子和家長的青睞主要還是「實力吸引」。裴聿茹老師帶著5位助教花了整整1晚上聽完百位笛子的視唱練耳演示片段,再對他們進行科學分組,有針對性的培訓。用科技的力量改變以往的教學進度,讓長笛大師們的教學事半功倍。
裴聿茹老師多維度音樂能力訓練的課堂
大師們一路走來見證了中國長笛的發展,基礎教育的薄弱、藝考功利化趨勢、優秀人才缺乏發掘機制等問題都會讓他們為行業擔憂,但可喜的是笛子的數量在增長、一波一波傑出的後浪不斷湧現在國際舞臺上,所以他們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去影響、去感染。藝術始終是他們內心炙熱的追求,潤物細無聲是他們細膩的方式。
倪一珍老師的課堂
特訓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各位長笛師者用心培育幼苗,每一天都有課堂、音樂會專場,寓教於樂的方式讓笛子們很歡喜。據悉主辦方已經在籌備冬季的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這一次還將有更多驚喜嘉賓來訪,堅持藝術之心、秉持素養的教育理念,讓笛子們真正釋放音樂的翅膀,自由翱翔。
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分組課堂
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視唱練耳培訓合影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