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很熱鬧,私聊卻無話可說 | 假期談

2020-12-13 新京報傳媒研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社會學了沒

(id:socialor)

作者:金典 油菜花

我們的社交圈裡常是一派繁榮景象:微信有上百個聯繫人,工作上的人脈積累了不少;朋友圈隨時有好友點讚留言,老朋友即使多年不見也能了解對方生活動態……

我們的人際關係網已經變得更廣闊,但其實也更淺薄,就像許多人所經歷的那樣——僅有工作關係的聯繫人在工作以外再無交流;點讚的好友私下從沒認真聊過天;幾年不見的老朋友大多數再也無法像曾經那樣交心,現在只能尬聊幾句。

用經濟學中的「金融泡沫」「房產泡沫」來類比,可以將這種人際關係上的虛假繁榮稱為"人際泡沫"(Social Bubble),簡單來說,就是看起來結識的人不少,事實上,真正的朋友沒幾個。

本期我們想跟大家一起,解讀「人際泡沫」,解毒「人際關係」。

「好友很多,能聊的沒幾個」

事實上,不少人在某些瑣事、某些特定時刻裡,已經意識到自己處於虛無的「人際泡沫」中。77位讀者講述了身處「人際泡沫」中的孤單時刻,現在將其中部分與大家分享。

@孤高的翼:「忽然有了很多感悟,編輯了一條很長很長的朋友圈,想了想……還是刪掉吧……

@匿名1:「近段時間寫論文,每天都待在圖書館,一天也說不了幾句話。前兩天,突然很抑鬱,想找個人傾訴。給最好的朋友打了兩個電話,都沒打通。她已經結婚了,並且有了孩子,可能比較忙,也沒有回電話過來再翻通訊錄,卻發現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

@匿名2:「從東北到廣西求學,六年後又到廣州工作,和死黨生活在不同文化、不同節奏、不同作息時間裡;大學的朋友逐漸有了自己的家庭。翻著近五百人的微信通訊錄,不想只是最近怎麼樣的問候,慢慢放棄了訴說。

@匿名3:「有時候突然有想要分享的東西,卻發現好像找誰都很唐突。」

@匿名4:「發現自己對每一個人都有所隱瞞,有所掩飾,想要說出真心話也做不到了。有點像擬劇論,但是已經分不清舞臺和後臺。」

@銀漢無塵:「參加聚會的時候,多年不見的朋友一起聚會,大家說著各自的生活,卻沒有人認真聽,每個人都想做主角,你一言我一語,很是熱鬧。但熱鬧是他們的,與我無關。」「我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打電話給朋友,沒有一個願意抽出時間幫忙。於是,我只能自己死扛,或尋求路人的憐憫。或許大家都太忙了。」「內心孤單的時候,期待可以和一些聊的來的朋友說說話,但卻發現,開口之後,不被理解的責備,加深了內心的孤寂。」

網絡是元兇!

是嗎?不是嗎?

儘管我們深知,無論以何種方式與人交往,都無法完全避免「低效社交」和「殭屍好友」的產生,但不少人仍然認為,人際泡沫很大程度上是被網絡放大了影響、加劇了社交孤獨感。

@十月:「在網上我會覺得所有人都離我很近,關上手機其實又都那麼遠。」

@ZX的上一段戀情就是在微信上莫名其妙地終結的。

「大學異地以後我女朋友變得愛抱怨並且更加敏感。」ZX很難忍受每天跟對方的交流只有抱怨,更糟糕的是,無論回復什麼文字什麼表情,又或者沒有及時回消息、打錯幾個字,女朋友都覺得他是在敷衍。

他說:「如果在她身邊,一個擁抱就能表達我對她的關心和愛護。」但是網絡沒辦法拉近地理意義上的距離,有時他們甚至為了完整領會對方的意思而摳字眼。在相互揣測對方心意的日子裡,他們也漸漸從戀人走向了陌生人。

