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獲獎情況
2006年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6年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2017年獲全國創建無邪教示範社區;
2018年獲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全國民主法治建設示範社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
2019年獲南寧市綠城科普大行動表現突出單位(集體);
2020年獲南寧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五比五爭」活動模範社區。
集體簡介
新竹社區成立於2000年12月,總面積為0.78平方公裡,有居民住宅樓101棟,常住戶3712戶,總人口12696人,駐有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等區直、市直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36個,也有拆遷戶、企業改制職工,是一個混合型社區。近年來,新竹社區黨委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要求,堅持強黨建、精治理、優服務,踐行「人民至上」理念,不斷提高社區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主要事跡
一、建強組織堡壘,助推區域共建。聯合轄區3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通過建強大黨委一個組織堡壘;強化政治和服務兩大功能;健全黨建聯席會、居民自治和社會組織參與治理三項機制;弘揚紅色、傳統、民族和生態四種文化;開展網格化、標準化、信息化、社會化、星級化五類服務的「12345」黨建工作法,構建黨建引領下轄區單位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共同治理的格局。今年疫情爆發後,依託大黨委黨建體系啟動聯防聯控機制,迅速拉起疫情嚴密防線。
二、創新服務模式,共建和諧社區。社區率先成立了自治區首家「時間銀行」,通過低齡「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機制,形成一代幫一代、低齡扶高齡的波浪式養老服務循環。利用全區首個「遠程申辦一體機」和城市基層黨建信息化管理平臺,讓黨員群眾不出社區,輕動指尖即可完成300多項行政審批業務辦理,實現「讓數據多服務,群眾少跑腿」。
三、引入社會組織,推動社區治理。由社區黨委牽頭,組建新竹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以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組織承接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破解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環境管理等長期無專門機構承接的難題,彌補政府管理、市場調節的不足。創城期間,大黨委成員單位組織在職黨員深入社區助力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環境整治提升。同時,引進老來福、綠生活等專業社會組織,組建新竹夕陽紅巡邏隊,加強與轄區沿街鋪面、群民群眾的溝通和聯繫,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協同作用,參與社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