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康攝《福至蒙自·蒙自石榴公園》。「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現場。
蒙自百年古樹石榴認證發布會與第二屆中國石榴產業發展研討會在蒙自舉行
9月8日雲南·紅河訊(本報記者:納本良,通訊員:朱寶英),九月的蒙自正是花果飄香的時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9月1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3日秋分),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華誕(10月1),這是一個和諧團圓、豐收、喜慶的季節。由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中共蒙自市委、蒙自市人民政府、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主辦,蒙自市委宣傳部、蒙自市農業農村局、本來生活網承辦的「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和「蒙自石榴醉美全球」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中國石榴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雲南蒙自舉行。
為加快推進蒙自石榴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講好蒙自石榴的故事,做好蒙自石榴的實事。中共蒙自市委、蒙自市人民政府全力打造好蒙自石榴品牌,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石榴產業規模和基礎,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創建自己的品牌,牢固樹立農業品牌理念,把品牌作為促進全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價值載體,加強品牌的包裝和市場運作,用好現已獲得的各種標識和認證,塑造蒙自品牌,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實現打造國際化的蒙自石榴。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讓蒙自石榴知名度再提升,在不斷擴大國內市場佔有率的同時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
實現品牌化的蒙自石榴。通過蒙自百年古樹石榴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打響蒙自古樹石榴品牌,並以此帶動蒙自其他品種石榴品牌的創建,發揮好品牌效應。
實現標準化的蒙自石榴。通過此次活動的廣泛宣傳,提升蒙自石榴標準化種植的影響力,進一步鞏固蒙自石榴的發展地位,逐步在行業內成為石榴科技種植示範。
實現網絡化的蒙自石榴。通過本次活動的舉辦,進一步增強蒙自石榴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電商、超商來蒙自投資石榴。
納本良攝《蒙自石榴公園的會議現場》。當天的會議分兩個部分三個階段,「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上午首先在蒙自石榴公園舉行。
納本良攝《會前文藝節目舞蹈:石榴花開蒙自石榴公園》。
納本良攝《會前文藝節目舞蹈:我家石榴九月紅蒙自石榴公園》。
陶康攝。「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由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雲鴻主持,圖為楊副市長(右),在禮儀小姐的引導下,走向主席臺。
王偉攝《蒙自石榴公園的會議現場》。
納本良攝《蒙自石榴公園的會議現場》。
納本良攝《蒙自石榴公園的會議現場》。
參加會議的有義大利軟籽石榴專家Dino、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名譽理事長苑兆和、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副理事長侯樂峰、尹燕雷,常務副秘書長郝兆祥,雲南農業大學李文祥,雲南省林草科學院漾濞核桃研究院工程師楊建華。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蒙自市的黨、政領導: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趙雄、中共蒙自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梅,蒙自市政協主席李堂興,蒙自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瑞華、蒙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愛玲,蒙自市副市長楊雲鴻等。
王偉攝《品牌授權和合作籤約儀式蒙自石榴公園》。
上午第一階段的「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雲鴻致辭,雲南省林草科學院漾濞核桃研究院工程師楊建華宣布百年古樹石榴的鑑定結果並為市人民政府授牌,本來生活網總經理劉有才,雲南蒙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躍偉作了會議發言,進行了品牌授權和合作籤約。
納本良攝《今天的主角——蒙自百年古樹石榴蒙自市新安所鎮小紅寨村百年古樹石榴園》。
納本良攝《蒙自百年古樹石榴揭牌儀式蒙自市新安所鎮小紅寨村百年古樹石榴園》。
上午第二階段的「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之,蒙自百年古樹石榴揭牌儀式和古樹石榴採摘品鑑會,在蒙自市新安所鎮小紅寨村百年古樹石榴園舉行。
車金陽、陸峰攝《蒙自百年古樹石榴揭牌儀式蒙自市新安所鎮小紅寨村百年古樹石榴園》。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趙雄趙雄,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雲鴻為蒙自百年古樹石榴園揭牌。
陶康攝。「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雲鴻接受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朱寶英的採訪,採訪結束楊副市長與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站長納本良、朱寶英親切交談。
朱寶英:楊副市長,請您談談舉辦今天這個活動,為百年古樹石榴園授牌的意義。
楊雲鴻:百年古樹石榴園位於蒙自市區東郊、小紅寨村的東南面,面積200餘畝。今年8月,經有關權威機構對園內樹齡檢測後,最老的一株古樹樹齡為195年,大部分植株樹齡都在130年以上。通過舉行「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百年古樹石榴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為加快推進蒙自石榴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舉辦這次新聞發布會,既是為了保護好這片老而彌堅的古樹石榴園,挖掘蒙自石榴文化、提升古樹石榴價值,也是為積極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5+1個大抓」決策部署,助力蒙自加快中國石榴城建設步伐。古樹石榴園的發現,也為蒙自石榴產業平添了更多歷史底蘊,我們希望以此為開端,將蒙自古樹石榴園打造成為蒙自石榴的一張新名片,不斷提高「蒙自百年古樹石榴」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讓蒙自古樹石榴走出蒙自,走向全球,盡展風採!
