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內培訓受邀參加「三教改革」研討會,分享校企共建的探索和思考

2021-02-07 虹新聞

「教師」為育人根本、「教材」為育人綱要、「教法」為育人手段,「教師」「教材」「教法」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統稱「三教」,事關職業教育三個核心命題:「誰來教」「教什麼」和「怎麼教」,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所在。12月12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在歷史文化名城蘇州舉辦了計算機相關專業「三教」改革研討會,達內培訓培訓教育集團技術副總裁郭陟博士受邀出席並發表了《校企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助力「三教改革」》主題報告。

據悉,本次「三教」研討會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助力職業院校建設。

達內培訓課程的特點是嵌入軟體工程的方法論,培養思維能力

郭陟博士介紹,達內培訓集團給很多學校實施了相關的人工智慧導入課程,在專業基礎課階段,達內培訓採用遞進式和模塊式課程,這兩種課程的培養目的不一樣,首先,遞進項目課程是一種軟體工程的方法去組織這個課程的體系,比如說從需求分析開始到系統設計再到原型產生,最後再進行迭代優化。這種課程在整個講座過程中,希望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可以了解軟體工程的一個方法論,進而讓他習慣於以這種方法進行思維,從而培養他的一個邏輯思維的能力。

體驗式的課程承載在人工智慧這個專業,主要是人工智慧的體驗中心,學生可以在這個中心裏面,在各個區域進行交互式的體驗,也可以動手做一些練習。同時也可以討論學習的成果和體會,最終通過一個報告來進行總結。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智慧體驗中心體驗式的項目課程,能夠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他打下很好的課程基礎。

達內培訓通過13項服務實現三個轉移,把產業界成果轉移給教育界

郭陟博士介紹,達內培訓集團通過13項服務來進行三個轉移,第一個是課程轉移,第二是資源轉移,最終實現能力轉移,希望把達內培訓集團面對眾多的社招學生的培訓經驗,通過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提煉,最後把產業界和教育界結合的授課能力,轉移給各大高校,供學校提升參考。

郭陟博士介紹,在達內培訓服務13條裡面,最核心的就是師資培養服務,比如說教師的在線研修,講堂直播、線下研修、科研課題的合作、實踐課程的開發、教材教具開發等9項服務,我們希望能夠助力高校,實現高校在人工智慧教育人才培養的突破。

會議期間,達內培訓教育集團人工智慧的前沿產品和服務亮相展覽區,吸引了不少參會領導和學科帶頭人前來諮詢了解,不少來自高校的參會人士紛紛留下聯繫方式,希望有進一步的了解和合作。

