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老伯手掌變畸形,原來是患了這病,醫生表示要注意這些!

2020-12-16 騰訊網

高血壓、糖尿病、痛風……

典型的富貴病,特別是痛風,

一旦病發,非常難受,

很多人被折磨地很痛苦,怎麼治療,

多聽聽醫生的囑咐吧!

天氣涼了,大家都喜歡火鍋,聚在一起很熱鬧。但是,飲食不控制的市民可能會很擔心,因為痛風的發作可能隨時發生。其實痛風不僅會表現關節劇烈的疼痛,痛風石的堆積也是很要命的。

圖片中的手掌,關節裹起大大的腫包,仔細看看,腫包中還有顆粒狀的痛風石,看起來就像是「外星人」,觸目驚心。痛風石不僅會帶來劇烈的疼痛,還會影響手指的活動性和功能。年過六旬的康老伯,近年來左右手的關節都出現了痛風石,並且不斷增大,已經影響手指的活動性,無法忍受的他近日選擇了手術對痛風石進行治療。病人康老伯說:「大概3到4年, 知道是痛風,經常到醫院裡來拿藥打針,但是沒有很明顯的效果。」

廣州和平骨科醫院創傷顯微手外科一區主任晏桂明介紹:「人體內如果尿酸過多,就會和人體中的鈣結合形成尿酸石,主要沉積在關節軟組織的周圍,一旦沉積之後就無法消退的,如果尿酸沒有辦法控制住還會越積越多。」痛風患者在長期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時候,會令體內尿酸水平增高而析出鈉鹽物質。痛風石的基本組成就是尿酸鈉鹽物質,會引起慢性關節炎反應,還可能引起組織的斷裂和纖維變性。好發在手、足、膝、肘等關節位。最近,醫院收治不少類似的案例,醫生表示,雖然手術能夠取出痛風石,但如果痛風石存在時間較長,手術難度也會相應增大,不控制尿酸的話,即使進行過手術,痛風石仍然會繼續復發,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

