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高參】說到SOP,酒店人並不陌生,它是一種科學管理體系,是酒店運營的葵花寶典。然而,近些年來,酒店業關於SOP反思的聲音不斷,有人認為SOP過於機械化、教條主義,已經不再適用於酒店運營;也有人認為SOP過於陳舊,無法適應消費需求變化等,讓酒店人不得不重新思考SOP對酒店的實際指導意義。
為什麼曾經的寶典被當做了雞肋?
曾是酒店寶典的SOP為什麼會變得雞肋,實用性不強?
1. 寫和做是兩張皮,沒有實際指導作用;
第一,酒店的SOP與實際運營情況不相符,完全沒有參考使用價值。
在編寫SOP時沒有依據酒店實際運營情況,而是大量借鑑了行業內知名的酒店,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刪減補增。看似完美地制定了自家的SOP,但並不能完全匹配酒店實際運營情況,SOP反而變得雞肋,對員工沒有實際上的指導意義。
第二,酒店的SOP沒有及時更新,與時俱進。
SOP曾經滿足了酒店的實際運營,但卻沒有及時做更新,隨著工作調整以及行業的發展,導致大量的酒店服務項目與工作內容發生了變化,SOP最初帶來的參考與指導,漸漸變得不再符合酒店實際需求。
2. 管理者的對SOP的認知和能力還不夠
酒店管理者和員工在對SOP的認知與執行存在著明顯差異,員工是SOP的執行者,而管理者卻是SOP的制訂者。
當酒店的實際情況發生變化,與原有SOP形成衝突的時候,管理者並不具備相應的認知和能力,根據變化及時調整SOP,同時開展培訓,讓員工掌握新知。
3. SOP很好,執行不到位,導致形同虛設
原因也有二,其一,呈現方式不如人意;其二,培訓效果不夠好。
首先,從呈現方式來看,很多酒店的SOP僅說明了員工應該怎麼做,但沒有明確員工如此操作的理由。事實上,令員工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比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更重要,其效果也更好,尤其面對當今90後和00後這樣一群非常有自我主張的新生代員工,讓他們理解行為背後的邏輯更有價值。
其次,從培訓效果來看,每一本SOP編寫成功後,都需要對員工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和學習,讓員工熟練掌握,但是否能夠將所有內容全部讓員工掌握起實施,其實還是需要我們管理者掌握很強的培訓技巧,讓內容能有有效傳達。
SOP不僅是連接管理者思想和員工行為的紐帶,亦提供了酒店服務質量的最低工作保證。
SOP決定的是酒店服務質量的最低標準,而人決定了最高標準,沒有SOP的個性化服務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乏持續成長的動力,沒有員工服務意識的SOP,是一本喪失了靈魂的書,味同嚼蠟,而想要保證有穩定且持續創新的服務水準,SOP和員工意識就一個都不能少。
(以上內容來自趙莉敏老師課程-《基於底層邏輯的酒店SOP系統建立與實施》)
重視酒店SOP等於擴大酒店收益
高參學院特聘導師、高級人力資源師趙莉敏老師,萃取20多年酒店服務、管理及運營經驗,錄製9節音頻課程-《基於底層邏輯的酒店SOP系統建立與實施》。
課程從酒店SOP系統搭建的底層邏輯著手,全面闡釋酒店SOP系統搭建的全流程,從理解、制定、傳遞、實施和優化五大部分分別系統說明,讓學員真正理解酒店SOP系統搭建的意義、知道如何編寫SOP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落地實施的全過程和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