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底,當時高洪波帶領的國足在上海1比1戰平了勒夫領銜的德國隊。那場球雙方拿出了足夠認真的態度,也引發了中德媒體的高度重視。但是比賽以平局收場卻讓人頗感意外。這場平局也一度獲得了媒體的好評。
比賽之前,履新的高洪波還曾和勒夫有過一個短暫的交流。這位新任少帥的進取心態非常明顯。因為這場友誼賽被冠之以「中德足球對抗賽」的名號,自然得到了雙方官方的高度重視。德國方面派出了總計200多人的龐大團隊,而來上海的德國記者就有80多人。
此時的德國隊,勒夫也在磨合陣容考察新人的階段。比賽中,德國人在前場排布了諸多主力,施魏因斯泰格、波多爾斯基、特羅霍夫斯基坐鎮首發,頂在中鋒位置的則是24歲的馬裡奧.戈麥斯。中場的後腰搭檔,德國方面是根特納和希茨爾斯佩格,中後衛組合則是胡特和阿內.弗雷德裡希。德國倆邊後衛是隊長拉姆和馬賽爾.舍費爾。球隊先發門將則是後來因為抑鬱症去世的羅伯特.恩克。
比賽才進行到第五分鐘,蒿俊閔接劉金東的分球,突入禁區後小角度打門成功,恩克對這個丟球非常憤怒。而首發後衛胡特明顯沒有跟上蒿俊閔的步點。3分鐘後,施魏因斯泰格助攻波多爾斯基扳平比分。
下半場中國隊進行了大面積人員輪換,先後換下了7人。而德國隊只進行了兩處調整,用歸化球員卡考換下了戈麥斯,安德雷斯.欣克爾換下了特羅霍夫斯基。從這個細節或許就能看出,德國確實想拿到一場比賽勝利,他們對待比賽的認真度是足夠的。
賽後根據中國國腳的回憶,德國在下半場是態度足夠認真的「真踢」。而能在這樣一場比賽收穫平局,對於新一期國足而言已然不易。賽後,有些失望的德國主帥勒夫批評了有的球員表現令人失望。被蒿俊閔晃過的胡特果然就無緣了來年的世界盃大名單。
如何審視這場球的含金量呢?當時世界盃歐洲區D組的賽事還沒有完全結束,德國在海外拉練、磨合陣容、考察球員的意圖非常明顯。那場球舟車勞頓的德國人不在最佳狀態,要知道6月2日的熱身賽他們儘管在對阿聯的比賽中拿到了7比2的比分,但是兩個丟球也足以讓西亞人興奮許久吧?
但是有兩點事情卻值得引發人們的注意。第一是當時的德國甲級聯賽剛剛結束,球員們整體競技狀態還算不錯。第二點是登場的13位德國球員中有7人入選了來年的世界盃大名單。這其中又有5人在來年世界盃對西班牙的半決賽中先發登場,戈麥斯還作為替補披掛上陣。
由之可見,當時國足逼平的幾乎是半主力而來的德國國家隊,這場球的含金量不言而喻。而也正因為那場球的出色發揮讓馬加特心動,為蒿俊閔加盟沙爾克04鋪平了道路。
而今11年過去,國足實力在大幅度下降,現在別說踢德國二隊,怕是連德國三隊也得慘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