納本良攝。「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雲鴻接受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朱寶英的採訪,採訪結束楊副市長與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朱寶英在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石榴前合影。
納本良攝。蒙自百年古樹石榴揭牌儀式和古樹石榴採摘品鑑會上,倆位禮儀小姐在蒙自百年古樹石榴下合影。
車金陽、陸峰攝《秋天收穫蒙自市新安所鎮小紅寨村百年古樹石榴園》。果農們忙著收穫石榴。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下午「蒙自石榴醉美全球」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中國石榴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雲南蒙自官房酒店舉行。
下午的會議有,中共蒙自市委副書記、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長李梅致辭,播放《蒙自石榴·醉美全球》宣傳片,專家代表發言交流,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苑兆和,義大利石榴專家Donato Dino Bellussi,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副理事長、教授尹燕雷發言,山東省棗莊市石榴研究中心研究侯樂峰,棗莊市石榴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郝兆祥,本來生活網總經理、本來集團副總裁劉有才,蒙自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葛權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中共蒙自市委副書記、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長李梅致辭。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義大利軟籽石榴專家Donato Dino Bellussi作交流發言。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山東省棗莊市石榴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兆祥作交流發言。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本來集團副總裁劉有才作交流發言。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義大利石榴專家Donato Dino Bellussi(右二)。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參加會議的領導和嘉賓。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參加會議的專家和他們的翻譯。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雲南大學教授李文祥在會議上。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
納本良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精彩的發言獲得熱烈的掌聲。
餘永捷攝《雲南蒙自半軟籽石榴——甜綠籽蒙自官房酒店》。
餘永捷攝《蒙自官房酒店的會議現場》。石榴和石榴為原料的加工食品、飲料受到大家的青睞。
納本良攝《蒙自過橋米線》。到蒙自怎少得了品嘗蒙自的美食和蒙自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發源於蒙自,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名小吃」蒙自被命名為「中國過橋米線之鄉」「中華特色美食名城」。
納本良攝《蒙自我為你點讚!·蒙自官房酒店》。本次會議吸引了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雲南日報》紅河分社、雲南電視臺、雲南廣播電臺、春城晚報等13家媒體。
工作人員攝《加油蒙自!·蒙自官房酒店》。參加本次會議採訪和工作的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及蒙自的影友。
左起:李玉忠、陶康、車金陽、朱寶英、納本良、陸鋒、徐國乾、徐偉力。
王偉攝《我!見證!蒙自石榴公園》。參加「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的來賓籤名點讚。
納本良攝《蒙自石榴公園》。「探百年榴園品古樹榴果」蒙自石榴百年古樹發現之旅新聞發布會的宣傳欄,浪漫溫馨。
蒙自市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一座地處北回歸線的綠色家園,是雲南面向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樞紐城市,雲南省重要的農業經濟區和現代農業示範區,是雲南過橋米線的發源地,聞名遐邇的中國石榴之鄉。蒙自地處低緯高原,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期,光熱充沛,每年2134小時的日照期,337天的無霜期,獨特的氣候資源稟賦,孕育了蒙自石榴特有品質,歷經700多年的引種馴化和傳承,形成了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30萬噸,產值10億元,10萬人直接受益的「13311」蒙自石榴發展格局,是全國乃至全球著名的石榴產區,壩區10多萬畝連片的石榴園與城市融合發展,形成了全球獨有的「果園在城中,城在果園中」的絕美景觀。
蒙自一詞以市西壩子邊緣目則山(當地民族語)而得名,漢語譯音為蒙自。宋大理國屬秀山郡目則。元憲宗七年(1257)置蒙自千戶,始有蒙自一詞沿用至今。蒙自在近現代中國歷史上有過許多亮點,中共雲南一大在蒙自查尼皮召開,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雲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個郵政局、第一個駐滇領事館就誕生在蒙自。
納本良攝《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博物館》。
蒙自有15000年以上人類活動的歷史,在州博物館裡,有許多紅河的重要史料,圖為州博物館陳雯老師在進行講解。
納本良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蒙自查尼皮》。中共雲南一大在蒙自查尼皮召開。
蒙自,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滇越鐵路的汽笛,帶來了雲南最早對外開放的繁榮,北回歸線上充足的陽光,把蒙自的石榴滋潤的色香味俱全,滿城石榴福滿城,蒙自人的勤勞智慧,創造了一個人的盛宴——過橋米線,進入了社會主義強國的新時代,蒙自正在以「崇文尚德 開放包容」的精神,全面推動滇南中心城市建設,伴隨著滇南中心城市的建設步伐的加快,作為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開放的國家門戶,蒙自正在科學發展,努力跨越,一座現代化活力之城,將以全新的姿態面對未來,一個文明開放的國家門戶,必將在「一路帶一路」上邁出嶄新的步伐。
「中國石榴城」——魅力蒙自熱忱歡迎廣大朋友的到來!
(參加採訪的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紅河站採編人員名單:納本良、王偉、朱寶英、普勝彪、陸鋒、餘永捷、陶康、車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