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2020-12-15 關山聽風

「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這句俗語,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是一種地方風俗,不是全國普遍的傳統習俗。準確地講,此種風俗是一種地方的飲食風俗,主要分布在廣西和雲南等地。

1、鴨怕十四

這裡的十四,指的是農曆七月十四,也稱中元節。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是我國民間的祭祖節,也稱為鬼節,是我國四大傳統鬼節之一。這個節在南方地區尤其為民間所重視,北方一些地方則不過此節。清明掃墓祭祖,中元家中祭祀是南方普遍流傳兩大祭祖節。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中元節指七月十五,為什麼說是七月十四呢?事實上,七月十五這一天為空閒之日,大多數地方的祭祖已完畢。傳統的中元節一般從七月十一開始接祖先,到七月十四晚飯前(也有晚飯後,或深夜)把接到家裡的祖先送走。因此,十四的晚餐祭祀相當豐盛。

廣西等地,十四晚餐祭祀必須要有鴨子,忌殺雞祭祖。這些地方,到了十四這天,家家戶戶殺鴨子用來祭祀祖先。其中,民間還有多種傳說。

相傳,祖先回家來享用祭祀時,在回程的路上要過一條叫做奈河的河流,由於沒有渡船,陽間的親人就用鴨子做渡河工具,讓鴨子馱他們過河回去。除此,這裡地方還有其他關於鴨子的傳說。因此,用鴨子祭祖就成了這些地方的普遍風俗。

這些地方忌殺雞祭祀祖先。傳說雞的爪子很鋒利,會把陽間親人寄給他們的包封抓爛,收不到親人給他們寄的冥財。其實,有用鴨子祭祀的地方,一般來說,在舊時農村餵養的鴨子正好長大了,恰好是品嘗仔鴨的最佳時機。這也就是這些地方說的「鴨怕十四」的原因。

在湖南、貴州東部、江西一帶,在祭祀祖先時,所用的家禽則是相反的習俗。中元期間祭祀祖先,禁止用扁嘴家禽,也就是忌用鴨和鵝,而是要用雞,取諧音「吉」,寓意為祭祖會讓家裡吉利,吉祥如意。也有的說,雞叫聲清脆,伶牙俐齒,鴨和鵝的嘴笨拙,特別是公鴨叫出的聲音特別難聽。作雞祭祖,會讓子孫後代說話伶牙俐齒,而用鴨和鵝祭祖,會讓子孫後代說話笨嘴笨舌。

上面的說法當然是民間人們的想像,至於是不是迷信,本文在這裡也就深入討論了。

2、狗怕夏至

按民間說法,狗肉性燥熱,一般來說,夏天不宜吃,因此,我國民間普遍的沒有夏天食狗肉的習慣。但是一些地方有夏天吃狗肉的習慣,尤其是夏至,現在有的地方還在夏天舉辦狗肉節。因這些地方的人喜歡在夏至吃狗肉,這也就是狗怕夏至的意思。

一鄉一俗,我們無法評論這種民間習俗的對與錯。民間習俗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民眾公認的傳統生活與行為習慣,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

狗與牛雖然不可以相提並論,但都是農耕民俗中受民間尊重的家畜。有的地方或少數民族把狗當「恩人」,傳說狗用尾巴從番國偷來稻穀種子,人們才有飯吃。因此,一些地方是禁吃狗肉的。還有一些地方,其他原因,也忌吃狗肉。同樣的道理,江南一些地方,比如浙江一些地方,因尊重牛,傳統古俗是忌吃牛肉的,特別是耕牛肉。耕牛老死後,一般把牛丟入河中,讓水衝走。這種對牛和對狗的民俗情感和民眾心理是一樣的。

3、雞怕冬至

冬至殺雞補身體,這種習俗在多地都有,雖然說不上很普遍,但因冬至是很多地方的節日,有的民族,如有些地方的苗族,把冬至作為苗年。有的地方則把冬至立為祭祖掃墓的節日。各地民俗呈多樣性,但過節少不了要吃雞。不過有些地方並不是刻意要吃雞,因為自家餵養了,宰殺方便,不像家裡養的豬,農村大多數人家一定要等到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宰殺。在我國的北方,冬至傳統習俗是吃餃子,沒有刻意要吃雞之說。

其實,很多地方在一年內,逢年過節時,雞都是不可少的主菜,不僅僅只是局限於某節某日。比如除夕夜,桌上必須要有雞,寓意「吉」。冬至專門提出要吃雞的習俗,也是地方習俗,不是我國普遍的習俗。

