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殤日」:沒有硝煙的記憶戰爭

2020-12-13 澎湃新聞

每年五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為紀念陣亡將士等為國捐軀者而設立的聯邦節假「國殤日」(Memorial Day,即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2017年的國殤日是5月29日。

在許多美國普通人眼裡,這一天比「夏至」之類天文時間點更能標識春夏之交:非官方的夏季從「國殤日」開始,到「勞工日」(Labor Day,九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結束。

把國殤日定在星期一,而非固定的某月某日,出自國會1968年通過、1971年生效的《統一星期一假日法案》(Uniform Monday Holiday Act);此前聯邦政府本來以每年5月30日為國殤日。除了國殤日之外,該法案還將華盛頓誕辰日、退伍老兵日、勞工日等聯邦假日全部都挪到了星期一,以便與周末兩天相連,構成三天的小長假。

當地時間2017年5月27日,美國芝加哥,民眾參加「國殤日」大遊行。  視覺中國 圖

國殤日的起源與早期發展史,歷來眾說紛紜。1868年5月30日,是有案可查的第一次聯邦層面的烈士紀念。但那次紀念只是軍隊內部自己組織的活動,由John Logan將軍頒發軍令,要求各下級軍事單位因地制宜憑弔國殤;而且憑弔的對象只是內戰中為了自由平等的立國理念而捐軀的北軍將士,並不包括死於維護奴隸制的南方叛軍附逆。

但Logan將軍舉行國殤紀念的主意又是從何而來?早在1865年內戰結束後的一兩年中,地方各州已經有了零零散散的國殤紀念。1966年國殤日前,國會決議及詹森總統宣言均認定,1866年5月30日的紐約州滑鐵盧市,是「國殤日」傳統的真正誕生地,因此1966年5月30日恰好是國殤紀念一百周年。

滑鐵盧市雖然得到官方認證,卻遠遠不足以平息國殤日首創權的爭議。根據美國退伍老兵事務部的統計,迄今至少仍有25個城市宣稱是自己最早舉行了國殤紀念,其中絕大多數是南方城市(並且一開始只紀念南方陣亡將士)。比如密西西比州哥倫布市便宣稱該市市民早在1866年4月25日便自發舉行了烈士紀念活動,領先紐約州滑鐵盧市一個多月。

當地時間2017年5月27日,美國芝加哥舉行「國殤日」大遊行,以緬懷在戰爭中死去的人們。  視覺中國 圖

Richard Gardiner和Daniel Bellware在《The Genesis of the Memoral Day Holiday》一書中考證認為,不管是紐約滑鐵盧,密西西比哥倫布市,還是其它別的城市,其國殤紀念都可以溯源自「喬治亞州哥倫布市女士國殤協會(Ladies Memorial Association of Columbus, Georgia)」於1866年3月11日在地方報紙上呼籲(南方各州)紀念內戰中的(南軍)陣亡將士的一封公開信。該市欣然採納建議,於1866年4月26日舉辦了首次烈士紀念,南方其它城市也紛紛效尤。

內戰後南北對峙氣氛不減戰前,眼看南方佬膽敢懷念附逆受死之徒,北方人自然不甘落後,趕忙展開對北軍烈士的紀念。由於南北氣候不同,開花有早晚,因此南方多在四月底五月初紀念,而北方針鋒相對的「掃墓日(Decoration Day)」往往定於五月底;直到一戰前後,北方的「掃墓日」才漸漸統一改稱「國殤日」,而迄今南方許多州仍然在聯邦的「國殤日」之前一個月左右,另行紀念本州的「邦聯國殤日(Confederate Memorial Day)」。

2005年5月30日,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當地居民Alohanani Jamias參加國殤日的活動並放置花環。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各地「都市傳說」的興盛,許多城市開始回頭編造自己烈士紀念的早期史,給真實的歷史籠罩了重重迷霧。比如前述密西西比州哥倫布市自命(比喬治亞州哥倫布市還早一天)的烈士紀念活動,便很有可能「生產」於這個時期。更有甚者,當時維吉尼亞州甚至宣稱,該州早從1862年起就在紀念烈士了。

但事情並未隨著Gardiner和Bellware的考證而水落石出。畢竟「喬治亞州哥倫布市女士國殤協會」的想法本身,很可能又是對更早一些的烈士紀念活動的反應。

研究內戰與種族關係史的耶魯大學教授David Blight,無意間在哈佛圖書館的故紙堆裡發現,內戰結束後最早的烈士紀念活動,其實是由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也就是2015年種族主義槍擊案發生地)獲得解放的黑奴發起的。在內戰中,被南軍囚禁在該市的北軍戰俘遭到殘酷虐待,死後更被胡亂掩埋。南方投降後,黑人們感念北方將士的恩德與犧牲,自發於1865年5月1日組織起來,將亂墳之中的戰俘屍首掘出清洗後隆重下葬,並樹碑紀念,上鐫大字「種族事業的烈士(Martyrs of the Race Course)」。葬禮結束後,當地黑人與入城受降的北軍將士以及一部分反對奴隸制的南方白人,共同舉行了盛況空前的萬人繞城大遊行,高唱國歌、軍歌,令在場採訪的《紐約論壇報》記者感極而泣。