其實高尿酸血症是非常普遍,是典型的富貴病。據了解,中國目前高尿酸血症人數已超過1億人,它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很多年輕人已經中招,尤其是年底的體檢報告,讓不少白領感到恐懼。醫生表示,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所以即使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出現痛風等症狀,但一定要引起重視,長期高尿酸下甚至會影響腎臟功能。如果出現高尿酸血症,市民關鍵要「管住嘴,邁開腿」,減少肉類、海鮮等蛋白攝入,儘量不吃動物內臟、不喝老火湯,保持適量的運動。同時要注意控制體重,定期進行體檢。如果出現痛風石要儘快就醫,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伯痛風手掌畸形變「外星人」 醫生:管住嘴邁開腿
    圖片中的手掌,關節裹起大大的腫包,仔細看看,腫包中還有顆粒狀的痛風石,看起來就像是「外星人」,觸目驚心。痛風石不僅會帶來劇烈的疼痛,還會影響手指的活動性和功能。年過六旬的康老伯,近年來左右手的關節都出現了痛風石,並且不斷增大,已經影響手指的活動性,無法忍受的他近日選擇了手術對痛風石進行治療。
  • 被螃蟹輕輕扎了一下,廣州一老伯截指保命
    廣州一老伯,就是因這小傷口處理不及時,差點危及生命!老伯煮海蟹被扎傷67歲蔡老伯(化名)患有糖尿病和痛風,但是身體還算硬朗,偶爾會吃點海鮮解饞。近日,他在家裡清理海蟹時,不小心被夾到了右手拇指,由於傷口不大,沒有放在心上。當天晚上,蔡老伯拇指出現脹痛不適、發燒。
  • 老伯1年多不癒合的傷口,好了
    一年半了,沒想到我這隻壞腳終於好了!這是83歲鬱老伯久違了的笑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為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蘇州科技城醫院傷口護理中心專家在西部生態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出診鬱老伯也是慕名而來初次接診鬱老伯當護理人員打開傷口敷料時眼前的傷口著實讓人吃驚只見鬱老伯右下肢畸形
  • 廣州六旬老伯咳嗽十餘年 原來是一塊雞骨頭在作怪!
    南方網訊    66歲的張老伯已經咳嗽了十多年,整天覺得喉嚨癢有痰,輾轉了多家醫院診治都找不到原因,症狀也得不到控制。最後,經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生的詳細檢查,才發現他一直咳嗽的「罪魁禍首」竟是一塊雞骨頭!近日,張伯順利完成了手術出院。
  • 懷孕時這3個現象,胎兒的畸形概率變高,孕媽要注意
    懷孕時這3個現象,胎兒的畸形概率變高,孕媽要注意一個女人從懷孕開始到生孩子,就跟之前的任性生活「一刀兩斷」了,她會全心全意地為了等待這個孩子出生,漸漸籠罩上母愛的柔光。家裡的成員也會因為即將要到來的寶寶變得非常高興。
  • 八旬老伯一年半沒癒合的傷口終於痊癒了
    「一年半了,沒想到我這隻壞腳終於好了!」 83歲的鬱老伯激動地對護理人員說,話語間老人家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並再三表示感謝。據了解,為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 蘇州科技城醫院傷口護理中心專家在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出診。
  • 66歲老伯早晨散步後心梗 這些危險信號務必留意
    66歲的黃老伯前幾天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早晨和兒子黃先生散完步剛回到家中,老人家就胸口又悶又痛,並出現氣促、嘔吐,不能動彈。黃先生看情況不對,立馬打電話給妻子,所幸妻子是醫生,懷疑是心梗,立馬撥通了120,在10分鐘內將黃老伯送到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確診「急性心肌梗死」,經過一系列搶救才將黃老伯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已是冬季,天氣變化較明顯,心梗也進入高發期。專家提醒,急性心梗之前會常出現各種徵兆,稍不注意就可能耽誤治療。
  • 醫院社區緊密聯動 八旬老伯「壞腳」終癒合
    「一年半了,我這隻壞腳終於好了!」日前,83歲的鬱老伯激動地對護理人員再三表示感謝。據了解,為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蘇州科技城醫院傷口護理中心專家在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出診。在去年一次出診中,當護理人員初次接診鬱老伯,打開傷口敷料時,眼前的傷口著實讓人吃驚。
  • 老伯三年吃掉上百支「皮炎平」軟膏,醫生都懵了
    單老伯,67歲,浙江溫州永嘉人。這段時間,老伯因病住院,醫生在查房的時候發現老伯長著一張「滿月臉」——臉盤像滿月一樣圓潤。另外,他的皮膚又薄又脆,身上還有多處瘀斑。醫生納悶了,一問,頓時懵了。老伯說自己口服「三九皮炎平外用軟膏」已經快三年了。老天!這藥大家都知道吧?明擺著是外用藥啊!
