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範圍內,肺癌的患病率排在首位。在中國,由於生活習慣的影響,肺癌的發病率近些年來也在直線上升。一邊是飆升的發病率,另一邊則是較低的5年生存率——通常情況下,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也就是說一百個肺癌患者裡,能夠活過5年的患者,只有5個左右;而晚期肺癌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11個月,不到一年。
也因如此,早篩對肺癌患者顯得尤為重要。早期肺癌的治癒率會大幅度提高,接受治療後長期生存概率也將大大增加。所以,關鍵的問題來了:如果體檢中發現我的肺部有結節了,是不是要考慮癌症?又怎麼判斷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這就需要專業人士解答了。一起來看看肺癌診斷專家肖湘生教授關於肺結節知識的講解,以及判斷肺結節是否為肺癌的方法。
8mm以下的肺結節就是良性的嗎?
肺結節是否為肺癌與其大小無關。這是現在臨床存在的一個很顯著的問題,8mm的由來令人費解,通過大小來判斷良惡性,這實在是一個很無力的現狀,同時也誤導了很多患者,肺結節的大小並不能證明它是良性或者惡性,我們需要通過嚴密的影像學診斷作為依據,給出對應的判斷。
8mm以下的結節進行隨訪就可以了嗎?
這其實是來源於國外的隨訪指南,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其實並不合適。中國患者的思想是很敏感的,如果不當場告訴患者是否是肺癌、良性還是惡性、是否需要治療,僅僅給出一個隨訪的意見,是不會讓患者安心的,這時候,中國患者真的會吃不香、睡不著。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是中國醫生比國外醫生好的地方:基本上大多數的片子,都可以當場給出一個確切的判斷,而不是讓患者去等待數月之久,這是值得表揚的地方,因此並不是8mm以下的結節進行隨訪就可以。
肺癌的篩查有什麼建議嗎?
我的建議是:45歲以上的人群,在中國都算是高危人群,需要進行一定的體檢篩查,預防肺癌的發生。
國外的指南也給出了自己的篩查意見,但是和中國的國情有很大的出入。國外很多肺癌患者是吸菸導致,但是在中國,除了吸菸,還有二手菸以及廚房油煙(對於女性而言)都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國的肺癌篩查策略應該做一定的調整,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都進行篩查。
肺結節裡面有血管就是惡性的嗎?這是權威的嗎?
肺結節裡面有血管並不能判斷肺結節就是惡性的,這是由於肺的解剖結構導致做影像學檢查的時候會有血管經過,但是這並不是判斷肺結節到底是惡性的還是良性的標準。就像8mm這個判斷依據一樣,並不是科學的論斷。
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呢?
(小編提示:這一段稍微有點學術哦!但是肖教授的講解十分通俗易懂。)
首先,肺結節只有20%左右是惡性的,因此檢查出有肺結節也不必過於驚慌。當然判斷肺結節是否是肺癌,以及判斷其良性、惡性就需要綜合性的指標,總結如下:
一、肺結節先看內在。先看肺結節的內部結構:純磨玻璃結節絕大多數良性(即使是惡性的也是惡性程度很低,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進行緊急處理),混雜性磨玻璃結節絕大多數是惡性。當然實性結節的話我們還需要做CT增強和PET-CT來做進一步的判斷。
二、知識小貼士:磨玻璃結節指的是在薄層CT掃描下結節雖然會密度增高,但是又沒有辦法遮住支氣管血管,就像是在肺部組織上蒙上了一小片磨玻璃一樣,所以稱之為磨玻璃結節。
三、其次外表也很重要。也就說我們需要看肺癌是否有分葉。腫瘤具有侵襲性,如果我們看到肺癌有很多的分葉就像樹葉一樣向外蔓延,那麼就很有可能是惡性。
四、看看其周身情況。以前我們常說肺癌的特徵是:清楚、不光整、有毛刺的。但是現在來看的話,磨玻璃結節惡性的話邊緣清楚,至少要能找到邊界,但不一定有毛刺。
五、它是否影響了我們的小氣道。從理論來說,所有的肺癌我們應該都可以觀察到氣道的改變,早期的肺癌比較有特點的就是小氣道的管壁會有一定的增厚,同時管腔的話就會縮小。當然如果是發炎的話它就不會是特定的氣道堵塞,而是有很多氣道堵塞,這是分辨發炎還是肺癌的方式。
當然,肺癌的話還會引起自身周圍的變化,比如胸膜的變化。以上這些都被我們稱之為「診相」,綜合下來就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肺結節是否是腫瘤,以及其良惡性。
對於疾病治療,提高早期預防意識尤為重要。中國自古以來強調「治病」,但是卻往往忽視了預防,很多人感覺身體不舒服了到醫院檢查,這個時候癌症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因此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才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健康生活。
文:上海孟超腫瘤醫院
編輯:細胞中心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