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十四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記憶?

2020-08-27 中華家教雜誌

​1977-2020


四十四年高考,

一個國家命運的拐點,

千百萬個人生的轉折!


1977

1977年12月10日的高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這一天,570多萬從農村、工廠、部隊走來的年輕人,懷揣著難得的名額和奮發的意氣,奔向考場。

由於報考人數過多,國民經濟也剛開始恢復,國家一時竟拿不出足夠的紙來印考卷。

中央果斷決定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

最終,27萬年輕人在第二年的春天,邁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



1978

這一年的高考,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這一考試制度基本沿用到現在。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


1979

這一年,飽經磨難的共和國迎來30歲生日。

「而立」之年的中國,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抖擻精神。

這一年開始,高考的日期定於7月7-9日舉行,除了1983年外,一直實施到2002年。


1980

這張舊照攝於當年開考前的考場,兩名女生正在交談。

她們的笑容給沉悶的考場帶來一絲輕鬆的氣息。

面對著未知的考試與前程,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輕鬆起來呢?


1981

這是1981年,天安門廣場,華燈下,複習高考內容的青年。

知識改變命運!

這一信念,越發堅定地紮根在年輕人心中。


1982

這一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

志氣高昂的他,在志願表上填了北京大學,不過遺憾的是他當時的數學只考了1分。

次年高考,他的數學也只考了19分,不甘心的馬雲選擇了「第三戰」。

這第三次高考,他的數學終於考到了89分。

馬雲最終被杭州師範學院外語專業本科錄取。



1983

這一年的高考作文題。

第一次出現了一幅漫畫,這幅題為《這裡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描繪了一個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時候放棄。

這道題的出現,給當時習慣了根據一段材料或一個命題開始寫作的考生們來了個措手不及

曾擔任過高考閱卷的北京語文特級教師薛川東回憶,當時不少考生沒有真正看懂這幅漫畫。

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個農村的壞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壩挖穿,幸虧沒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讓閱卷的老師們看得哭笑不得。


1984

10月27日,報名參加上海市總工會舉辦的高考複習培訓班的年輕人,將報名大廳圍得水洩不通。


1985

這一年,高考向著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方向發展。也是在這一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學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著幾張課桌低頭看書,後來考入同一所大學。


1986

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

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當年,黃岡中學高考升學309人,升學率達91.4%,600分以上高分者達30人,佔全省1/9,且囊括理科第一、二名,文科第一名。

打著「黃岡」旗號的試卷、輔導書,以「偏、難、怪」著稱,恐怕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噩夢。


1987

這張老照片,記錄了高考結束的考生們,興高採烈地走出考場的場景。

即使是30年前,這場面看上去和今天也並無兩樣。


1988

這一年,江蘇高考第一次發現了抄襲作文。

根據高考語文命題專家高朝俊曾在其書《高考作文那些事》中的描述,這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習慣」為題,在選擇「樣卷」的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一篇記敘類的文章寫得太好,判為一類卷上等。

在把「樣卷」發到閱卷教師手裡以後,就有教師來反映,這是一篇抄襲之作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這樣,把「疑似抄襲」的文章中的關鍵詞句「百度」一下,把搜索到的有關文章對比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結論。

閱卷組只得在請那位老師回憶了原文出處後,派了幾位教師,把近5年的《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都搬了出來,一份份地找過去。

終於,在1984年5月17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找到原文。於是那篇文章被判為「抄襲」,得了很低的分。

在高考恢復10年後,整個社會學習的熱情越發高漲,這是大年初一的上海,求知的年輕人令圖書館的自習室座無虛席。


1989

這一年,國家教委下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標準化實施規劃》,標誌著標準化考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至此,高考這根指揮棒產生了空前的指揮效應。

