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各類大型國際賽事和高端會議、沙灘排球場變身「沙灘主題樂園」、配套場地改造為科技感十足的朝陽規劃館……記者從北京朝陽區獲悉,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奧運功能區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成效顯著,10年中舉辦各種大型賽事演出及高端會議展覽9100餘場次,接待中外遊客超5億人次,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交往活動聚集地。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先後舉辦各種大型賽事演出及高端會議展覽9100餘場次,包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界田徑錦標賽等在內的重大國際性活動超過1130場次。作為「四大超級賽事」之一的「中網公開賽」已在園區連續舉辦10年,足球超級盃、國際泳聯短池遊泳賽等重大活動均長期落戶這裡。
不僅僅是承辦重大活動,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也為世界奧運發展樹立典範。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各類賽演活動300餘場次,鳥巢五層「頂美——空中走廊」對遊客開放,成為世界上首座向大眾全方位開放場館屋面的奧運主體育場。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累計接待遊客超1680萬人次。推出自主設計可拆卸無邊際泳池,為百萬群眾提供遊泳健身服務。南廣場冰場項目建設也計劃於今年啟動,既可承接專業冰上賽事活動,也將豐富群眾冰上活動。國家會議中心承辦各類會議會展,並成立會展集團,成為全國第一個起草行業國標和首家完成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會展場館企業。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已對外開放的「旱雪」滑雪場和在建的露天滑冰場,滿足人們一年四季「上冰雪」的需求。世界頂級網球賽事之一的中國網球公開賽自2009年起永久落戶國家網球中心。國家體育館打造的大型全景科幻演出《遠去的恐龍》已成功正式演出200多場。
同時,國家重點文化項目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相繼落地,逐步成為展示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新建成的北京奧林匹克塔,為全球第一個獲批永久懸掛奧運五環標識的塔,中國國學中心進入展陳階段,中國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等即將落戶。國家速滑館已經開工建設,北京冬奧村建設項目已奠基。
記者還了解到,佔地680公頃的森林公園、寬敞的景觀大道、「中國輪滑廣場」等在內的整個奧園公共區域,以及國家體育場、國家遊泳中心、中國科技館等場館設施全年向社會免費、低收費開放,10年來,奧園累計接待中外遊客超過5億人次,每年平均惠及民眾達到5000萬人次。
(張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