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 歲月如梭
六十五載歲月崢嶸
六十五載桃李芬芳
今年是曲阜師大65周年華誕
六十五年,曲園培養了五十多萬學子
廣大學子以「基礎厚實、作風樸實、業務紮實」
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在祖國各地發光發熱
其中不凡父母親朋都是曲園人
今天讓我們通過幾組鏡頭
看看這些不同時代的曲園學子風採
祖孫兩代曲園人
我叫許中領,生於1938年,1960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學院,外孫李東昌2020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跨越半個多世紀,祖孫兩代是校友,真的很不尋常,很有意思。60年過去了,母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從前我讀書那會,母校還是個專科學校,如今,母校已經是省屬重點大學了,而且我聽外孫說學校的軟科排名又進一步提高了,下一步將會有更好的發展,還擴建新校區,我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的高興,也感到非常自豪。
我的母校坐落在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鄉——曲阜,曲阜又被稱為「東方聖城」,是世界儒家學者嚮往的聖地,我愛著這塊土地,因為這塊土地給予了我營養,在曲阜求學的時期,是我一生很重要的轉折點。這麼些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忘記母校的校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八個字的校訓雖然很短,但是卻影響了我一生,我參加工作成為一名教師後,就一直把校訓當成我的座右銘,它一直激勵著我向更遠的前方前進!
我愛母校的學風,學風這個東西其實很虛無縹緲,但是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卻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年我送外孫去上大學,順便參觀了闊別多年的母校,我在校園裡隨處都能看到讀書學習的學生,我感到非常的感動,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年輕一代是國家的未來,看到同學們都這麼努力用功,我很是欣慰,相信他們將來一定能大有作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流砥柱!
我出生在農村,童年的時候經歷了戰火的洗禮,經歷了貧窮的磨難,農村的生活使我深深體會到農村孩子生活的艱難,農村孩子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最好的選擇,因此我幼年時候的理想就是走出山村,學成歸來後當一名鄉村教師,再幫助農村的孩子改變命運。1958年,我成為了曲阜師範學院的一名學生,自我踏入校門的第一天起,我就做好了一輩子做基礎教育教師的思想準備。我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一直銘記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一輩子上下求索,就是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我常常告誡自己說:「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書先育人,育人先育心,以育人為本,以育心為先導,以愛為核心,要處處關愛學生,事事關愛學生,時時刻刻關愛學生。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我希望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將來都找到自己合適的歸宿,都能成為「龍的脊梁」,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多吃些苦也無所謂,我堅信通過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艱苦奮鬥,一定能把這個光輝的理想變成偉大的現實!理想實現之時,就不僅僅是全國的創新,也在世界上是了不起的創新。
三十年的從教之路,彈指一揮間,昨日的我還曾青春年少,如今我已兩鬢染霜,到了耄耋之年,回顧過去,感慨萬千。一路走來,夢想與現實交織,辛苦與快樂同行,不管他人如何評價,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我自己都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實做人,踏實做事。三十年的教師生涯,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這個職業,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苦、甘為人梯的,是用真誠和熱情、愛心和寬容鑄就學生飛翔的翅膀。不以功利而耕耘,不因平凡而鬱悶,每天蘸著歲月的汗水,書寫春夏秋冬、寒暑往來,這就是我的生活體會。
同學們,你們將來不論是繼續升學也好,還是走上就業崗位也好,都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不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自暴自棄,做一要個心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希望你們將來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過上幸福的生活!祝你們學業有成,身體健康!
同時也要祝曲阜師範大學的老師們,工作順利,家庭和睦,生活愉快!
最後祝母校曲阜師範大學的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我叫李東昌,是曲阜師範大學2016級的學生,2020年從母校畢業。我的姥爺於1960年也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那個時候母校還叫曲阜師範學院呢,能和我的姥爺成為校友,我感到很驕傲也很自豪。
60年前姥爺從曲師大畢業,踏上教師之路;60年後我也從曲師大畢業,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我和姥爺能畢業於同一個學校同一個院系,既是巧合,但也絕非全是巧合。我從小就跟著姥爺一起生活,姥爺優良的思想和品德不知不覺的就影響了我,讓我受益匪淺。
姥爺祖籍山東菏澤定陶,自從母校畢業後就自願報名到當時條件最艱苦的革命老區——沂蒙山區去工作,他說他是共產黨員,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老區人民對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於是他這一幹,就幹了一輩子,他把個人融入到國家這個大懷抱中,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激情以及真誠的品格奮鬥在當時最貧困的地區,他把自己的整個青春獻給了這片紅色熱土,同時也開啟了他平凡的教師生涯。在從事工作中,姥爺於1984年被評為「模範教師」、「先進工作者」;1987年被評為「臨沂地區優秀教師」,同年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又於2017年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和社會資源保障部頒發的「從事鄉村教育三十年」的榮譽證書,獲得了平邑縣2020年度「最美健康老人」提名獎。榮譽的背後,是姥爺對工作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的最好佐證。做平凡事,做平凡人,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姥爺在事業上一生的信仰。
在和姥爺的朝夕相處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不僅看到了母校培育了許多想姥爺這樣的人才,也使我耳濡目染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也使我更加堅定決心,要像姥爺他們那樣一生好學,謙虛謹慎而又不乏創新精神。正是他們無私的奉獻和辛勤的付出,才給人民帶來了幸福,給國家帶來了希望。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他們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綻放出了自己的閃耀青春。
如今,我也走上了社會,進入了工作崗位,我要向姥爺以及他這樣的一群人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做新時代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為國家復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父子兩代曲園人
我叫白華軍,1994年的那個9月,我踏上了去曲師的列車,正式成為曲師的一員,就讀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專業,成為該專業第一級學生。今年9月,兒子也成為曲師的一員,心中有說不出的興奮!當查詢到兒子已被曲師錄取的消息時,我就覺得冥冥中,我們父子倆與曲師有緣!
