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高考第一天,因受暴雨影響,安徽歙縣高考語文與數學兩門科目延遲考試,並定於9日補考。
高考因自然災害臨時延期,此前已有先例。而高考因暴雨延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場大考。
此前報導
繼語文之後,安徽歙縣高考數學也延期!兩門學科試卷將更換
安徽歙縣因暴雨高考語文延期 千餘考生到不了考場
2006年
福建建甌市因洪水影響延期高考
2006年6月4日至6月7日,福建建甌市受強降雨影響,降水量超過300毫米,閩江建溪發生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市4681名考生被迫延期高考。
根據報導,受強降雨影響,2006年6月6日下午,地處閩北山區的建甌市城區開始進水,電力、供水和公路交通中斷。6日15時40分,建甌市80%的城區被淹。高考所設置的5個考點、196個考場均遭水淹。隨後,城區水位仍持續上漲。7日早晨,暴雨仍在下,建甌市城區被淹沒,最深處達兩米多。
隨著暴漲的水位,考生以及家長更是著急,建甌公安局指揮中心的的電話說明了一切:從7日早上5時15分至35分這短短的20分鐘時間裡,共接到206個求助電話!電話都是考生或考生家長打進來的,希望能派幹警趕緊開船來接他們。
來自教育部門的消息也說明了事態的緊急。截至7日10時20分,5個考點仍然有兩個考點積水,城區被淹,交通受阻,考生無法準時到達考點。
當時建甌市委主要負責人下定決心要讓建甌考區延期高考的最重要的理由是:「第一,這麼大的洪水已經危及考生的安全;第二,4000多名考生再加上遠遠超過考生人數的家長,能不能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送到考場,我們心中沒數。此外,還有更多的考生住在受災嚴重的偏僻地方出不來。能不能保證這些考生按時到達考場,我們心中也沒有數。」在報請上級部門批准後,建甌決定延期舉行高考。
2006年6月11日,經教育部同意,有關部門決定建甌在6月13日至14日舉行高考,並啟用備用的B卷。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四川、甘肅兩省12萬考生延期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經四川、甘肅兩省人民政府慎重研究,並經教育部同意,確定四川省6市州45個縣和甘肅省17個重災縣市的高考延考,時間為7月3日、4日、5日。
2008年7月3日,因「5·12」大地震而延期高考的四川和甘肅兩省災區約12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據統計,兩省共設考點102個,搭建臨時活動板房考場4084個。同時還為受傷未愈的考生設置兩個專門的「病房考場」。
據了解,本次延期考試預案突破以往高考的有關規定,首先強調考生的人身安全。比如,在確實發生重大餘震,允許考生離開考場。但要由監考老師來引導他們。第二,考試用的教學樓受到破壞,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確定考生是否可進行考試。第三,教育部門要與有關部門默契配合,確保考試平穩實施。
延考地區的高考命題最難把握的就是考試的信度、難度和區分度。在延考地區的考試命題方面,教育部同意四川採取單獨考試、單獨計劃、單獨劃線、單獨錄取,然後統一入學的方案,但強調對試題信度、難度、區分度的把握,保證如期考試和延期考試的考生之間的平衡。
在考務方面,針對試卷在四川運送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危險情況,四川省準備了4套方案,其中一套方案要求政府動用直升機運送試卷,這在當時是從來沒有過的。
教育部門全力做好
高考組織和保障工作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面對疫情防控和時間推遲等複雜形勢,如何組織實施好這場千萬人參加的大考,對教育部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5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時刻緊繃疫情防控和考試安全這兩根弦,指導各地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加強應急準備,針對高考期間部分地區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指導各地做好預案準備,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相信高考因暴雨延期,也在教育部門的預案當中。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
高考因暴雨延期
也是一場大考
從某種意義上講,高考因暴雨延期也是一場大考。
第一,考驗的是公平公正。由於受影響的考生群體不大,且延期的僅為語文、數學兩個科目,歙縣考區大概率不會採用單列計劃、單獨招生的模式,而是繼續參與安徽全省統一招錄工作。這種情況下,延期考試試卷的難度設置就至關重要。題目太難,對當地考生不公平;題目太簡單,對其他地方考生不公平。
2006年福建建甌高考延期時,有關部門明確提出過「五個一樣」的要求,即與高考A卷試題難度一樣、出卷人員一樣、題型一樣、每題分值一樣、評卷要求一樣。這也應成為歙縣延期高考的基本原則,從而最大限度保障公平公正。
△歙縣中學門前
第二,考驗的是心理疏導。今年對於全國考生都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各地開學延遲,高考延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本的複習節奏。如今,在臨上考場的節骨眼上,歙縣2000多名考生的考試又要因暴雨延期,這很容易給考生和家長造成心理波動,產生焦慮情緒。
對此,有關部門、學校要做好考生的心理疏導,穩定考生情緒,以平和心態迎接隨後的考試。同時,及時發布相關信息,讓考生和家長看到政府部門為確保高考平穩順利進行所做的工作,打消不必要的緊張焦慮。此外,廣大網友也要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給延期考試添亂,為考生營造寬鬆的考試環境。
△ 7日,歙縣第二中學門口水已沒過小腿
應急浮橋
搭起考生公平赴考路
這場由災情引起的突發事件,考驗的不僅僅是政府的處置能力、應變能力、管理能力,更考驗政府對困難群眾的民生呼應。
在安徽歙縣2000多名考生因為暴雨被阻隔的24小時內,一場由政府牽頭,多職能部門參與的「應急處置」穩步推進。在全國人民網上「加油」聲中,在當地政府及時處置下,兩座應急浮橋飛快搭建,再次讓考生們看到希望。(相關連結:直擊暴雨後的安徽歙縣!當地通宵架起浮橋,教育部同意啟用副題)
「安排了民兵44人,重點搭兩座浮橋,保障明天兩個考場正常的通過,在浮橋邊架設衝鋒舟,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幫助。」7日夜間,組織、命令、行動,環環相扣、及時有效,隨著浮橋搭建,「赴考路」很快打通,所有考生第二天安全、及時到達考場,延期補考也及時安排上了。當地政府以人民至上的態度,保障考試公平,保障每一個考生有機會順利參加考試,不落一人。
△民兵們正在搭建應急交通浮橋
與安徽歙縣一樣,高考第一天發生在全國各考場間的暖心事、感動事還有很多。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兩批學生走錯考場,幸得民警及時徵用車輛送考,全部及時送入考點;廣東惠州送考大巴突發故障,交警部門立刻疏導交通,安排備用送考車及時趕到;河北保定一考生將準考證、身份證遺忘在網約車上,交警花五分鐘為其找到;杭州一考生因家中防盜門的門鎖損壞被困家中,消防部門迅速幫助其脫困,讓其及時趕到考場……雖然這些高考中的「插曲」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但相信所有參與「幫助」的人都秉持一個理念:保障每一個考生公平考試。
△歙縣第二中學門口道路
高考公平除了制度保障,也離不開服務保障。讓每一個考生安全、健康、及時的到達考場,安心坐在考場中考試,是保障高考公平的題中之義。如安徽歙縣臨時搭建的應急浮橋一樣,打通教育公平之路,以維護高考公平保障教育公平,繼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更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本意。
今年的高考被稱為「特殊高考」,對於各種「特殊」情況,能有條不紊地應對,讓1071萬考生平安、順利完成高考,這背後是所有參與高考保障者的努力與付出,也是各級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共同維護的高考公平之路的決心。
來源:東方網、齊魯晚報、上觀新聞
部分文字作者:桑怡、張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