然而隨著南方重建的草草收場與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再度掌權,南方各州開始系統性地打壓關於黑人自主性的記憶,構造了一套邦聯主義的內戰敘事取而代之。即便以1865年查爾斯頓市烈士紀念活動的場面之盛、媒體報導之多,在1876年白人至上主義者完全把持南卡羅來納州政治之後,這場盛事也迅速地消失在公共記憶之中,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以至於幾十年後,當「邦聯女兒聯合會(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的一位官員寫信詢問「查爾斯頓市女士國殤協會(Ladies』 Memorial Association of Charleston)」主席,「1865年遷葬儀式中有黑人參加」的傳聞是否屬實時,後者不屑一顧地回復道,此類傳聞完全得不到任何官方記錄的支持。

南方黑人對國殤日傳統的創建,就此塵封一百多年。墨寫的謊言,終於在漫長的時間裡,掩蓋了血寫的事實。

當然,1865年查爾斯頓黑人對北軍烈士的遷葬與緬懷,同樣可能有其濫觴。Alan Jobbour與Karen Jobbour夫婦在《Decoration Day in the Mountains: Traditions of Cemetery Decoration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一書中指出,美國中南部的高山地區,民間一直有春末掃墓的傳統,只不過這種民間掃墓紀念的都是親朋好友,而不是國家英烈;時至今日,從北卡羅來納到密蘇裡的部分山區,仍然可以見到這種習俗。