@Ella的社交孤獨感更多來源於網絡社交導致的加倍工作投入。

比起無人可聊,Ella更害怕手機消息時刻活躍著,因為大多數這種情況,都意味著各種新的事情又找上門來。比如,下班以後領導又在工作群裡說了新的任務,同事又來商量新的工作計劃,按照Ella的理解,這就是網絡時代的「變相加班」,即使是在休息時間也無法切斷工作社交。

「躲都躲不開,」她說,「每天睡醒看手機,一大堆消息全是關於工作。」她恨不得卸載所有社交app,被工作社交耗費了所有精力,以至於沒時間關心自己,最讓她感到孤獨。

網絡社交中的我們,內心孤獨的理由各不相同。

有時是因為弱關係好友取代強關係好友,淺層化社交加速了幸福感的流失。我們的「點讚之交」越來越多,交心的人卻似乎少了。泛於表面的交流不足以填補內心的空洞。

有時是因為破碎的表達增加了彼此之間的疏離感。網絡社交中我們無法通過語氣、表情、肢體動作等多種非語言符號來豐富交流,雖然有表情包輔助表達,但完全理解對方發來文字、表情、語音背後的故事和心情仍非易事。

除此之外,網絡帶來的信息爆炸、工作投入增加,令人疲憊,孤獨成為不少人的主動選擇。

儘管如此,社交孤獨感不完全是網絡社交的惡果。「網絡社交」與「群體性孤獨」有相關性並不等於有因果關係。

在社交網絡上感到孤獨的人離開網絡後大多數仍然身陷虛無,說到底,社交孤獨感只是個人的感覺,與個人心理需求有關。無論社交的方式如何改變,自古知己難求,缺乏真心的交流,社交孤獨感便難以消除。

談起「人際關係」,我們期待什麼?

社交活動未必能夠消解孤獨感,這個事實的確是挺喪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對於「人際關係」不再需要有期待?

的確有人對於人際關係感到失望,並且暫時沒了期待。

@匿名9:「我期待的人際關係可能實現不了。」

@伽YOU:「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期待『君子之交』,卻對『淡如水』感到失望。」

但也仍有人希望找到志趣相投、精神世界可以共鳴的知己。

@偷影子的人:「我期待對方跟我有相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人生經歷,相同的情感渴望。」

@匿名5:「說出心裡話時,不會被嘲笑。」

@其奈:「獨立又互相溫暖,彼此有話題。能互相理解,體諒對方。」

還有的人對於彼此保持一定疏離感的人際交往感到滿意。他們認為認為好的人際關係裡,保持一定距離很重要。

@匿名6:「我更希望認識很多人,但不需要很熟悉,關係和諧就好。」

@匿名7:「不必黏得太緊,偶爾能約出來喝喝茶,並且不會覺得尷尬就好。」

@匿名8:「說實話,期待酒肉朋友的關係。召之即來,我倆坐在火鍋邊,邊等上菜邊聊最近的生活狀態。互相吐槽卻也互相支持著對方。絕對不涉及對方的私人生活的那種,在安全距離裡聊著生活瑣事。不是利益相關方,有一兩個共同愛好,比如排球或是火鍋。」

你呢?當說到「人際關係」時,你會期待什麼?期待的同時,是否找到了突圍「人際泡沫」的妙方?

戳破「人際泡沫」,你打算怎麼做?

如何在不被孤立的情況下戳破「人際泡沫」?

在「情感」「社交」這類比較個人化的問題裡,並不存在絕對的正確答案,我們根據大家在討論中分享的個人建議,整理出一份「自救指南」:

1.提升自己。

泡沫不僅存在於人際關係中,快節奏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都存在著泡沫。沒必要過度糾結於各種泡沫,提升自己才是正事,在充實自己的過程中,泡沫會自然減少。也不必急於拓展人脈,「自己不強大,認識的人再多也沒用。」@Chris

