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數據整理與收集
1、將統計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就是簡單的統計表。
2、記錄方法:畫「正」字法,一個「正」字代表數量5。
第二、四單元 表內除法
1、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除法就是用來解決平均分問題的。
2、平均分的類型:
(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分。
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被除數÷除數=商
除號前面的數叫被除數,後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結果叫商。
4、除法算式的讀法:從左往右按順序讀,
「÷」讀作除以,「=」讀作等於,其他數字不變。
例如,6÷3=2讀作:6除以3等於2。
5、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想:除數×商=被除數。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
1、沿一條直線對摺後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
2、物體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運動,並且運動前後物體的形狀、大小、方向都不發生改變,這種運動叫平移。
3、物體繞著某一點或軸做圓周運動的現象就是旋轉。
第五單元 混合運算
1、混合運算的順序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3)算式裡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把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綜合算式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哪個數是前一步算式的結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換掉那個數,其他的照寫。當需要替換的是第二個數,必要時還需要加上小括號。
第六單元 有餘數的除法
1、餘數與除數的關係:在有餘數的除法中,餘數必須比除數小。餘數最小是1,最大比除數小1。
2、有餘數除法的各部分名稱:被除數÷除數=商……餘數
3、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1)商:即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小於被除數,那麼商就是幾,寫在被除數的上面。注意數位要對齊。
(2)乘:把除數和商相乘,將得數寫在被除數下面。
(3)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所得的差寫在橫線的下面。
(4)比:將餘數與除數比一比,檢查餘數是否比除數小。
第七單元 萬以內數的認識
1、計數單位
「個、十、百、千、萬」是我們學過的五個計數單位,分別在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上。
數位順序表裡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2、數的組成:一個數的千位、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字各是幾,數這個數就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萬以內數的讀法:讀數時,要從高位讀起,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中間有一個「0」或者連續兩個「0」就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4、萬以內數的寫法:寫數時,要從高位寫起,幾個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個百就在百位上寫幾,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5、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1)位數多的大於位數少的數;(2)位數相同時,先比較最高位上的數字,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反之就小;(3)如果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上的數,依次類推。
6、近似數:與準確數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稱為近似數。
有「大約」「可能」「大概」就是近似數。
兩位數的看個位上的數估算,三位數的看十位上的數估算。(四捨五入法)
7、整百、整千的加減法:(1)方法一:先把整百、整千數分別看成幾個百、幾個千,再相加減;(2)方法二: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加減,再在得數的末尾添上與整百、整千數末尾相同個數的0。
8、用估算解決問題:解決「夠不夠」的問題時,先把準確數估計成整千、整百、整十的數,再用加、減的方法進行比較。
第八單元 克、千克
1、質量單位:克(g)和千克(kg)
稱較輕的物品的質量時,用「克」作單位;
稱較重的物品的質量時,用「千克」作單位。
2、1千克=1000克 或者 1kg=1000g
3、質量大小的比較:如果單位不同,需要把單位統一,一般統一成單位「克」。
相關文章推薦
一年級下冊語文 一年級下冊數學
二年級下冊語文 二年級下冊數學
三年級下冊語文 三年級下冊數學
四年級下冊語文 四年級下冊數學
漢語拼音 看圖寫話
每天堅持陪孩子學習十分鐘,影響孩子的一生。
單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可以直接進入茵苗教育微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