標準化考試促使全國的基礎教育都不得不跟著應試方向走。

標準化考試派生了標準化答案,後來就用上了閱卷機器。

像這樣70年代的高考閱卷現場,慢慢地就看不到了。


1990

當年10月,國家教委啟動「三南改革」,湖南、海南、雲南三省將過去高考的文理科分組變為文史、理工、醫農和地礦四類,每類只考4門。

而這一重大政策的宣布,離次年高考只有不到9個月的時間。

無數人的命運因為這一紙文件而改變。

直到今天,高考的內容和形式仍在不斷變化。

「上榜」這件事,對每位考生都充滿了變數。


1991

在高考前不到三個月,國家教委舉行了記者招待會,正式宣布:從1991年開始,在全國實行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制度。

會考原本只是學業水平考試,但是後來,為了提高升學率,一些地方依照會考成績將一些學生提前驅除「出局」,不被允許參加即將到來的全國統一高考。


1992

這一年,劉強東考取了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

據《年輕就是要:活出你自己》一書中描述,劉強東小時候的夢想是從政,做縣長,造福一方。

當時,以他的成績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但他早已經在填報志願時,放棄了清華物理系,填寫了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那時候的他想當然地認為:進了人大就能做官,而社會學又是統管一切「小學科」的「大學科」。

可惜的是,在入學當晚,劉強東的美夢就破碎了。

因為同系的師哥告訴他,社會學與從政無關,而且就業狀況在人大排倒數第二,僅次於人口系。


在今天,高考專業與就業不對口的情況,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1993

這一年,國家教委大手一揮,開始在各省市中鋪開「3+2」高考科目設置,即文史類考語、數、外三科加政治、歷史二科,理科考語、數、外三科加物理、化學二科。

這種科目設置一直沿用到2000年。

這是一張1993年的高考政治試卷,這樣的卷面設計,讓人分外熟悉。


1994

這一年,全國37所重點院校試行並軌制收費,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

以前國家發生活費相當於「國家幹部」的大學生身份,從此要自己掏錢讀書。


湖北三峽壩區三鬥坪鎮東嶽廟村黎開英的兒子望軍在1994年全國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鄉親們紛紛來到他家祝賀。


金榜題名給這個農村家庭帶來了無上的榮耀。


1995

即將進入考場的考生正在考場外進行著最後的溫習。


1996

漫畫作文題再一次出現已是1996年。

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給出了「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

這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反響,被評價為諷刺現實,直面社會陰暗面。

也由此引發了教育界與醫務界的一點不愉快。



1997

7月28日,西安。

發榜了,許多高考生落榜。

國家辦的大學有限,社會辦學的大學便應運而生。

這是招生諮詢會上,替兒子選學校的父母。


1998

這年高考結束後,一位考生在清理自己的學習資料。

厚厚的資料摞起來,超過了小夥子170釐米的身高。


1999

世紀之交的1999年,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

「幸虧我媽沒早生我一年!」,當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太多應屆高中畢業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一年,高校招生比例猛增至47.4%,而直到6月時,許多考生尚不知會有此意外之喜。

擴招,給了很多人圓夢大學的機會。

這一年的高校擴招引發了「大學新生潮」。圖為武漢大學「迎新」場景。


2000

這一年,電腦和網際網路還是稀罕物,位於北京東大橋的百腦匯電腦城,一大早就有許多考生和家長來到這裡,排隊等待免費上網查分。

據工作人員說,一個上午就來了近百人,查完了分數,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2001

這一年,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5歲」的限制,這給無數大齡考生以驚喜和機會。


以炒股為生的黃順鋒做夢也沒有想到今生還有機會參加高考。他同眾多大齡考生一樣,成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2

