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 : 做個「胸無大志」的人

2020-12-16 騰訊網

封面題圖|段永平

「我從小胸無大志,也沒什麼理想。不渴望 500 強,也不想打敗誰,僅是希望找到別人需要的東西,然後去滿足對方,就完了。至於最後能夠發展到怎樣的程度,並不是我追求的東西!」

2月23日下午,步步高發布公告稱:將向騰訊、京東轉讓11%的股份,交易總對價約16.26億元。完成交易後,騰訊、京東分別位居步步高第三和第五股東。

消息一出,又一次將幕後大佬段永平推到大眾眼前。

這個名字和外形都平淡無奇的中年男子,曾經花了62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卻說「just for fun」討厭他的人說他會裝,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個商業奇才。

▲《打工狂想曲》| 南下打工生活

1961年,段永平出生在江西南昌,16歲時就考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北京電子管廠。當時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興起,電子管技術逐漸被替代,段永平覺得呆在那裡沒什麼前途,於是果斷地辭去了鐵飯碗。

在「孔雀東南飛」的熱潮中,1988年,段永平南下來到廣東,被年虧損200萬元的中山市怡華集團聘任為日華電子廠廠長。

當別人還在考慮什麼東西好賣就組裝什麼的時候,段永平下定決心創出自己的品牌。取了「小霸王」這個響亮的名字後,僅用三年,這間小廠產值已達 1 億元,並正式命名為中山市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

同年6月,段永平以投入40萬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第一則有獎銷售活動廣告,推出了「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的小霸王大賽。憑藉強大的廣告宣傳攻勢和低廉的價格,小霸王遊戲機迅速雄踞市場榜首。

▲《商業大亨傳奇》|迅速成為該領域的領軍人物

三年後,段永平看到遊戲機市場逐漸飽和,又率先推出第二代電腦學習機。他繼續高舉廣告大旗,請來成龍作為品牌代言人,一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詞紅遍大江南北。

經濟效益最好的幾年裡,小霸王年底分紅都是用報紙包現金,為此用掉了成摞的報紙。來應聘的人也絡繹不絕,工廠從百十人的規模,迅速擴張至3000多人。

不過段永平也有自己的苦惱,雖然是他一手創立了小霸王,但在集團內部他只是個職業經理人,一點股份都沒有,他曾多次向集團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方案,可惜一直沒有通過,段永平心灰意冷了。1995年8月28日,段永平正式離開了小霸王,他還與怡華集團籤訂了一份君子協議:一年內不與小霸王在同行業競爭,那一年,段永平34歲。

1995 年 9 月 18 日,段永平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從早期的無繩電話,VCD ,再到手機、學習機,幾乎很少失手,每進入一個領域,都迅速成為該領域的領軍品牌之一!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剛好遇見你

段永平將廣告營銷視為戰略武器,以8012萬元奪得央視黃金時間廣告標王,步步高品牌開始家喻戶曉。

在此期間,他請來了李連杰,並重金聘請音樂人訂製了「世界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的歌曲。

1998年,段永平事業發展得熱火朝天,這一年,他恰巧遇見了一個女人,劉昕。劉昕是美國《棕櫚灘郵報》的首席攝影記者,他們都在人大讀研究生,但劉昕比他小7歲。意料之外的是相遇兩個月後,兩人結婚了。段永平答應劉昕,將步步高推上一個新臺階後,便到美國與她會合併長居。

步步高試圖以最快速度成為市場的贏家,為段永平的出走畫出圓滿一筆。

▲《如父如子》|生活是個慢慢的東西

2001年年初,妻子劉昕為段永平申請的美國綠卡批下來了,段永平不得不在這一年年中到美國先「落地」。

走之前,步步高為了迅速擴張開始拆分業務,在董事長段永平的牽頭下,出資3000萬成立了OPPO品牌,助理陳明永成了OPPO的CEO。vivo則是步步高通信負責人沈煒2011年成立的品牌。這兩家公司既有共同的基因,又是競爭關係,段永平成為這些獨立公司的董事長,扮演著「精神領袖」的角色,越來越少幹預具體事務。

對他而言「生活是個慢慢的東西,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可以了。」

在美國,因為孩子要上學,段永平很少去旅行。他有一雙兒女,孩子似乎是他生活中的一個重心。對於子女,段永平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們能開心、健康成長,接受好的教育。」他並不指望孩子們光宗耀祖。

有一次,10歲的兒子問他「奶奶這麼大年紀不工作了,花錢怎麼辦?」段永平說「當然是爸爸賺錢養活奶奶」他順勢開玩笑問兒子「爸爸將來老了,你會不會賺錢養活爸爸?」兒子猶豫了30秒,回答說「會」。

▲《創業時代》|讓利潤追著你走是挺愜意的一件事

2017 年, OPPO 、 vivo 兩者銷售之和達到 2 億部,終端零售額超過 3000 億,段永平究竟是如何把步步高做成中國最賺錢的手機廠商?

