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 TMTPost.com
鈦媒體編輯丨Kiwi_S 糖直銷_Orz
鈦媒體注(微信ID:taimeiti):【鈦度實驗室】,是鈦媒體黑科技頻道針對當前熱門科技產品進行評測解讀的專題欄目,秉承「有趣、有態度」的內容解讀方式。有態度的深度評測,一鍵直達!
隨著喜歡追求刺激和極限的人群增多,當下各種運動類項目層出不窮,上天下海無所不能。為了去更好的記錄每一瞬間的精彩,主打輕巧便攜的運動相機應運而生。
其中,GoPro作為最早的開創者之一,擁有非常高的市場份額與用戶群,為喜愛極限的人群更多的表現機會,也讓大家可以看到跳傘、速降以及跑酷等不常接觸的運動。
面對運動相機市場這塊大蛋糕,更多的傳統相機廠商紛紛快速跟進,包括一些國產廠商也推出了直接競品。前不久,運動相機品類中又增加了一位實力頗高的攪局者——大疆Osmo Action。
繼Osmo Pocket之後,Osmo Action是大疆在運動拍攝場景中的新棋子,它同樣有著優秀的防抖功能,且體積小巧易於操作。它的誕生非常明顯,欲比肩 GoPro 走在行業領先之列。
本次,鈦媒體(微信ID:taimeiti)就為大家帶來了大疆Osmo Action (後文簡稱:Action)與GoPro HERO7 BLACK (後文簡稱:GoPro 7)的直接對比,看看是運動相機創始者的技術更加成熟,還是後期新秀的黑科技更優秀,一場針鋒相對的好戲馬上開演。
鏡頭&前置屏幕
單從外觀來看,Action與GoPro 7的設計思路相差無幾。整體相機採用了方形的幾何結構,並且大小與重量都很接近。
兩部相機的正面右側均為攝像頭佔據,在左側的前置屏幕方面,GoPro 7為單色信息顯示屏幕,而Action則更加標新立異,其採用了1.4 英寸、解析度為300ppi的全彩顯示屏。
Action的這塊屏幕你可以理解成自拍鏡,在自拍錄影的時候用戶通過這塊屏幕來輔助取景,也可以改變顯示內容,讓屏幕像GoPro一樣顯示拍攝參數(非觸控螢幕)。
機身頂部
在頂部按鍵方面,Action與GoPro 7的錄製按鍵均在右側,一方面比較符合操作習慣,另一方面換門也不用改變習慣。不同的是,Action將DISP/電源的組合鍵放到了頂部,GoPro 7在機身右側。
機身左側布局
將相機翻轉到左側,我們可以看到Action多了一個「QS」(功能快速切換)按鍵,這個是大疆第二個區別於GoPro 7的點,無需進入屏幕即可完成預定模式快速切換,在運動場景中可以更好的進行拍攝調整。
機身接口
Action與GoPro 7的機身接口均涉及在左側,並且上方均有防水蓋保護(可拆卸)。
打開機身側方防水蓋,GoPro 7有一個HDMI輸出口,一個USB-C接口,而Action則是USB-C數據接口和內存卡槽。在這個設計看來,大疆對運動相機的實時物理輸出並不太在意,但GoPro則考慮到了更多情況(如多臺設備相連,子彈時間)。
機身右側布局
機身右側並沒有太值得說的,GoPro 7的電源/模式切換組合鍵在這裡,而Action的右側則為散熱孔。
機背主屏幕
在相機背部是主顯示屏,這裡Action的尺寸為2.25英寸,比例為16:9,而GoPro 7為2.0英寸,比例為4:3,直觀視覺感受上,Action要稍好於GoPro 7。
此外,兩者的系統操作方式也比較統一,用戶只需要從主界面的上、下、左、右四邊中滑動,就能夠呼出對應菜單。
電池容量&安裝方式
在電池容量上,GoPro 7為1220mAh,Action為1300mAh,二者相差也並不大。不過對於電池倉的處理上,二者有不小區別,Action是通過卡扣式設計將電池與機身直接分離,而GoPro 7則是需要打開電池倉取出電池,前者的好處在於溼手或手上有油汙時換電池更方便。
GoPro 7操作界面
對於系統和操作方面,運動相機與普通相機不同,第一它的菜單、取景空間有限,最直觀的UI設計才是好。其次就是操作,運動場景突發性和簡潔性最為重要。
其實Action與GoPro 7的作業系統都滿足這兩點需求,無論是手勢操作、實時取景以及參數調整等方面都不相上下,有點像iOS與Android的區別。UI的設計兩者都是以實用性為第一,不考慮使用習慣的前提下,其實一樣,不過設計這東西畢竟各有所愛,並不用做太多爭辯。
Action操作界面
Action既然是新參者,筆者就稍微多說兩句。大疆這次為Action推出了一套Action OS作業系統。
這套系統其實與GoPro的交互邏輯一樣,將主要的操作交互都整合到主界面上,用戶只需要從主界面的上、下、左、右四邊中滑動,就能夠呼出對應菜單。比起之前需要多次觸控的OSMO Pocket,Action的操作要方便許多。
滑動操作的話,Action的硬體畢竟要新一些,感覺整體流暢度要高於GoPro 7,幾乎沒有卡頓出現,而GoPro 7就存在反應遲緩的現象。
