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裡的外國槍——奧利裡斯太爾M1912型9毫米手槍
奧利裡斯太爾M1912型9毫米手槍。斯太爾M1912手槍的設計師是捷克的伽列·科恩卡,他曾在數家輕武器公司工作過,參與設計了多種武器,積累了大量的設計經驗。1912年,科恩卡設計的改進型M1907手槍就被奧匈帝國軍隊採納了,軍用型定型為M1912型8毫米手槍並開始生產,直到1918年生產結束,共生產了25萬支。1938年,在奧地利被德國法西斯吞併後,該槍又被德國法西斯警察機構定為制式武器使用。由於德軍當時的主用手槍彈是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因此在1940年,法西斯當局決定對6萬支M1912手槍進行改造,換裝新槍管,以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細品斯太爾M1912半自動手槍,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結構都相當不錯。首先,它的造型流暢,並且頗具現代氣息;其次,該槍的尺寸較早期自動裝填手槍而言堪稱輕薄緊湊,握持舒適且便於攜行。其威力與可靠性也在兩次大戰中得到了認可。但是,與同一時期的另一款名槍——美國柯爾特M1911A1手槍的光彩奪目相比,M1912手槍仍是黯淡與短壽的。鄭文浩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