相關焦點

  • 技術賦能教育,第十三屆達內教育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長沙隆重召開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學習和落實《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大力推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動地方政府、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圍繞產教融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在產教融合平臺搭建、
  • 達內推動產教融合深化發展,賦能高校建立特色鮮明的合作模式
    而推動科技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靠人才,教育為經濟升級和科技發展提供最關鍵的因素人才,而中國高校的教育改革關鍵要靠產教融合,實現需求連結、師資連結、校企連結、技術連結等多方面融合。由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教全媒體承辦的「達內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教融合項目經驗和實踐
  • 達內教育·中西區·2019年校企合作大事記
    2019年,我們與眾多高校進行教育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籤約授牌;整合雙方優質資源,為高校學生提供優質的課程,配備優秀的教師,共同培養高素質的新一代創新型、應用型人才。達內教育希望通過校企合作實訓培養在校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他們有機地將所學知識和實踐內容相結合,提高專業技能。這是在未踏足社會前的一次實踐,是為他們將來就業提供一次鍛鍊的機會。
  • 達內教育技術副總裁郭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8月28日,「達內教育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經驗和實踐,探討了校企合作新趨勢和新模式。
  • 海口達內細數往年院校合作,持續深化高校發展「三大學院」
    而教育為經濟升級和科技發展提供最關鍵的因素人才,我國高校的教育改革關鍵要靠產教融合,實現需求連結、師資連結、校企連結、技術連結等多方面融合。;共建數字藝術學院在2015年達內集團與黃淮學院共建「達內數字藝術學院」,該學院設有視覺傳達、美術學、環境設計和藝術設計4個專業,合作至今累計畢業498人,平均就業薪資6972元。
  • 達內教育技術副總裁郭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8月28日,「達內教育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經驗和實踐,探討了校企合作新趨勢和新模式。本次分享會由達內教育集團主辦,中教全媒體承辦。
  • 校企合作以產定教 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11月3日,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與TCL集團旗下TCL教育科技、北京奧鵬教育,TCL華星光電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探索產教融合以產定教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矽湖-華奧現代產業學院」,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 理想教育集團與祁陽縣職業中專開展「專業共建校企研討會」
    >8月12日下午,集團董事長譚青才先生一行四人受邀參加祁陽縣職業中專「幼兒保育專業共建校企研討會」,會議在祁陽縣職業中專行政會議室舉行。學校鍾端陽校長、王福華副校長、袁永紅副校長、劉國偉副校長等11人出席會議,理想教育集團譚青才董事長、劉愛君總監、張宴江總監、劉姣總監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會議由鍾端陽校長主持。
  • 職業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徑探索
    加強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和學校內涵建設,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實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技並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貫穿這項改革的主線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標是實現理實結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職業性、實用性,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 探索網安人才校企合作 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榕舉辦
    、探索網安人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模式、9月15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福建省活動之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福州舉行。本次研討會以「探索產教融合模式,共建安全人才生態」為主題,旨在搭建網絡安全領域的企業、高校及技術技能人才的交流平臺,促進福建省網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生態的良性發展。活動採取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等多種形式,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就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現狀、行業需求、創新模式等進行經驗交流和討論。
  • 達內教育與微軟合作 共同制定中國人工智慧AI人才培訓標準
    達內-微軟-河工大三方領導共同參加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專業共建籤約儀式中國網4月21日訊(記者 閆景臻)4月20日,達內教育集團與微軟公司在北京召開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此次合作內容為:第一,微軟為達內提供原廠資料和教學內容,與達內共同制定.Net和H5職業課程中國培訓標準。第二,達內微軟強強聯合,共建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專業的高等教育解決方案;第三,達內微軟共同合作青少年科技素質培養計劃。據悉,達內教育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職業教育公司,在職業教育領域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 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鼎利學院辦學特色和優勢
    學院不斷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發揮校企育人優勢,雙方在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共同打造雙師隊伍、共建課程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嘗試探索,切實發揮了校企雙主體育人作用。鼎利學院成立兩年以來,已經逐步形成了鼎利學院的特色優勢,為培養行業所需人才提供了保障。
  • 搶佔制高點,達內不斷助力高校深化改革
    今天小編就和各位講講達內如何搶佔制高點,隨高校改革大潮而崛起。贏得頂級高校和廠商合作,搶佔專業的制高點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有兩個關鍵要素,一個課程,一是服務。有了專業度和教學實力的社會認可,達內開始和院校合作。緊扣高校改革實際需求,搶佔改革大潮制高點本世紀初,中國大學和職業教育機構的合作還非常鬆散,基本上沒有深度合作,職業教育公司大都是跑到大學裡去做招生講座,如果幾家職業教育公司在同一時點遭遇,大家就只好做招生講座PK,誰的講座能力強,學生就跟誰走。
  • 2020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研討會在京召開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萬學教育董事長張銳、執行總裁張強,華為雲校企合作總監王海豔,阿里雲大學就業總監胡文博,百度校企合作負責人劉磊及全國70餘所高校和數字經濟行業領軍企業的嘉賓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讓人才培養精準匹配企業需求,從而充分實現企業與高校互利共贏。
  • 杭州市副市長蒞臨達內教育集團總部參觀考察
    達內教育集團總裁/CEO韓少雲先生,先向杭州副市長柯吉欣簡單地介紹了達內教育集團公司的發展近況,在座談會席間,韓少雲分享了達內教育集團公司關於錢塘產教融合大學的建設構想。、行業、社會協同推進的格局,創新教育組織形態,促進教育和產業的聯動發展,促進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構建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 達內受邀出席FCES2020,研討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
    觀點報告嘉賓有:哈爾濱工業大學MOOC推進工作辦公室主任戰德臣;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秘書長、教育部新工科建設綜合協調組成員張龍;達內教育集團教研助理副總裁,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王春梅;電子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首席教授廖勇等。值得一提的是,達內教育集團作為CCF的會員單位,也是國內最早致力於在線教育創新與實踐的教育企業,受邀參加本次大會。
  • 2020年金翼獎參選單位:達內教育集團
    業務領域覆蓋職業教育全產業鏈,包括四大板塊:· 高端培訓業務:高端職業教育、在線職業教育平臺---TMOOC· 高級人才業務:達內人才優選、在線招聘平臺---Jobshow· 高端軟體業務:軟體外包· 青少培訓業務:童程少兒電腦編程、童創少兒機器人課程三、達內課程和教學模式達內集團擁有200名來自企業一線的頂級實戰專家及
  • 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山東藝術學院傳媒學院攜手貝殼視頻共建人才培養基地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相關政策,山東藝術學院傳媒學院與貝殼視頻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建立「產教融合—校外實踐—就業支持」的快捷培訓通道,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四鏈合一,將是全國產教融合的創新案例。
  • 深化校企融合 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經驗和實踐,探討了校企合作新趨勢和新模式。
  •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推進協同育人 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籤約儀式現場 戴陽攝 人民網訊 為響應教育部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推進協同育人,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2019年9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校召開成都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