2.和自己做朋友。

這並不是建議大家切斷所有社交,將自己置於孤島。而是建議大家先認識自己、悅納自己,認清自己需要什麼,不盲目追求社交的數量,才能提高社交的質量。

3.做社交工具的主人。

將朋友之間的疏離感、社交的孤獨感歸罪於微信或QQ或其他社交媒體,只是我們為自己對人際關係把控無力找的一個薄弱的藉口。我們決定如何使用我們的社交工具,而不是反過來成為社交工具的奴隸。

4.回歸現實社交。

「你願意回歸線下社交嗎?」絕大部分討論者表示願意並期待未來回歸線下社交,相比於網絡社交,現實生活中的交流更加真實、完整。因此,想要加固一段關係,不妨在現實生活裡走出第一步,約朋友們見面嘮嘮嗑。

你打算怎麼做?不如現在就行動吧。邁出消滅「人際泡沫」的第一步,去約老朋友見一面,即使對方已經在你的QQ好友列表、微信好友列表裡沉默了很久。

然後你會發現一個更扎心的事實:突然有一天想找人見面談談心,翻翻聯繫人列表才發現,世界這麼大,能在線下小聚一次還不會尷尬的好友,竟比想像中更少。

參考資料

Stephen Marche. Is Facebook Making Us Lonely?The Atlantic,May 2012 ISSUE

王佳佳 付丹 趙後鋒 ,《青少年社交迴避和孤獨感與網絡成癮關係的相關分析》

巴巴拉·M·紐曼,《社交媒體影響青少年同伴關係:友誼、孤獨感和歸屬感》,《中國青年研究》2014年第02期

近期好文薦讀:

2017年美國最好新聞作品:新聞編輯協會獎名單出爐

未來媒體必須關注的14個科技趨勢

作為戰地攝影師的一生

投稿、合作郵箱:

相關焦點

  • 曾經無話不談,現在無話可說
    柯柯&KOKO上個禮拜在客戶朋友家吃飯,在餐桌上他們聊到一戶人家子女年紀輕輕的就走了。客戶朋友是信仰基督的,她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飯桌上就有朋友說:「上帝以前不安排,為什麼現在安排呢?我是不相信的。」
  •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之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已成為人間常態。小時候以為沒有什麼事是自己做不到的,長大後才發現,很多事你都無能為力。你親眼目睹了它的發生,卻無力阻止,最後還是敗給現實,遺憾轉身。學校轉角的「藍色狂想」已許久未去,它是一個浪漫的地方,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也是一個遺憾叢生的地方。每次途徑,總是不經意間回頭,試圖從中找到熟悉的畫面。
  • 無話不談的泛泛之交
    下午一個久未聯繫的小學同學,看到我在朋友圈發的廣告後,問我要不要刷單。我說沒有時間。她客客氣氣地說打擾了。沒聊幾句我們就各自下線,對話好像大街上問路與被問的人。我也沒有追問她在哪裡?現在過得怎麼樣?因為害怕尷聊。但其實我們曾經還是同桌,從小學到初中畢業也時常在一起。
  •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我用親身經歷,總結交往中的四個禁忌
    而說到這位同事A,我卻倍感尷尬。卻又不好拒絕她的好意,只能應允下來。01 初識便無話不談我和A曾經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在A初來乍到時,孤獨慣了的我終於遇到了同齡人,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似乎是在她的朋友圈看到的。她來自另一個城市的表妹在她家中小住,兩個人每天吃吃喝喝,圖片和文案裡的擺盤也精緻生活也充實,日子過得充滿煙火氣。只是她從沒有邀請過我。也從未告知過我。
  • 你們還是私聊吧!
    在群聊或者微博等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公開秀恩愛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說,人家想在哪裡秀就在哪裡秀,那是人家的自由。也有人說,互訴衷腸這樣的事兒還是倆人在私密場合說比較好。假設你社交網站的朋友圈裡有兩人是一對兒,他們成天在對方的微博、朋友圈裡留下各種浪漫、肉麻,或者頗具暗示意味的信息,而這些留言圈裡的朋友都能看到。於是,有人就會給他們留言說「你們還是私聊吧」,這樣在私密的空間裡,他們就可以繼續肉麻聊天了。
  • 無話婚姻摧毀了多少家庭,夫妻為何從無話不談變為無話可說
    另一個同事語氣羨慕地說:「你們可真行啊,老婆在家還能這麼嗨!」阿芳的老公不以為然地答著:「什麼事能比看球更重要?」聽到老公在講話時,阿芳提著湯敲了敲門進來。見是阿芳,老公略帶不滿地說:「你怎麼來了?」04 無話婚姻的可怕為什麼明明開始相愛的二個人,最後卻從無話不談,變成了無話可說,有時候即使勉強談話,也無非是聊點誰家又換車了,自己家的錢又要少了,因為這些支出不能少,說著說著,大家也沒了聊天的興致。
  • 老實男的錯覺「她喜歡我」,女生對你無話不談就是喜歡你嗎?
    對你無話不談的異性是喜歡你嗎?這個感覺特別的溫馨啊!好像是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被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因為能被一個異性這麼對待,你的感覺也應該是很好的。如果一個女生對你無話不談,什麼煩惱都喜歡來向你傾訴,那她到底對你是個什麼意思?是不是喜歡你?
  • 謝賢回應金庸去世: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兄弟,卻沒法說一聲再見
    謝賢回應金庸去世: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兄弟,卻沒法說一聲再見。而在昨日老先生離開之後,百度新聞獨家連線了謝賢,在採訪謝賢聊到老先生的話題時,謝賢也是半開玩笑的表示,我也很快會緊隨他的腳步了,而這裡指的他就是金庸先生。之後謝賢又說道「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事情,我們之前關係很好的,常常在一起聊天無話不談,好像兩兄弟一樣,知道他走了當然會有不舒服的心情。」
  • 家長孩子,戀人夫妻,是如何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的?
    曾經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的關係,走著走著就變成了無話可說,相對無言。時間會證明一切,並不是說時間會改變什麼,而是人性在改變。他們卻忘了,在幾年之前,孩子也曾興高採烈地與他們分享今天在學校遇到的趣事,興致衝衝地跟他們談自己的理想……而迎接孩子笑臉和熱情的,卻是父母的冷嘲熱諷。至於在學習方面,是不管成績多優異,都有更高的目標等著他們,以至於孩子若表現出對自己成績的滿意高興還要被諷刺批評。