1、段永平決定做智慧型手機,既不是最早進入,也不是市場最好時進入,而是選擇在行業競爭激烈,強手如雲時。在他看來,作為開路先鋒有時固然可以佔得先機,但有時卻要承受巨大的阻力,當市場成熟起來,再尋找突破口。然後集中兵力,從自己最具優勢的方面快速切入,再逐漸蠶食對手。

2、OPPO 和 vivo 的產品並沒有太高的性價比,如果用上頂級的配置,由於產能限制,短時間必然無法滿足 Ov 快速生產的需求。其次從產品成本利潤的考慮,需要將一部分利潤劃分給線下所以必然不會走性價比路線。但較低的品牌認識度和價格上的劣勢讓其難以在發達國家站穩腳跟。

3、OPPO和vivo沒有任何所謂「網際網路思維」但把控從設計到分銷的所有環節。段永平在許多國家建立了密密麻麻的銷售網,無須擔心中間人或分銷商從中作梗,控價能力非常強大。其線下門店甚至在村莊中也堅強地生存著,而這些地方通常與快遞和網購無緣,用戶更願意登門購買手機,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樣就能對用戶體驗進行完美的把控。

4、成功的廣告運作,一直是段永平的強項,品牌推廣也是 OPPO 和 vivo 的最大亮點。他邀請楊冪、李易峰、楊洋、TFboys、宋仲基等當紅大咖。巧妙地為自家機型找出非常吸引人的賣點,除了廣告中不斷轟炸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它們還用一顆16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突出了「自拍」這一賣點。針對年輕群體,採取高舉高打的方式,大面積投放媒體,幾乎搶佔了國內所有名牌綜藝節目的地盤。形成與性價比產品差異化的宣傳點,讓品牌溢價,市場、營銷事半功倍。

5、在步步高成立之初,段永平持股70%左右,他想稀釋自己的股權讓員工共享,但多數員工沒有足夠的現金,於是,段永平借錢給員工,現在他的股份只佔到步步高的 17% 左右,這種「杯酒釋兵權」的做法甚至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大家都有血肉的感情,願意一起與風暴中的大船共存亡,因此離職率大大降低,團隊粘性增強。

6、段永平不把利潤作為第一目標,甚至不把它作為重要目標,只是把它作為一個副產品。因為當你把前面的事情都做好了以後,想不賺錢實際也是一件挺難的事。但是你要特別去追求利潤的話,那利潤跑得比你快,你老追不上,讓利潤追著你走還是挺愜意的一件事情。」

▲《白日夢想家》|自行另鋪一條路

如果說每個人的社會角色無形中確實存在一個預設的軌道的話,段永平常常會是那個突然脫離軌道、自行另鋪一條的人。他從經營步步高的軌道上脫身而出、令企業平穩過渡,接著又在投資領域裡初試身手,這一系列嘗試卻讓他把大多數中國「同行」拋在了後面。

段永平最令人稱道的一項投資是2001年,網易年虧損近3000萬美元,股價跌至0.8美元,並且有可能被摘牌時,段永平把手裡的200萬美金一起投了進去,隨後網易開始強勁反彈伴隨著業績一路飆升,最後漲到154美元。

在投資邏輯上,段永平深受巴菲特的影響。多年來真正重注投資的公司不超過 10 家,長期持有的公司一般為 3 家,蘋果是這個名單上的一員。而在國內,他只買了萬科的股票。

對段永平而言,投資就是一種愛好,和打高爾夫沒有區別。

在很多場合,他都講過類似的話「有些外在的東西是外人對你的評價,但你自己是不是感到很快樂?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快樂人生才是最大的財富。我見過太多人因為有錢以後變得不快樂了,而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有錢人因為錢而不快樂是很愚蠢的。」

段永平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口吻描述他的投資,他似乎並不希望從這裡面賺到太多錢。但他也不認為自己的人生觀和過去有太大變化。情商很高的段永平,十分看重「自我感受」多年來,他也一直遵守自己的投資準則。

▲《幕後玩家》|遵守自己的投資準則

1、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所以同樣價錢下買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並沒有區別,上市只是給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就是公司的內在價值。買股票應該在公司股價低於其內在價值時買。至於應該是40%還是50%(安全邊際)還是其他數字則完全由投資人自己的機會成本情況來決定。

