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沒毛愛耍帥,出門也會選頭戴,沉浸音樂難自拔,任他周遭多嘈雜。
如今已成職場人,聽歌單只耳才行,另一隻耳聽環境,有事須有真反應。
出門鍛鍊聽路況,雙耳塞滿不安全,解放雙耳咋聽歌?牧童遙指骨傳導!
什麼是骨傳導耳機?與傳統耳塞通過振膜產生聲波、藉助空氣傳播的方式不同,骨傳導耳機是將聲音轉化為機械振動,由人的頭骨等組織直接將聲波傳遞到聽覺中樞。佩戴骨傳導耳機時,雙耳被完全解放,一來耳朵不遭罪、聽力不易受損,二來絕大多數場合都能戴,比如職場、度假、健身、走路時,聽音樂/通話,與聽周圍環境的聲音相互不影響。而在嘈雜的環境中,普通耳機可能需要降噪才能聽清音樂,換成骨傳導,壓力所剩無幾。
骨傳導耳機有沒有缺點?以前有一點挺令人頭痛,那就是售價。剛問世時,這種耳機非常昂貴,動不動就賣到千餘元。如今各家技術都很成熟,「物以稀為貴」不好使了,幾百塊的骨傳導耳機也很好用,比如我手裡這隻南卡Runner CC。
相比400多的南卡Runner的骨傳導耳機,後綴CC這款打了對摺,200多上車,體驗一番並未覺得有哪些體驗降級。
包裝背面標明優勢,主要是高通QCC藍牙5.0晶片,機身超輕,以及高韌度Ti合金骨架,IP55防水防汗設計。
配件相對簡單,充電線,說明書,還送了耳塞一對。
附贈的耳塞是做什麼用的?它是用來應付那些你「不想聽到外界聲音」的情況的,必要耳塞堵耳,耳機聲音照樣聽。Runner CC的數據線並非Type-C口,在意料之中,畢竟400多的骨傳導前作南卡Runner也是MicroUSB充電口。耳機重量輕至35g,相比前作僅增4g。
相比前作,南卡Runner CC機身前端略厚,偏方形,而不是之前的圓形,相同的是依然將按鈕巧妙的安置在「骨架」末端和側翼。
貼合人頭部形態,流線型後箍內有鈦合金做骨架,擁有極高的韌度,百折不變形,暴力扭轉依然可以恢復原始形態,材質親和皮膚不產生刺激,佩戴後頭部輕鬆,耳朵無壓力。
兩枚音量/切歌鍵與MicroUSB口安置在一起,均在右手一側,操作時拇指食指剛好搭在右側上下沿,按鍵輕鬆。充電口帶防水塞,整機防水防汗,運動時不必操心。
音量加鍵附近還有個藍牙/電量指示燈。
右側的末端還有一枚三角形按鍵,它是整機的電源兼多功能按鍵,可以在來電時接聽/掛斷,單擊播放暫停音樂,或雙擊呼出小愛同學、Siri等手機語音助手。
採用高通晶片5.0藍牙協議,廣泛兼容iOS和安卓系統,iPhone三星華為小米OV都能連接,而且支持主流音樂類APP如酷狗,網易雲、QQ音樂、蝦米音樂,由於佩戴時不影響日常生活勞作,伸手盲操又很靈活,可以全天候佩戴,更適合郊遊旅行跑步鍛鍊。
耳機自帶150mAh容量電池,續航時間4~5小時,周末休息喝喝茶,晚上夜跑減減脂,沒電了1.5小時充滿,可以持續待機10天。對於喜歡馬拉松的朋友來說,一場比賽電量支撐不斷,而且用它聆聽競技音樂、增加比賽動力,也不影響觀察路況,保證聽音安全。
南卡Runner CC骨傳導耳機擁有6.5mm大功率骨傳導動圈單元,實現了較為寬廣的音域,保證足夠下潛的低音,人聲樂場層次清晰;此外支持高通DSP雙耳降噪,通話時通過降噪系統產生反向波形抵消外部噪音,保證語音清晰傳達。
實際測試中,「不堵耳朵」的確給日常生活、工作帶來許多便利,音樂是從耳機骨架直接傳到內耳的,繞過了傳統耳機必須經過外耳、中耳「空氣通道」的過程,真正的將雙耳耳孔釋放,清晰聽到周圍環境聲音,駕車時查看路況,運動時觀察周遭,戶外安全大大提升。
另一個好處是無痛佩戴,35g輕盈不勒頭,劇烈運動時也甩不掉,耳朵孔以往的腫脹和不適感也煙消雲散。對於那些耳窩淺、戴不住耳機的朋友來說,使用南卡Runner CC骨傳導也是「曲線救國」的好辦法,畢竟成本與一副普通真無線耳機持平,剛需入手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