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為育人根本、「教材」為育人綱要、「教法」為育人手段,「教師」「教材」「教法」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統稱「三教」,事關職業教育三個核心命題:「誰來教」「教什麼」和「怎麼教」,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所在。12月12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在歷史文化名城蘇州舉辦了計算機相關專業「三教」改革研討會,達內培訓培訓教育集團技術副總裁郭陟博士受邀出席並發表了《校企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助力「三教改革」》主題報告。
據悉,本次「三教」研討會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助力職業院校建設。
達內培訓課程的特點是嵌入軟體工程的方法論,培養思維能力
郭陟博士介紹,達內培訓集團給很多學校實施了相關的人工智慧導入課程,在專業基礎課階段,達內培訓採用遞進式和模塊式課程,這兩種課程的培養目的不一樣,首先,遞進項目課程是一種軟體工程的方法去組織這個課程的體系,比如說從需求分析開始到系統設計再到原型產生,最後再進行迭代優化。這種課程在整個講座過程中,希望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可以了解軟體工程的一個方法論,進而讓他習慣於以這種方法進行思維,從而培養他的一個邏輯思維的能力。
體驗式的課程承載在人工智慧這個專業,主要是人工智慧的體驗中心,學生可以在這個中心裏面,在各個區域進行交互式的體驗,也可以動手做一些練習。同時也可以討論學習的成果和體會,最終通過一個報告來進行總結。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智慧體驗中心體驗式的項目課程,能夠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他打下很好的課程基礎。
達內培訓通過13項服務實現三個轉移,把產業界成果轉移給教育界
郭陟博士介紹,達內培訓集團通過13項服務來進行三個轉移,第一個是課程轉移,第二是資源轉移,最終實現能力轉移,希望把達內培訓集團面對眾多的社招學生的培訓經驗,通過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提煉,最後把產業界和教育界結合的授課能力,轉移給各大高校,供學校提升參考。
郭陟博士介紹,在達內培訓服務13條裡面,最核心的就是師資培養服務,比如說教師的在線研修,講堂直播、線下研修、科研課題的合作、實踐課程的開發、教材教具開發等9項服務,我們希望能夠助力高校,實現高校在人工智慧教育人才培養的突破。
會議期間,達內培訓教育集團人工智慧的前沿產品和服務亮相展覽區,吸引了不少參會領導和學科帶頭人前來諮詢了解,不少來自高校的參會人士紛紛留下聯繫方式,希望有進一步的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