Action與GoPro 7均支持語音操作,識別率在多種環境下都不相上下。不過,筆者發現了一個Action的語音操控BUG,Action並不需要GoPro 7一樣的喚醒詞(GoPro),而是直接對拍攝、關機等詞彙進行識別。如果你在拍攝視頻中無意說出了相應的指令,相機會直接執行……很容易出現誤操作。
直接看實際拍攝效果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兩款相機的硬體參數。大疆Action採用的是1/2.3英寸CMOS,擁有1200萬有效像素,可以在防抖開啟狀態下拍攝最高100Mbps碼流的4K 60fps視頻,鏡頭視角為145°。
跟拍測試
GoPro 7的CMOS與之相同,皆為1/2.3英寸、1200萬有效像素,在防抖開啟狀態下拍攝最高78Mbps碼流的4K 60fps視頻。此外,其鏡頭視角要寬於大疆Action,達到170°,這一點在視頻與照片拍攝中還是比較明顯的。
GoPro 拍攝廣角端
從實際拍攝效果來看,兩款相機最大的不同在於視角,GoPro 7可以在同一角度收入更多的畫面,而Action視角相對較窄,對於喜歡自拍的朋友來說,Action需要更遠的拍攝距離。
OSMO Action 拍攝廣角端
此外,細節方面Action的軟體優化效果並沒有那麼給力,邊緣細節流失情況較為明顯。而GoPro 7則過於強調降噪性能,所以造成了比較明顯的塗抹感。兩款相機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不相上下,但光線較為昏暗的時候,GoPro 7會略好一些。
GoPro 暗光條件下拍攝
OSMO Aciton 暗光拍攝
在視頻拍攝上,Action為用戶提供了HDR拍攝模式,同時也支持D-Cinelike色彩空間。這對於專業視頻製作用戶來說更加便利,後期空間較大,調色的時候更加容易。
GoPro 7在視頻方面則更加穩健,在不同環境下對高光、暗部以及細節的把控都相當不錯,經過多款產品的迭代之後,GoPro對自家視頻拍攝的優化能力逐步增強,甚至在某些明暗對比非常強的環境下,後期處理後要強於Action。
運動拍攝場景,升格拍攝會為畫面增加感染力和張力,筆者同時也對比了兩款相機的升格能力。首先,相機設置均為240FPS 1080P,基本採用同一角度進行拍攝。
GoPro 慢動作拍攝
OSMO Action 拍攝的慢動作畫面
從上面的畫面可以看到,GoPro 7的升格效果更加自然一些,而Action的圖像會因為更多的噪點而過度銳化,尤其是在陰影的部分。GoPro更加優異的原因是其採用了更高的比特率,其在H.265的編碼中仍然有75Mbps,而Action在H.264的編碼中最高也只能達到100Mbps的比特率。
GoPro 7和Action其實都是運動相機領域的佼佼者,如果說二者最後的對比,可能要從不同的方面來一較長短。GoPro 7作為運動相機的老牌強者,技術積累自然更加豐富,從拍攝效果、視角與防抖上都可圈可點,但系統流暢度稍微差強人意。Action相比之下視角相差較為明顯,但操作延遲與流暢度上會有提升。
其次,GoPro 7和Action操作都非常不錯,都考慮到了運動場景的易用性和簡潔性,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相機設置。前置屏幕是Action的加分項,在「V-logger」盛行的當下,無疑為自拍增加很多便利性,考慮到全球視頻內容大火,相信GoPro在新品設計上也會做出調整。
在續航方面,Action有著比GoPro 7更長的續航時間。而實際上Osmo的電池也僅僅比GoPro 7的電池多了大約80mAh左右。可能是在編碼和電源管理方面做的比較好,所以電池的使用時間更長。
作為國產運動相機的新秀,Action的起點優勢更大,可以從GoPro的各代產品中進行優化,並且去針對不足之處進行升級。而GoPro對於每代產品的升級也頗為用心,畢竟已經深入運動相機十餘年,積累的經驗不容小覷。
最後在售價方面,Action官方定價2499元人民幣,GoPro 7則為3398元人民幣。在優劣並不明顯的對比情況下,Action在性價比上更具吸引力,就目前來看,想要更實惠的運動相機當屬Action。
但在勁敵出現之後,GoPro在下一代產品上也會見招拆招,如果你是GoPro的忠實粉絲,不妨等等其新作,看看這位老夥計會如何接招。(本文首發鈦媒體,攝影、作者/Kiwi、糖直銷_Orz)
2019年7月13-14日
鈦媒體T-EDGE科技生活節
匯聚全世界科技公司
前沿思考的國際領袖峰會
100+位了不起商業大咖觀念碰撞
9大教育科技單元
30+項超頂尖科技體驗
10場新鮮話題硬核分享
倒計時1天!
點擊閱讀原文,等你來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上方圖片二維碼,搶購「T-EDGE 科技生活節門票」,火熱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