將私人性質的掃墓升華到公共性質的國殤紀念,其意義畢竟大為不同。2000年,時任總統柯林頓籤署了國會通過的《全國緬懷時刻法案》(National Moment of Remembrance Act),建議全國公眾在每年國殤日的下午三點,暫停手頭活動,緬懷所有為追求自由與和平而犧牲的同胞。然而在春夏之交的緬懷背後,卻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激烈戰爭,一場爭奪對美國種族歷史和現狀的話語權的,真相與謊言、記憶與遺忘的戰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殤,吾輩自強!
    今天是12月13日, 是國家公祭日,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一天。 三十餘萬,生靈塗炭, 煉獄六周,哀哉國殤。
  •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殤,吾輩自強!82年,從未忘記
    三十餘萬,生靈塗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硝煙雖已遠去,國恥民殤不應忘記。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82周年祭,今天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永恆的國殤。今天讓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殤!82年前的今天,南京正在經歷一場「人類的浩劫」。
  • 唐澤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疫情作品/作文」
    【導讀】每天我們都宅在家裡,不停地刷新看新聞,時刻關注著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唐澤華同學眼裡」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怎樣的戰爭?【戰疫情作品/作文】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作者:唐澤華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五(6)班指導老師:梁紅霞在2020年的春節來臨之際,一場不見硝煙,不聞炮響的戰爭打響了,不宣而戰
  • 公祭日:國殤,不能忘卻的紀念!
    三十餘萬,生靈塗炭,  煉獄六周,哀哉國殤。  今天是第5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81周年祭,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永恆的國殤。  我們銘記歷史——  為的是守護不能忘卻的記憶;  為的是守護歷史的真相;  為的是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祖國!
  • 美國名牌服飾在國殤日推印倒掛星條旗T恤引民憤
    美國知名休閒服飾品牌PacSun在這個國殤日新出了一款印著倒掛星條旗圖案的T恤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今日美國》5月25日報導,5月25日是今年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即國殤紀念日。美國知名休閒服飾品牌PacSun在這個國殤日新出了一款印著倒掛星條旗圖案的T恤,引發了眾多美國民眾的不滿。
  • 沒有硝煙的戰爭——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隱喻現象分析
    1、作為關鍵戰爭隱喻的「戰疫」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看不見敵人的戰爭,由武漢封城開始正式打響,被媒體稱為「戰疫」,與「戰役」一語雙關。1月23日,新華網時評文章《以非常之役迎戰非常之疫》首次提出「戰疫」的概念,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複雜,媒體對「戰疫」描述出現頻次越來越高,截至2月12日依然沒有減弱跡象。眾多媒體通過「戰疫」這一隱喻,強調迎戰新冠肺炎疫情的緊迫性,勾勒出了讓人產生視覺聯想的一場現實戰役,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讚頌犧牲精神。
  • 馬識途作品改編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12月1日開機 真實經歷的...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攝影 向宇11月30日,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線下交流會在成都金牛賓館舉行。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電視劇,這部作品改編自著名作家馬識途同名小說《沒有硝煙的戰線》,由劉濤擔任導演,知名編劇梁振華任總編劇及監製。
  • 國殤墓園 滇西抗戰的悲壯記憶[組圖]
    騰衝國殤墓園位於騰衝縣城西側,在這裡安葬著滇西抗戰時期在收復騰衝戰鬥中犧牲的3000多名中國遠徵軍將士和19名盟軍官兵,是目前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公布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勿忘國殤,砥礪前行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天上午在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公祭儀式。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表講話。本站綜合新華網等主流媒體相關素材,並採訪了部分校內師生。舉國公祭,勿忘國殤。
  • 各國黑客攻防:無硝煙的戰爭 英俄徵召黑客入伍
    近日,美國網絡安全公司和政府接連發布報告稱「中國軍方參與黑客攻擊」。藉助「中國黑客威脅論」,美國政府隨即公布最新反黑客戰略,儘管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及時對此做出駁斥,但一時間,黑客從軍的消息還是激起大家的興趣。其實,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網絡黑客所在地,擁有龐大的網絡大軍。如同日常消費從實體店向電商轉移,如今戰爭也已經從線下搬到線上。
  • 中國家庭︱沒有硝煙的韓國教育戰爭中,誰是最後贏家
    然而,父母們對名校的執念不僅沒有得償所願,反而導致了一個個家庭悲劇的誕生。為了報復父母,樸英才在考上首爾醫科大學後離家出走,得知真相的媽媽李明珠於雪夜飲彈自殺。一直以哈佛女兒為驕傲的博士夫婦車敏赫和盧勝慧發現,考上哈佛不過是女兒重壓之下撒下的彌天大謊。
  • 西八裡小學「勿忘國殤,吾輩自強」主題班隊會
    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者蓄意製造事端並發動了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華民族經歷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一段悲慘屈辱的苦難歷史,也是一部覺醒奮起的悲壯史詩。
  • 國殤》課件與教學設計
    《國殤》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品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明確詩歌的主題意義,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2.過程和方法:誦讀研討,培養學生分析詩歌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壯烈的戰爭場面,體會戰士們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教學重點】在誦讀中感受詩中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 婆媳相處,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婆媳之間有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她們為爭奪一個新生家庭的掌控權而戰。媳婦年輕貌美,深受新郎寵愛;婆婆德高望重,對兒子積威猶存。婆婆也曾青春年少,有過初為人婦時;媳婦也會日益年長,終有為人父母日。究竟怎樣的溝通方式才能平息婆媳之間那永不停息的戰爭,請看以下關於婆媳之間的三大溝通要素。男人就該被夾在婆媳間做受氣包婆婆和媳婦之間有矛盾時,衝突的爆發往往會比較迅猛直接,猶如火星撞地球般轟轟烈烈,微小的矛盾很容易被激化放大。
  • 松山戰場屍橫遍野 國殤墓園修復遇難題
    鳳凰衛視3月15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正:怎麼能把他們的骨灰扒出來呢。 戈叔亞:憑什麼把人家的石碑給砸爛了? 李正:一定要為這段歷史去為它正名。 劉春明:所以才討論決定恢復國殤墓園。 約翰·伊斯特布魯克:中國人從來沒有忘記朋友。
  • 運動文胸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Nike等品牌各顯神通
    Nike,Lululemon,Under Armour,甚至是Victoria’s Secret,運動和時尚行業的各大品牌正圍繞著「運動文胸」這個焦點,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過去的幾年裡,運動文胸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根據管理諮詢公司A.T.Kearney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的運動文胸銷售額達到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
  • 母親的戰爭沒有硝煙
    不要讓別人告訴我你為我流眼淚沒有完整的眼睛我不要相信戰爭才剛剛開始為什麼提前表演悲情你愛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語句因為所有人都說你多麼愛我而我卻一丁點也不願相信所有人都在罵我的無情無義你多麼愛我我卻看不見所有人都想揍我你為我肝腸寸斷沒有人形深得同情
  • 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滇西抗日紀念館
    也以其罕見的悲壯慘烈,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譜寫了光輝一頁。1944年5月起,中國遠徵軍第二十集團軍向騰衝發起戰略反攻,使騰衝成為全國第一座光復的縣城。四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全殲日軍6000多人,而我們的遠徵軍官兵付出了9168條寶貴的生命,盟軍官兵也有19人陣亡。
  • 京大醫院超負荷龍寶寶建檔難 沒硝煙"戰爭"打響
    2月14日早晨7時許,北京婦產醫院的門診大廳就排起了長龍。1月6日,妻子計劃外懷孕,家住三元橋的楊木和妻子決定迎接這個小生命。龍年正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拉開帷幕。
  • 比利時國花,和英國的國殤之花有關係?
    ,戰爭的西線戰場主要位於現在的法國北部和比利時西部,即傳統意義上的弗蘭德斯。▼加拿大、比利時人在一戰紀念日期間會佩戴罌粟胸針3.國殤之花>戰爭與和平在大英國協,每年的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11月11日)前後,幾乎人人都要佩戴虞美人花型的胸針,以此緬懷戰爭中犧牲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