7月7日,上海市92800多名考生冒雨走進全市3800多個考場參加高考。

而首場語文考試的作文「面向大海」,因取材範圍過大,頗讓部分考生感到無所適從,紛紛表示心裡沒底。

這位女生剛出考場,便向母親訴苦。

在「吐槽」還未被發明的時代,當時的考生也就無法享受到集體吐槽高考試題的樂趣。


2003

這一年,教育部決定將高考時間提前1個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高考終於告別酷暑。

678的諧音是「錄取吧」,在殘酷競爭的考試中,這也許正是考生需要的一點心理安慰。

這一年,全國爆發了大面積的非典疫情,想要進考場,還必須先過「體溫測試」這一關。


2004

6月7日,63歲的「爺爺考生」鄒偉敏在浙江嘉興海寧一中考點參加考試。

像這樣的大齡考生,如今並不罕見。

大學是一個美麗的夢,而這個夢,並不只屬於年輕人。


2005

這一年,海南高考狀元李洋「夢斷清華」,引發了全社會對「高考移民」及「高考公平」的大討論。

當年,李洋先是被告知高考分數海南理科第一名,海天學校還掛出醒目的條幅,祝賀李洋取得好成績。

眼看就要實現上清華大學的夢想,但因為有人舉報,他在海南就讀未滿兩年,不符合海南省報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要求,被取消了錄取資格。

李洋後被香港城市大學錄取。


2006

6月7日,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老師在開考前,送給每位考生一個貼有「心會跟愛一起考」的蘋果,預祝考生「平穩考出豐碩成果」。

一個蘋果,代表祝福,也隱隱投射出教師群體在面對高考時的焦慮。


2007

高考,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畢竟,誰家還沒有個要高考的孩子呢?

2007年某公交公司出動公交車免費接送考生,並且在考場外設置了車廂服務站,讓家長不必在酷熱裡等待,可以上車免費飲水和休息。


2008

7月3日,四川地震災區延期高考舉行。

在德陽人民醫院的「病房考場」內,4名東汽中學考生正在填寫答題卡。


2009

高考結束,廣東省四位「狀元」騎著高頭大馬,霸氣巡街。

高考催生出一種「狀元經濟」——狀元筆記、狀元錯題、狀元食譜 ……只要跟「狀元」沾上點邊,都會賣的還不錯。


2010

高考結束,也許是多年未曾見過的笑容綻放在考生和家長的臉上。

鮮花、擁抱,毫不吝惜。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亞於一場戰爭,所有人都如釋重負。



2011

高考這天,工地停工了,汽車不鳴笛了,就連大媽們都不跳廣場舞了,整個社會,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考生釋放善意。

一位考生在的哥、交巡警等人的愛心接力幫助下抵達考場後,不禁感動地哭了出來。


2012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語聽力考試。

緊挨著南京市九中高考考點的道路上,考生家長排成一排,堵住馬路,指揮過往的自行車、電動車繞道而行,以免噪音影響考生的考試。

高考,從來就不是只考學生的。


2013

每年臨近高考,家長為了考生,做盡各式祈福,試圖為高考之戰的勝利增加一塊砝碼。

2013年5月13日,江蘇省南通市,當日是民間傳說的文殊菩薩生日,考生家長前往當地劍山風景區——文殊菩薩廟燒香祈福,求菩薩保佑子女考出好成績。


2014

臨考前幾天,四川巴城部分學校考生,用撕書、扔書的方式釋放壓力,迎接高考。


2015

2015年6月5日早上8點8分,一年一度的六安市毛坦廠中學送考開始。

42輛送考大巴載著數千名高三考生,從這個號稱「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學校駛出。

送考車的車頭車尾都坐著穿紅衣服的學生,有學生打開車窗,喊著毛中必勝,毛坦廠當地萬餘名群眾和家長自發來到車隊兩側為考生送考,家長們手持紅色旗幟為高三考生吶喊助威,場面十分壯觀。


2016

高考是許多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試,為了維護高考公平性,反作弊工作也在不斷從「人防」向「技防」升級。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的出臺,將國家教育考試作弊行為列入刑法之中,使得2016年高考被社會評論為:「史上最嚴高考」。