總之,「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這句俗語是與地方風俗緊密聯繫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某一地區為習俗,到了另一地區則不一定是習俗。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因地域遼闊,各地民俗文化呈現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趕巧了:今天正好就是冬至呢!雞怕不怕冬至我倒是沒有感覺到。但是放眼看去,村子裡確實有「冬至大如年」的一派新景象。家家戶戶都忙著包餃子整湯圓。中國是舉世公認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雖然一些農村俗語說的比較直白,但正是這直來直去的俗語,卻道明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所以來說,這博大精深的農村俗語,我們後人不光要學習,還要傳承下去,並把精華的俗語留給後人。而今天我就來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到底又是什麼意思,是背後又蘊藏著哪些哲理。李子來回答一下。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看起來比較粗俗,但實際上蘊含的道理還是非常深刻的,他們可能通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總結,然後再加以形象的描述,使得很多人一看就懂,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說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有不少教育人的老話,當然也有很多偶諷刺性的老話,下面這句「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其實很有含義的老話,從字面上不是很雅觀實則是農村一句非常經典的老話,那麼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 俗話說「男人怕磨,女人怕泡,雞怕追狗舔」是什麼意思?
    俗話,意思為:庸俗的話;俗語;通俗的說法,當地的習慣說法,一般都是有傳統意義的,蘊含著一定道理的。俗話產生於農村,是農民在田間地頭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對經驗以及教訓的積累,通過簡短又通俗的話語呈現出的一種語言!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你懂嗎?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你懂嗎?本文由【亮哥說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老祖先總結了許多諺語,我們今天所說的「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你明白嗎?種過樹的人肯定知道一棵成年樹能經受風雨,但是剛剛種下的一些幼苗卻不能,也許不經意間搖動一下,樹苗可能就會彎曲。人們過去常常把人比作樹,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如果他們的缺點不能改正,那麼長大後就很難改回來。「女怕三撩」比較容易理解。
  • 俗話說的好:「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道理?
    這些俗語都是都是我們的老祖宗們根據他們平時的生活經歷,勞作經驗自己總結出來的規律和方法,用來告誡下一輩人,傳承他們的智慧。其實在現在農村我們也會發現哈,一旦碰到什麼問題,或者說是雙方在交流時,很多老百姓都會用這些俗語去應對或回答,他們可是信手拈來。
  •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農村很多的俗語都是以前的勞動人民通過自身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阿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人怕抬頭,狗怕彎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蘊含相處之道
    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經驗雜談,並以諺語亦或者是俗語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朗朗上口,便於記憶,而且其中充滿了古人的智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比如人們常說的這樣一句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到底啥意思?其中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許多人不知道深層含義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許多人不知道深層含義在我國古代,雖然社會的科技水平遠遠遜於現代,但是當時的人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無數的俗語,其中有很多至今還被人們朗朗上口。今天咱們說的俗語是這樣說:「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許多人不知道深層含義,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吧。首先是「男怕磨」,通常來說,男人都比較反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太過強硬,但是如果用軟磨硬泡的態度,他們往往會因為都承受不住。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什麼意思呢?
    緣起俗語祖輩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傳下了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歷經千年而不衰。俗語包含了: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業氣象、生活竅門、婚喪習俗、堪輿風水等等。「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這個應該是描述:諸事宜忌相關的一些事情吧。
  •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可以說是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但又不乏深意。這句話就屬於這種情況,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就被這句「狗怕彎腰」給吸引了,太形象了,相信大部分農村人都知道,有些狗只要人一彎腰就會被嚇跑。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下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 「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不僅如此,古人們的智慧還體現在了俗語當中。對於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和天氣等,總結出的一些比較通俗易懂又容易記住的話,就是俗語,俗語雖然話是很接地氣,但是卻也是很有用的,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的俗語都經常被人們提起。分析俗語中的意思時,我們在驚嘆老祖宗們的聰明之餘,還會深切體會到它們的用處。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蹲」講的是啥意思?一起看看
    小編自小生活在農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大家都知道,咱農村人的語言方式通常都比較幽默詼諧,人與人交流間常常會談吐一些俗語或者諺語,以達到畫龍點睛、深化話題主旨的效果。今天上午在與鄰居老廖聊天的時候,無意間老廖說出了一句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蹲」,聽罷覺得挺新鮮,但卻又有些似懂非懂,便向熱情的老廖進行了請教,隨後老廖給我做出了解釋,接下來就為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吧!首先解釋一下「男怕孤,女怕寡」,其實單看字面意思,說的是男人怕孤單,女人怕守寡,指的是一個人婚姻感情路不順的意思。
  • 俗語:狼怕一託,狗怕一摸,是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狼怕一託,狗怕一摸,是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則俗語就和狼有關,老祖宗用他們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遇到狼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這則俗語就是「狼怕一託,狗怕一摸」,它說的到底是什麼呢?老人告訴我們,遇到狼的時候千萬不要跑,你要知道,人是不可能比狼跑的還快的,你越跑狼就會越追,因為他知道你害怕他。所以,這個時候你要冷靜下來。
  • 民間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什麼意思?
    民間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什麼意思?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直從古代流傳到現代的,在這個流傳的過程中自然也產生了很多的新的元素,但是有一些古代的風俗習慣被保留了下來,比如說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省份都會有不同的習慣,其實這個也是從古代社會的日積月累當中形成的,就像我們知道的俗語一樣,它也是在長年累月中,慢慢形成的,我們今天就來說一個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狗怕弓腰低聲吼,鵝怕仰脖昂首走」,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狗怕弓腰低聲吼,鵝怕仰脖昂首走」。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狗怕弓腰低聲吼狗是一種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的犬科動物。因此,狗也被稱為「犬」。
  • 農村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此話有何蘊意?
    俗語在農村一直是大家所傳誦的東西,很多人都是一家人老人告訴小孩,小孩再長大代代傳下來的。很多好奇的人就想知道俗語講的到底是什麼,俗語產生的理由是什麼。它作為農村的傳統文化之一,受到很多農村人的重視。俗語的意義是在於教導農村的人們如何更好的生活,不過有一些有價值的俗語也是值得城市人學習的。那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俗語是「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話其中的深意是什麼?大家理解嗎?首先是前半句,一個是講男人,一個是講女人,這兩個是不同的含義。無論何時男女之間的婚姻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婚姻更是父母的意願很重要。
  • 農村俗語,「男怕清醒,女怕迷糊」!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是農村所獨有的文化,其傳遞者就是農村老人。農村俗語的表達形式有很多,有的通俗易懂,通過字面意思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有的則晦暗不明,要了解其中的意思不是那麼容易。比如「男怕清醒,女怕迷糊」,採取的就是隱晦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