  • 「前任淚目」的英文短句:愛情不過是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
    愛情不過是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 11.We are always too tired, and then forget to love ourselves. 我們總是太累,然後忘了心疼自己。
  • 和女孩聊天時,多說這幾句話,讓女生對你無話不談
    和女孩聊天時,多說這幾句話,讓女生對你無話不談你是否還在羨慕別的男生和你喜歡的女孩有說不完的話?你是否還在嫉妒女生和他無話不談?你是否還在好奇他跟女聊幾句就能逗得女孩哈哈大笑?三、多說「換個話題」男生和女生就算在投緣、話題再多也總有說完的時候,當一個話題,陷入糾結之中,或者馬上終結的時候,男生要學會多說「換個話題」,這樣就可以延伸出更多的話題。或者在女孩明顯抗拒目前的談話時,多說「換個話題」也能讓女生不難受,這樣最起碼不會讓這段聊天冷場下去,一但冷場那就沒法補救了。
  • 三國赤壁好友群:勝敗關鍵靠私聊
    就在危急關頭,魯肅挺身而出,首先倡議建立一個「孫劉好友群」,他跟「東吳朋友群」的群主孫權說:荊州朋友圈已經解散了,我建議建一個「孫劉好友群」,趁著給荊州群主劉表弔唁的機會,把劉備和諸葛亮先拉進來試試看,不然的話,就讓曹操搶了先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經得孫權的同意,魯肅首先向劉備和諸葛亮發出了入群邀請,下面進入模擬階段。
  •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從無話不說變成無話可說
    今天在微博上看過一段話,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句:「我們肯定都有過無話不說的朋友,最後變成了無話可說的經歷。」其實並不是忘了共同的回憶,而是境遇不一樣了。可能是因為某句話,某件事,某個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高度,選擇了遠離,去開始自己新的朋友圈。有人說:「我懷念小學初中高中的友情,為什麼上了大學以後感覺疏遠了好多!」
  • 一段無話可說的關係,折磨的是兩個人
    1、語言,是不可或缺的很多夫妻在婚前可能是無話不談的狀態,但是婚後不久,兩個人就變成了無話可說。這就是婚姻中失語症的現象。在兩個人剛結婚的時候,可以連續聊天好幾個小時,甚至整晚都不睡。可慢慢地卻發現無論自己說什麼,對方都拿著手機在玩遊戲,或者對我們所表達的情緒不做任何回應。所以,無話可說,其實是夫妻之間情感變淡的最重要表現。從關係的角度來看,如果兩個人在語言上面已經迴避溝通,或者一方迴避溝通,也就意味著這個關係正在從親密走向疏遠。為什麼會這麼說?
  • 曾經我們無話不談,現在我們無話、不談
    不過是換來你的一句,曾經我們無話不談,現在我們無話、不談。是嗎?在生活的困境裡,我甚至連夢想都不敢對你說說。
  • 從無話不談好朋友到熟悉的陌生人大多都經歷了這幾點
    你曾經一定有個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朋友吧,可為什麼慢慢你們不再無話不談,漸漸疏遠?不考慮對方的感受我不吃香菜,朋友特別愛吃。所以每次吃火鍋我都會記得點份香菜。突然冒出來一個人,把你抱緊說想和你分享這漫長的一生。你一激動,把劍扔了,把馬烤了,結果最後,他也不見了」。沒有矛盾,只是兩個人發展層面不同了在不同的城市,結實了不同的人,圈子開始慢慢不同,再也沒有什麼共鳴了。只是偶爾還會在朋友圈裡點讚,簡單地評論幾句。
  • 李莎旻子談前任太戳心,從無話不說到「無話,不說」
    含淚聊失戀李莎旻子在新一期的《屋頂上的女孩》中講到自己最難忘的一段戀情是兩年半前。當時有工作,她看到那個背影走了以後,馬上要回到片場繼續工作。然後化妝師邊化妝,她就一直悄無聲息地掉眼淚,怎麼擦也擦不乾淨。後來她就問自己"到底怎麼樣才能放下"。
  • 無聊變有聊!微軟小冰上線QQ私聊模式:一對一說悄悄話
    3月25日消息,微軟小冰正式宣布,在騰訊QQ平臺中開啟私聊模式。這意味著大家除了可以在QQ群內見到小冰,同時可以將其添加為好友,可以一對一的和小冰進行聊天和遊戲。下面小編教大家如何將小冰添加為私人好友。
  • 曾經和你無話不談的朋友,還在你身邊嗎?
    親情是不能選擇的,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友情是常伴你左右的。朋友是我們與人交往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交朋友容易,朋友關係是否長久就不一定了。很多時候你回頭看,會發現有些朋友已經遠離了你的生活圈。1.你的小學朋友,中學朋友現在還有聯繫嗎?
  • 別給她刷沒用,黑粉私聊大哥說壞話,芮甜甜聯繫YY關閉私聊功能
    而此次芮甜甜停播大半個月,回歸後遭受到黑粉淪陷,甚至一些粉絲給芮甜甜直播間的大哥「告狀」,說了許多她不好聽的傳言。大哥被黑粉私聊,說芮甜甜壞話,別給她刷禮物了沒什麼用。近日,芮甜甜在直播間問自己的大哥「明天哥」,是否有很多「黑粉」私聊他說她壞話。芮甜甜講述,自己的一個高等級「真愛」鐵粉,私聊自己大哥說很多不好聽的話,叫大哥別給芮甜甜刷禮物了。芮甜甜表示自己並不喜歡做太多「洗白」自己的事情,因為支持自己的大哥們眼睛都是雪亮的,他們知道自己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