  • 顱面畸形患兒增多 醫生提醒孩子長得醜可能是病
    兔唇兒十年上升了十倍  □ 環境汙染、孕婦補得過多等造成先天性顱面畸形患兒增多  □ 一半家長發現不了,醫生提醒孩子長得醜也可能是病  兒童整形住院要排隊等3個月。昨天,記者從南京市兒童醫院了解到,由於先天性顱面畸形患兒增多,要想整形不得不排隊。
  • 懷孕五個月,孩子被查出畸形!醫生:家裡的甲醛要及時清除!
    原本她很開心,覺得孩子能出生在新家,不用在原來的老房子中受委屈了。可是一段時間後,她發現二人搬家的決定真是大錯特錯。事情是這先生。 前段時間小琳和丈夫去產檢時,醫生說孩子生長狀況不好,染色體異常,有畸形的可能性。 我問小琳最近的生活習慣是沒有異常還是搬了新家。 小琳夫婦聽完醫生的話後,呆在原地,好久沒回過神了。 他們沒想到搬家這個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預防孩子多趾畸形寶媽要注意這些
    兒子可樂(化名)天生六趾,但他卻一路逃過了產檢,避開了接生醫生的視線,就連最幸福的印腳丫時刻也完美躲過,只不過,「連闖數關」後卻被姥爺一眼識破,且這一意外發現,讓一家人陷入長達10個月的煎熬中。複雜 新生兒長出12個腳趾今年1月份,喬麗順利生下兒子可樂。
  • 胎兒「畸形」高發期,4大問題孕媽要注意,讓胎兒安全度過危險期
    所以,備孕以及剛懷孕的準爸爸準媽媽就要注意,胎兒什麼時候容易"畸形",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畸形"。 胎兒什麼時候容易"畸形" 一般來說,胎兒產生畸形的階段是孕早期(第1周至第13周),也就是胎兒初步生長的階段。
  • 寶寶頭型難看還噁心嘔吐,怎知是患上了這個病!醫生用3D列印幫他...
    這事兒不僅是真的,而且已經發生在了5個月大的超超(化名)身上。【故事】5月齡寶寶頭型難看被取笑,怎知竟是患上了這個病自打生下來後,超超就因為頭型異常難看,引來周遭鄰居們的各種誹議,這讓超超媽媽從月子裡起,就天天以淚洗面。待超超滿月後,超超媽媽就帶著他去家所在的縣醫院兒保科就診,醫生查看了超超情況後告訴超超媽媽,這些問題等超超長長就好了。
  • 多次孕檢卻生下畸形寶寶?這幾種胎兒畸形,醫生表示看不出來
    導讀:多次孕檢卻生下畸形寶寶?這幾種胎兒畸形,醫生表示看不出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次孕檢卻生下畸形寶寶?這幾種胎兒畸形,醫生表示看不出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靜脈畸形長在這些部位要注意!
    畸形的靜脈容易形成血栓,表現為反覆的局部疼痛和觸痛。大範圍病變可因血液淤滯於擴張靜脈腔內造成消耗性凝血病變,導致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甚至內臟出血。瘤體逐漸生長增大後可引起沉重感和脹痛。 靜脈畸形長在這些部位需注意 靜脈畸形的危害性是比較大的,並且發展具有瀰漫性的特點,如果病灶不能及時清除,還可能繼續蔓延。
  • 孕檢B超看出胎兒「畸形」怎麼辦?專家:這些情況可以生下來
    2、程度較重的要慎重考慮統計資料顯示,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比腫瘤高8倍,比心血管病高5倍,所以我們還是要重視起來。如果寶寶畸形比較嚴重,當孩子生下來以後,不論是家庭經濟還是付出方面,對自己的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 老伯耍鐵鞭陣陣聲響如鞭炮 因患肩周炎練麒麟鞭
    東北老伯耍鐵鞭 陣陣聲響如鞭炮 老伯因患肩周炎,醫生建議他練麒麟鞭;初練時還曾多次傷到自己隨後,他讓鐵鞭垂落地面,往上一甩,又「啪」的一聲巨響。此時,揮舞的鐵鞭像只飛蛇般舞動。揮舞這鐵鞭的,不是什麼武林高手,他就是一位普通的來自東北的老伯。每天,他都會出現在泉州市區刺桐公園的空地上,練上那麼一會兒。老伯稱,他手中耍的,叫做麒麟鞭。
  • 沒有性生活,38歲男子因梅毒導致「痴呆晚期」,醫生:這些行為要小心!!
    醫生介紹,神經梅毒患者通常會在感染後2到30年間發病,發病年齡多在30歲~45歲,男性的發病率要高於女性。由於神經梅毒早期臨床表現多樣,加上不少患者會刻意隱瞞病史,因此很容易被誤診,因為沒能得到早診斷、早治療,導致三成以上的神經梅毒患者喪失獨立生活能力,這部分患者如果再不進行治療,很可能在3到4年內死亡。
  • 1.8米壯漢夜間突然被疼醒,走不了路,醫生說肉吃!多!了!這病已進入...
    愛吃大葷大油惹上痛風性關節炎揚州市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田濤表示王先生患的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左膝、踝關節先是紅腫,接著又熱痛,現在都走不了路了。其左腳第一蹠指關節(大腳趾外側)腫得像顆玻璃球,能明顯看到皮下有一顆綠豆大小的痛風石,痛風由此部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