高考的公平公正,應是這個社會的底線。


2017

2017年6月8日下午5點10分,最後一門英語考試結束,孩子們歡呼著衝出校門口,門外家長們紛紛舉起手機拍下這一幕。

一些考生將老師和同學舉起,拋向空中,他們打起V形手勢以示慶祝。

孩子,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2018

2018年高考正式拉開大幕,首批「00」後考生們集體亮相步入考場。

莫言在《陪女兒高考的這一整天》一文中,寫高考這天女兒的心情:「從7點開始,女兒就一趟趟地跑衛生間。對於高考,莫言只能感慨說,高考很壞,但沒有高考更壞。



2019

6月8日,高考結束時,安徽十中門口,曾發生感人一幕:

一個穿黃色T恤的男生,考完最後一場英語,步伐輕盈地走出來,大步來到在考場外守候的媽媽面前。

媽媽還沒反應過來,男生撲通一聲跪下說:「媽,謝謝您,這些年您辛苦了」。

媽媽一把將孩子抱在懷中,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

下跪男生叫王恆傑,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坦言,高考完的那一跪,不是策劃,不是炒作,是他不論考好考壞,都要獻給媽媽的禮物,感謝媽媽為他所做的一切。

6月23日,安徽高考成績公布,王恆傑考了635分,高出安徽理科一本線139分,雖然不是狀元,但堪稱優秀。


2020

十年罕見的超長梅雨季,讓南方多個省市陷入洪澇災害。

7月7日,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

受暴雨影響,歙縣採取了緊急措施處置,部分考生乘船隻趕赴考場,但截止到7月7日上午10點(語文開考時間),全縣也只有500多名考生成功抵達考場,剩餘的1500多名考生全部被堵在路上。


歙縣教育局最終決定將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至9日舉行,啟用備用試卷安排考生進行補考。


考試或許會推遲,但夢想不會延期。


願你們的成績最終都能夠「水漲船高」!


最後,

預祝今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們,

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轉自:學生安全教育平臺(id:xueanquan123)


