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這個字,可謂是見者歡喜,因為確實讓很多人受益,可能一輩子一大家子就靠這一個字,好幾代人就此翻身。
但是這個字也並不是如同傳說中「雨露均沾」,有一個說法是:城裡房子越拆越富,農村的房子越拆越窮。
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明明是盼星盼月亮的事情,怎麼還有人抱怨寧可不拆……這中間到底有著怎樣的原因呢?
(1)農村土地價值低
城市的土地價值相比較農村的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城市裡的一些好地段更是如此。
地段好的房子拆遷,價格給低了自然不合適也不肯,城裡的土地大多用於建設用地,而農村大多數屬於農業用地。
城裡拆遷一套能換好幾套房子,但是農村收到的賠償甚至都不夠城裡一套房子。
稍微好點也只是一套小產權房,想賣了換錢買大房子,還需要自己貼錢。
(2)農村收入不穩定
城裡拆遷了,往往城裡人不止一套房子,拆了一套還有房子可以居住。即使就只有一套房子,租一套一年半載也就可以了,還有租房補貼。
而且在生活上的收入也比較穩定,等過了過渡期,就可以入住新房子,而且補貼的額度也比較多,甚至有些地方按照人頭算。
但是農村就不同了,拆了就沒房子住了,甚至有些地方連田地一同徵收,不僅沒田種,還沒有能力馬上找到穩定收入的工作。
拿著一點賠償款,還得省著花,生活開銷多種多樣,甚至有時候還需要掏出積蓄。後期新房子下來,還得裝修買家具等等,又是一筆費用。
所以不要天天在家指望著被「拆」,有能力的時候,多賺點積蓄放在兜裡才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