3、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不是算法,是思維方式,不要企圖拿計算器去算出來。當然,拿計算器算一下也沒什麼。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個人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無論學歷高低,一個人總會懂些什麼,而你懂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讓你發現機會。

5、「護城河」是用來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一個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6、企業文化是「護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很強企業文化的企業可以有個很寬的「護城河」

7、關心對方是怎麼犯錯誤的。因為巴菲特也犯過很多錯誤,我也犯過很多錯誤,那麼我就想哪些錯誤是我們可以避免的。

相關焦點

  • 段永平的智慧
    這是我閱讀雪球出版的「段永平投資問答錄」的筆記摘抄,結合自己的理解,紀念自己的閱讀,也分享給讀者。段永平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句話是,「做人要本分,做企業也要本分」,其他的在讀這本書之前,都沒有印象,所以這是一段新的旅程。
  • 全球股市暴跌之後,被低估的段永平,該被重視了
    也許你會覺得這段話似曾相識,很像巴菲特提倡的「價值投資」。其實也沒錯,說這句話的人,就是著名但又低調的「巴菲特門徒」,號稱「中國最著名價值投資者」「中國巴菲特」的段永平。我特意系統研究了段永平的經歷和思想。我發現,段永平的思想,不管是對於投資還是創業,甚至是個人成長,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用現在的話說,簡直就是「寶藏男孩」。
  • 神話內外段永平:人不在江湖,江湖卻流傳著他的傳說
    儘管段永平多曾表示自己淡出江湖已久,不再過問步步高系公司的具體業務,但這顯然應了那句無甚新意的話,人不在江湖,江湖卻流傳著他的傳說,甚至還有了個門派。特別是黃崢到底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段永平的指點,更已是業界熱議話題之一。段永平系創業者,的確正在掀起風浪。
  • 段永平:95%做投資的人可能根本都不懂投資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投資上賺的錢比我做實業10年賺的還多。」他的公司不上市、不融資,他的財富到底是多少,至今是個謎…… 開卷有益,朋友們結合自己的投資經驗與閱歷,老於希望對大家的投資都有所啟發。 「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畫個圈,說待在裡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能力圈是:誠實對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Stop Doing List」的背後,是一種逆向思維
    在面對複雜選項的時候,不妨換個方向,很多時候會讓你更清楚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通過這樣一種逆向思維,你就會發現人生中很多錯誤的事情,很多不該耗費你精力的事情,而當你有了基於事情對錯的思考,你就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Stop Doing List」。
  • 段永平回應一切:從沒遙控過OPPO vivo,黃崢是朋友不是弟子
    「全國各地來拉貨的車隊能拍一公裡,等個幾天都沒有貨是常事兒。」很快,小霸王的市場份額逼近80%。到1995年,小霸王的收入已超過10億元人民幣。而段永平善於分配利益、讓跟著他走的人都有財發的氣質在這一時期已經顯露:當年段永平給工人們的年底分紅都是用報紙包現金,光報紙就用了十幾摞。
  • 霸王終別「機」,小霸王被申請破產,為什麼國產遊戲機難站起來?
    當時研究生學歷可是個「金餑餑」,段永平剛到中山,便憑此進入日華電子廠擔任廠長職務。段永平經過市場調研,得知中國內地小型家用遊戲機的市場總銷量,遠未達到市場飽和容量。於是他當機立斷,全面轉型生產家用電子遊戲機,並且為產品起了個響亮的名字 ——「小霸王」。
  • 大佬段永平的江湖套路,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
    最近雪球將段永平這些年來在博客、雪球上與網友互動的一些言論摘錄下來,結集出版了一本電子書《段永平投資問答錄(商業邏輯篇)》,段永平有關投資的言論,以寥寥數語,就直達本質,確實很讓人感佩其「段位」很高,有些言論、觀點值得我們投資人反覆品讀。
  • 中國投資最「厲害」的人段永平:捷徑是迷路的最快的辦法
    這些童年回憶都是段永平帶給我們的。   然而,就在小霸王如日中天的時候,段永平辭職離開了小霸王。即使他給小霸王帶來十個億的產值,依然沒能實現個人財務自由。段永平帶著三個開發人員和三個生產人員離開小霸王創辦了步步高(002251,股吧)。這是段永平最大,也是走的最好的一步棋。
  • 「國民遊戲機」小霸王被申請破產:成也段永平,敗也段永平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小霸王申請破產在80後,90後的時代印象中,小霸王是最具有懷舊意義的,在那個娛樂生活匱乏的情況下,小霸王遊戲機給了很多人一個完整的童年輝煌的小霸王小霸王的創始人是段永平,1987年段永平正式創立了小霸王,靠多款遊戲機產品,風靡全國,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在斯坦福對話段永平:Stop Doing List
