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是最容易被過度營銷的裝修建材。
一種瓷磚可以根據材料、工藝、外觀衍生出好幾個名字。
從材料上說叫「釉面磚」,從工藝上說是「拋釉磚」,從外觀上看是「仿大理石磚」,叫哪個都沒錯,但商家肯定會挑聽上去更高端的叫。
瓷磚產品升級很快,更好的材質、更精進的工藝、更美麗的紋理總是在湧現,名字當然也會不斷地更新。
按工藝,分為全拋釉(最貴,釉面最光滑),釉面磚(普通釉面磚),全瓷磚(一般是地磚,因為很沉而且不吸水,如果地磚上牆,貼的工藝要用薄貼),玻化磚(便宜,比較容易滲顏色)。
拋釉磚就是拋光釉面的磚,本質上也算是釉面磚的一種。沒有釉面的磚都算通體磚,價格比較便宜。
按用途,分為地磚和牆磚,一般地磚能上牆,牆磚不能鋪地。
鋪瓷磚方式有普通貼和薄貼,普通貼是用水泥砂漿;薄貼用膠,薄貼一般是地磚上牆時用,比較貴。
瓷磚膠:一般地磚可以用沙子水泥貼,但上牆的磚,尤其是瓷質磚上牆,要用瓷磚膠貼,這個儘量買好的。否則幾年後掉下來,你再修就要大動幹戈了。
牆磚?地磚?
牆磚吸水率高,多數是小磚,小磚多數是釉面磚;地磚吸水率低,多數是大磚,大磚多數是拋釉磚。地磚吸水率普遍小一點,為了防汙水滲透。
這幾年市面上最流行的瓷磚,恐怕是仿大理石磚(市場接受度最高的拋釉磚)。這種磚都是工業化產品,而且都是只有巨資設備投入的大廠才能做的磚。通常,這種大磚都質量過硬,很厚,用在牆上和地上都可以。
實在要做牆磚和地磚的區分,最多是有的磚表面做些處理,更防滑適合做地磚而已,但這種磚,一定是也可以上牆的。
如果只是做牆磚,完全可以把質量做低些,因為不用踩,吸水率適中,釉面耐髒不怕劃即可。而如果做地磚,那就麻煩了,吸水率,耐磨度,厚度,還有花紋圖案的質量都要做好。
花磚。
花磚有兩種,一種是釉面帶花色的瓷磚,一種是水泥調色灌注的磚(水泥製品非瓷磚)。前者性能好,適合廚衛陽臺,防水、防滑性都和其他瓷磚一樣;後者顏值高,圖案質感更強烈,非常有復古氣息,但是全手工製作比較貴,性能也不如瓷磚,容易吸水容易髒。
我們重點說下水泥花磚,水泥花磚不是瓷磚,而是表面帶有顏色花紋的水泥磚。水泥花磚表面不是瓷釉那種亮閃閃的感覺,但耐磨,越用越亮,而且花紋都是經年累月傳下來的,都非常好看。問題是,貴。
水泥花磚花紋圖案好看,顏色正,但也有缺點,水泥的表面緻密性肯定比釉面差遠了,因此不是那麼耐髒,但也會因此逐漸留下歲月的痕跡。色彩溫暖柔和的水泥花磚不會讓家裡顯得冰冷。
對於潮溼的環境,水泥花磚是替代地板的上佳選擇。水泥花磚在歐洲和東南亞包括中國的福建廣東,怎麼也流行了一兩百年,留下來的圖案是很多的。
水泥花磚用作浴室地面是非常好看的,只是不是很耐髒,實在要用,可以在表面塗抹大理石護劑來保護。釉面磚,用在浴室牆面。非常好看,而且成本一般會比水泥花磚低。
噴墨列印還是絲網印刷?
選花磚的話,最關注的就是花紋圖案。而這些花紋是怎麼塗到磚胚表面的?古代的時候,都是人工手繪上去的。現代就不同了,我們見到的瓷磚(不是水泥花磚)基本上都是兩種方式塗到磚胚表面的:噴墨列印或者絲網印刷。這兩種製作圖案的方式,很難說誰優誰劣,只能說各有千秋。
噴墨列印就是用印表機在瓷磚上打出圖案,如果用的印表機不是特別好,或者用的釉料不是特別好,很容易出現圖案不精細、顏色不正的情況。
而絲網印刷就是很傳統的印刷方式,要一層一層進行,相對麻煩。而每個顏色是一層,如果花紋極其複雜,這種印刷方式就做不出來,或者即便能做,成本也會極高。
挑瓷磚主要看這幾個性能。
吸水率。吸水率影響什麼?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影響你家地面在多少年之內會有變色!瓷磚是燒製品,無論密度多大的瓷磚,胚體總是存在縫隙小孔的,這也是造成瓷磚吸水的原因。
所以說白了,吸水率低的瓷磚,出現汙漬的時間長,可能20年、30年後;吸水率高的瓷磚越容易出現邊緣變色。目前瓷質磚國標要求吸水率低於0.5%。
表面硬度。表面硬度也就是抗刮傷抗磨損的能力。表面硬度越大,抗磨損能力越大。瓷磚有一套表面硬度的標準,為莫氏硬度。一般拋釉磚能達到5級或以上。
抗衝擊能力。簡單理解,就是抵抗重物掉落在瓷磚上後,出現裂痕、破損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重物掉落到地上的情況還是常見的,抗衝擊能力越好,瓷磚越不容易損壞或裂痕。
防反光。現在的房子大多數都是坐北朝南的,採光好的樓層更要考慮反光的問題。反光可能很多人不大重視,事實上光汙染對人的視力是有很大危害的。尤其家裡有小孩子的,強光更是會對小孩子的眼睛造成直接的損害。
瓷磚更環保。
最普通的瓷磚也比同價格的強化複合地板更環保。瓷磚沒有甲醛,合格的瓷磚都沒有輻射。
瓷磚的放射性來自於黏土原料,可能有微量的稀土、鉀、鈾等元素。但是,正規建材市場裡賣的瓷磚,放射性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
買瓷磚記得看檢測報告,放射性一項裡,是否標明了A類裝修裝飾材料(室內可用)。國內權威的瓷磚檢測報告都會帶有CMA、CNAS、CLA的印章。
檢測報告裡,除了放射性,還有光澤度、耐磨性、吸水率等指標,但建築陶瓷的國標適用範圍太廣,標準定的不高,所有廠家都可以輕鬆達標。
因此,瓷磚檢測報告裡除了放射性外,其他指標的參考意義不大。還有什麼負離子、空氣淨化、除甲醛的瓷磚,一般都是小品牌在做,賣個噱頭,大品牌集團根本不屑。
關於瓷磚,非專業的人如果仔細研究,會越來越「一頭霧水」。作為消費者,我們最關心的問題無非就是:我能不能在我的預算範圍之內買到品質最好的瓷磚?這個問題是我們選購瓷磚的核心。
換言之,我們用戶最關心的還是瓷磚的品質,其他的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我們沒必要太深入鑽研。根據自己的預算,確定好需求和性能,規避一些「大坑」,就能選到相對滿意又實用的瓷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