2007年,我們經濟地理班同學回到曲師參加同學聚會,一走進大學校門,走在那蜿蜒幽靜的小路上,看到那熟悉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心中的萬千思緒一起湧上心頭。拜訪老師,聆聽老師的教誨,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與同學交談,談工作、談生活、談事業、談家庭,無所不談,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想到的都是讀書時代的景象。
今年這個9月,我與兒子一起,再次回到曲師,回到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感慨萬千,又似乎是近鄉情怯。
曲師,我回來了!我把我的兒子再次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再續與曲師的四年之緣!希望他繼續努力學習,成長為一名陽光、積極、三觀正的有為新青年,為祖國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我叫白雲天,2002年出生於山東濰坊。從小我的父親便跟我聊起過他的大學母校——曲阜師範大學。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小時候的我對這所大學一直有著美好的憧憬:它坐落於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文化底蘊豐厚,環境優美,學子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每每提到曲師大,父親的臉上都會流露出一抹微笑。
今年8月,正在填報志願的我在與父親商量最終填報表格時,父親要加入兩三個曲師大的專業,十幾天後錄取結果出爐,我真的被曲師大錄取了,就讀於網絡工程專業,雖然沒能去往孔子故裡,不過也不免得對這所飽受儒家文化薰陶的學校有所期待。
少年壯志當凌雲,十年寒窗誠然刻苦,大學生活更須拼搏。曲阜師範大學的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只要是有光的地方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在人生的賽場上,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我們才更應該抓住一切機會提升自我,抓住自己的際遇,直面自己的挑戰。大學時代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加油站,對我們的成長成才成功至關重要。曲師大給了學子前進的動力和良好學習的氛圍,你需要自己的努力去追尋更美好的未來。最後祝曲阜師範大學能夠越來越好,今天我以曲阜師範大學為榮,希望明天曲阜師範大學以我為傲。
師生都是曲園人
我叫賈志勇,是臨沂一中物理教師、化學與化工學院王迪同學的高中班主任,也是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物理學專業2014屆畢業生。
在曲阜師範大學就讀的四年是我快速成長、收穫良多、終身難忘的黃金四年。曲師大優美有內涵的校園、可親可敬的老師、紮實樸素的學風對我影響很大。我在大學期間專業課基礎紮實,成績名列前茅,多次獲得獎學金,也獲得過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一等獎等多種獎項,大四以413分的成績考入蘭州大學物理系。求學期間20多次遊覽三孔學習和感悟傳統文化。
工作後,一直本著母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要求和「犁牛之子」的艱苦奮鬥與開創精神積極進取、紮實工作、培養學生,已連續送走三屆畢業生,多次獲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成績獎等榮譽,擔任學科帶頭人。由於在曲師大和聖地曲阜受到的薰陶,我對儒家文化經典情有獨鍾,給每一屆學生都做《孔子與儒家文化》的專題講座,並把其精神內核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也是受此影響,我教的學生先後有十幾人滿懷憧憬地考入曲阜師範大學深造而且發展得很好。
我對母校抱有深厚的感情並一直以母校為光榮,畢業後的這些年裡,我每年都不止一次回去看母校的發展變化,拜會我的恩師蘇希玉教授和王海龍教授。祝願母校蒸蒸日上、再創輝煌!
我叫王迪,是曲阜師範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2017級製藥工程班專業學生。我的高中班主任賈老師,同樣畢業於曲師大,非常有緣分。時光如梭,賈老師豎大拇指為我們高考加油好像還在昨天,轉眼我已經邁入了大四。
雖然老師講授物理,但對儒家文化十分喜愛,並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與教學中。我們看著聽著學著,也深受儒家文化影響。記得畢業後第一次回學校看老師,他對我們提了幾點要求:一是要保護環境,少製造垃圾,二是淡泊名利,勤奮學習,三是廣交朋友,四是有所作為。這四條成為我大學生活中的指導原則,三年過去令我收穫良多。
在這最後一年裡,我將繼續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刻苦鑽研,勇攀高峰,過好大學的最後一年。祝親愛的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親愛的曲阜師範大學生日快樂!愛你呦。
姐姐妹妹曲園人
我是2012級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專業畢業生宋周。從畢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年,每每回想在校的那段時間——老師的諄諄教誨、同學的互助友愛、濃厚的學習風氣,西聯前的晨讀,圖書館裡的研習,餐廳的長隊……所有的這些不僅成為我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更成為我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十分感謝母校的栽培與老師們的教誨,雖然沒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但是母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校訓一直都是我人生前進的座右銘。正直母校校慶的到來,在這裡為母校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希望母校在今後的日子裡越辦越好、再創輝煌,相信母校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我是2018級工學院自動化專業學生王珊。第一次聽到「曲阜師範大學」這個名字是在表姐的升學宴上,那時候剛上小學的我,還不了解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上初中的時候,表姐帶回來一個孔子像紀念品,懵懵懂懂的我被儒家文化深深吸引了。上高中後,我便將自己的高考目標定成曲阜師範大學。很幸運,這個夢想在2018年實現了。
從進入曲園的第一天開始,我便被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吸引了。儒風海韻的校園文化以及「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校訓,一直陪伴著的大學生活,同時也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燈塔。
來源:曲阜師範大學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曲阜師範大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