    人能做的事有限,人說啥、能說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啥、能做啥。 2、不要一年做20個決策。1年做20個決策,肯定會出錯,那不是價值投資。一輩子做20個投資決策就夠了。 3、不懂不做、不熟不投。不懂、不熟的事上不能下重注,抓住你能抓住的機會。 4、不要走捷徑,不要相信彎道超車。彎道超車是不開車和不坐車的人說的,總會被反超的。
  • 段永平:從打工皇帝到中國巴菲特
    我們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代又一代小朋友都沒能躲過的人——段永平。離開小霸王的段永平,雖然只從公司帶走了6個人,3個生產,3個開發,但是接下來的數月裡,有幾百人離開小霸王投奔到他的旗下,其中一位離開小霸王的中層幹部說:船長不在船上,水手不知道船會開到哪裡去,所以要下船。小霸王就此痛失段永平,並因為大量人才的出走而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直至退出歷史舞臺。
  • 果粉段永平是怎麼投出拼多多的?
    但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段永平竟然早早的投資了最近剛剛上市的拼多多。看著拼多多漂亮的大陽線,估計段老闆又得在家好好背一背「本分和平常心」了!更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竟然是段永平親手調教出來的關門四弟子。
  • 梁冬 |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想「做什麼」,卻不想「不做什麼」?
    你「對」不一定顯得高級,你「錯」也有可能比一般的「對」要更高級一些。比如,對於普通人來說,當年評價中國應不應該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都是沒有站在更高的維度上來看。我們可能要等到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後,才能真正理解,過去二三十年計劃生育政策到底意味著什麼,那些應該生但沒有生出來的人對這個時代會造成什麼樣真正的影響。但放在過去和現在來評價,「對」還是「不對」,都為時過早。
  • 「被胸無大志」的年代 一起「反胸無大志」
    博世·衝浪洗TM洗衣機 一起「不反不快」博世家電·反「胸無大志」「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不凋零的花」,每當唱起這首歌,你胸中是否都有種被摧殘的痛?我們已經被「被胸無大志」的年代所吞噬。即便回到家裡,「被胸無大志」的「杯具」仍在糾纏和折磨著你:也許當你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振奮疲憊的精神想把剛學的《致愛麗絲》在鋼琴上演練一遍,夢想著有一天也能像郎朗或李雲迪一樣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卻突然想起,還有累積了一周的髒衣服同樣在等著你。
  • 讀《段永平傳》,我發現做好「兩個字」,就能讓人「出人頭地」!
    《段永平傳》,好久沒讀過這麼「過癮」的傳記書了,我翻來覆去地讀,發現原來做好「兩個字」,就能讓人「出人頭地」!人生通往成功的方法有很多,每個成功的人都可能總結出自己的成功方法,而這些方法到底管不管用呢?
  • 王玉平:老伴說我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
    [摘要]王玉平表示藝術評獎這樣的工作「總得有人做,而且做了就不白做,就會有好的效果」。當談及自己在13年的表現如何時,他第一句話就提起了夫人:「用我老伴的話說,我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王玉平(右)與唐駿(左)在現場接受騰訊文化採訪騰訊文化5月23日訊(尹婕 陳詠欣 楊璐)曾有人說,初見王玉平,覺得他不像畫家,倒像個老實、木訥的玉米棒子。
  • 像段永平那樣「枯燥地賺錢」,難道不無趣嗎?|底片
    但段永平的投資是自由的,隨機的,比如拼多多,只因為「信任黃崢」,把早期投資的「投人」精髓玩了個極致。當段永平以超越投資人身份的自由人投了拼多多這個case,那就是降維打擊。極致的自由,才是段永平的投資絕招。之後總有人冠名「段菲特」來捧他,還問他要不要做一個自己的伯克希爾,他也沒接招。
  • OPPO/vivo幕後老闆段永平40歲退休:享受生活
    段永平意識到,只有站在潮頭最前沿的人才能有所作為。因此,畢業後的他選擇了一條很多人難以理解的軌道——跑到廣東中山市怡華集團屬下一家只有十幾個人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在別人還在琢磨什麼東西好賣就組裝什麼時,段永平已決心要做品牌,並推出了小霸王學習機和遊戲機。1994年,小霸王的產值已達到10億元,這時段永平才來到廠裡5年時間。
  • 渾渾噩噩地過著,胸無大志的4個星座男
    做任何事情都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心安。但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見很多人胸無大志,成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不懂得肩負責任,更不懂得去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以下這幾個星座男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