高效掌握專業、全面的家教知識,

請關注中華家教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考四十四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您的記憶?
    1977-2020四十四年高考,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這是一張1993年的高考政治試卷,這樣的卷面設計,讓人分外熟悉。大學是一個美麗的夢,而這個夢,並不只屬於年輕人。
  • 高考四十四年,哪張照片是屬於你的記憶
    - 1977年-2019年 -四十四年高考,一個時代的烙印,一個國家命運的拐點,千百萬個人生的轉折。這是一張1978年珍貴的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這是一張1993年的高考政治試卷,這樣的卷面設計,讓人分外熟悉。
  • 高考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記憶?
    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
  • 高考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記憶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學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著幾張課桌低頭看書,他們在談戀愛,後來考入同一所大學,結婚、離婚。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
  • 高考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記憶(珍貴!)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這是一張1993年的高考政治試卷,這樣的卷面設計,讓人分外熟悉。
  • 高考已歷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珍貴記憶?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 1977-2019的高考,快看哪一張照片屬於你的記憶?
    1978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這一年的高考,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這一考試制度基本沿用到現在。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學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著幾張課桌低頭看書,他們在談戀愛,後來考入同一所大學,結婚、離婚。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
  • 高考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你的記憶。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學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著幾張課桌低頭看書,他們在談戀愛,後來考入同一所大學,結婚、離婚。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
  • 高考44年,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
    四十四年高考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 一組天河公園珍貴的老照片,哪一張屬於你的記憶?
    一組天河公園珍貴的老照片,哪一張屬於你的記憶?野餐、遊湖、拍照、玩耍天河公園成為不少街坊們放鬆休閒的好去處但你可曾知道天河公園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一組天河公園珍貴的老照片,哪一張屬於你的記憶?》
  • 高考43年珍貴影像: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
    恢復高考43年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
  • 2019哪張照片最捨不得刪 每一張都是我寫給你的情詩
    近日「2019哪張照片最捨不得刪」這一話題引起眾網友共鳴2019年就剩最後20天啦如果現在讓你清空2019年的照片只留下一張你最捨不得刪除的是哪張照片呢?也許是與家人溫馨的大合照也許是某次學習上的進步記錄也許是中考、高考之後的狂歡也許是畢業時依依不捨的傷感……對於「宜居密雲」來說
  • 高考42年,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 獨家記憶,我的高考……|有獎徵集
    關於那年的高考,你還保留著多少記憶呢?我們一起圍觀下網友的留言,是否喚起了你珍藏已久的高考記憶? 想起那年高考,你是熱血沸騰還是唏噓感慨?你參加了哪一年的高考,那一年你多大?當年的準考證,用過的備考物件,錄取通知書……你還珍藏著嗎?
  • 心理測試:四張螢火蟲的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
    兒時,是大家寶貴的記憶。螢火蟲,也是許多人心中獨一無二的印記。下面四張螢火蟲的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看看你還剩多少童心吧。它也是你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你尤其不喜歡那些喜歡算計別人的人。當你發現別人有這樣的特質時,你通常會果斷地遠離,因為你知道自己會與他們「鬥爭」。您通常會穿一些印有卡通圖案的衣服,喜歡看童話式的電影或動畫,這些童年的印記仍然緊隨在您的身後,很可能一直跟隨著您。你選擇了B,是個愛幻想的寶寶。你並不是個孩子氣的人,但是周圍的人會覺得你很孩子氣。
  • 這些六一「兒童舞臺妝」照片,哪一張有你的童年記憶?
    不過,無論這些照片觀感如何,總歸是屬於你們的獨家幸福回憶。今年爸爸陪我扮蝙蝠俠今年爸爸陪我扮蝙蝠俠「昨天,爸爸牽著我在臺上走秀,我好高興,小夥伴們都說我們好酷呀!」「你兒子今天也是精緻的豬豬男孩!」「真的是親媽!自己審美三十年不變,還要拖兒子下水。」「舞臺妝標配,好了,下面請開始你們的表演。」各種精彩評論都快趕上「美妝照」了。奶茶劉洋是80後,今年34歲,兒子奶茶大名叫李若璞,今年3歲。
  • 13張照片直接打動了大涼山老人的真實生活,哪一張讓你哭泣心酸
    孤單而辛苦,13張照片直接打動了大梁山老人的真實生活,哪一張讓你哭泣?文字記錄了老百姓的故事,鏡頭掃描了許多品味生活。大家好,我的標題是「城鄉掃描」,謝謝你點擊我的圖片和文字作品!這一期的圖片和文字我們再一次關注四川大涼山,讓我們來看看大涼山老人的生活狀況。這13張照片是大涼山老人的真實生活。
  • 【你在哪】上海校服簡史,從一張1980年大同中學前的照片說起
    故事要從一張黑白老照片說起。1980年5月,春意正濃,一群中學生拿著試卷、背著書包,正有說有笑地向校門外走去。這一幕恰好被當時的解放日報記者捕捉下來。從照片上看,這群學生來自上海市大同中學,似乎剛參加完一場考試,走在放學路上還意猶未盡地討論著題目。
  • 心理測試:4張螢火蟲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
    以下4張螢火蟲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來測測看你還有多少童心吧。A.幼稚,是別人常常給你的一種評價。你是一個單純,又沒心沒肺的人。這也是你自己所喜歡的生活方式,你特別不喜歡那些喜歡算計別人的人。一旦你發現別人身上有這樣的特點,你通常會果斷的遠離,因為你知道自己「鬥」不過他們。你經常會穿一些印著卡通圖案的衣服,喜歡看一些童話風格的電影或者動漫,這些童年的印記依然緊緊的跟隨著你,很可能還會一直跟隨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