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開講啦」活動開展以來,港南區結合地方特色,精心組織、紮實推進「黨課開講啦」系列活動,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基地黨課教育活動,著力增強黨員黨性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為使組工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紮根基層、牢記黨的根本宗旨,解決基層黨務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問題。8月28日,組織部部長姚幼梅向基層黨務工作者講述這堂黨課——《如何當好一名基層組工幹部》。
授課內容豐富多樣、厚實,貼切基層黨務工作者實際,體現出實用性、教育性的特點。模式由傳統的「主講式」到「互動式」轉變,實行課堂互動問答,積極為組工幹部搭建相互交流思想、探討工作的平臺,鼓勵廣大黨員聯繫自身實際,現身說法輪流互動交流,進一步擴大了授課主體覆蓋面。通過「互動式」學習,組工幹部們相互傳授工作方法、交流思想感情,使彼此在交流中學先進、補短板。
此次黨課突出了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激發了學員思考與表達活力,達到了特色課程傳真經的效果。
以本土紅色資源與愛國教育有機融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8月27日,由區委組織部、黨史研究中心、區教育局聯合到譚壽林史跡陳列館組織開展了一次別具特色的「紅色」黨課。
陳燕清帶領師生們一起參觀譚壽林史跡陳列館和故居,了解烈士譚壽林從少年的求學時代到領導梧州革命運動和上海工人運動的鬥爭故事,以及堅貞不屈在雨花臺英勇就義的壯烈事跡。師生們從譚壽林烈士光輝的一生中感受到了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忠貞,他忠誠愛國、刻苦學習、不怕犧牲的精神,激勵著廣大師生,他留下的青春正能量在廣大師生中不斷傳承。
據了解,本次「紅色」黨課不僅讓師生們重溫了歷史,還結合《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主題,在臨近開學之際,把愛國主義教育當做師生們的第一堂課。目前,全區各中小學正陸續開展紅色徵文、紅色誦讀、聆聽英雄故事、閱讀紅色傳奇書籍等活動。
8月26日,在南江社區的布山文化展館,一堂獨具嶺南特色的歷史文化黨課拉開帷幕——「布山文化的起源」。
黃和芳現任南江社區主任,是土生土長的 「南江人」,對於港南的布山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布山文化是廣西文化的始祖,港南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自秦至唐,均是祖國南疆整治、經濟、文化、軍事要地,是布山文化的發源地,千百年來,港南人民在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修養生息,譜寫一代又一代的傳奇。這裡留下了諸多歷史遺蹟與文化影響,形成了獨具嶺南特色的布山文化,其中「廉」、「孝」、「壽」文化對後人影響最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