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攝影,應先有機身,後有鏡頭才是正確的配置順序,因為鏡頭是隨機身去配置的。除非用上轉接,或者是用在無反上面。
通常來說,微距攝影來說,機身的重要性不太大,更重要的是鏡頭,其次是一些微距的配件。
一、關於微距攝影
微距攝影也是攝影中一個很不錯的類別,有很多人喜歡,借用一句話說,叫拍的不夠好,是因為靠得不夠近。這其實是微距的一個很好寫照。微距攝影,通過離被攝主體非常近,造成了一種陌生感,更重要的是在微距的視角下,可以發現很多我們日常忽略的美,或者是大自然本生內在的一些極致美感。
二、微距攝影系統之鏡頭
微距首先要做到的是放大被攝物體。如果大家細心觀察,每一隻鏡頭,都有一個最大放大倍率。而最大放大倍率,是在鏡頭最小對焦距離取得的。換言之,靠得越近,則物體的放大倍率越高。
1、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基本上都是中長焦,因為中長焦本身的放大倍率高,且微距鏡頭的光學結構做過優化,可以縮短最小對焦距離。
一般來說,我們把放大倍率超過0.5以上的才叫微距鏡頭。代表性的微距鏡頭有騰龍90微,佳能的百微和尼康的105微,這些都是微距的代表鏡頭,通常都具備1:1的放大倍率。國產的老蛙鏡頭是後起之秀,其微距鏡頭甚至可以達到2:1的放大倍率。
2、微距鏡頭的替代品
微距鏡頭因為成像素質最好,有句話叫微距無弱旅,意指微距鏡頭的成像普遍比較高。但價格也會相對較貴。所以也有一些非微距鏡頭的替代方案,如微距附加鏡或是微距接圈。這都是一些低成本的微距替低方案。
通過這兩種方式,都可以產生微距拍攝效果,但由於改變了鏡頭的光學結構或光路結構,成像質量並不理想,所以建議在學習之初使用,作為微距攝影的練習手段。待對微距感興趣後,還是需要一支真正的微距鏡頭用來拍攝作品。
三、微距攝影系統之機身
通常來說,微距攝影對機身並無太多要求。不過,相比佳能的出片風格,也許尼康或索尼成像更為銳利,更適合微距拍攝。且基本上各種微距鏡頭也都是偏銳的。
說到單反或無反哪一個更有利於微距。筆者認為,因為微距基本上都需要用三腳架拍攝,因此機身的大小和握持並沒有太大區別。反而是由於單反的反光板在拍攝時的上下翻轉產生的抖動,會影響機身的穩定性。因此,無反在微距拍攝時反而是具備了先天的優勢。
但這裡也要注意,目前無反系統中,佳能和尼康都沒有無反下的原生微距鏡頭,需要轉接單反微距鏡頭。
四、微距的攝影系統之附件
除了機身和鏡頭外,微距攝影還涉及到腳架、環形閃光燈、夾子等,甚至還需要噴壺等小配件。
總結一下問題,微距鏡頭與機身是微距攝影最重要的兩塊,一定要認真選配。筆者認為無反機身會更適合微距拍攝,是首選,但無反原生微距鏡頭目前還缺乏,象佳能的RF35,雖然有0.5倍的微距,但也只是聊勝於無吧,更多還是需要轉接單反的經典微距鏡頭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