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病句: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在長沙某小學讀六年級的振坨最近被寒假作業中的這道語文題給難住了。振坨的老爸鄔先生大學中文系畢業,與文字打了10多年交道,也覺得有點小小的困擾:這句話應該不算錯吧?!
「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到底是不是病句呢?如果是,準確答案又是什麼呢?圍繞這道題目,記者採訪了眾多老師、語言學者、教育專家,大部分人認為這句話說得通,不是病句。與此同時,更有不少人透過這道看似簡單的小學改病句題目,反思我們教育當中的某些「病症」。
題 目
給「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改錯?
振坨的這本《快樂寒假》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在做到第43頁的改病句時,他被「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給卡住了,左思右想,不知道錯在哪。於是只好向在媒體工作的老爸求助。老爸鄔先生反覆看了幾遍,也覺得沒錯,再打電話與同事、朋友探討,大家都認為不能算病句。
可是題目就是改病句啊,要做就得先找「茬」,揣摩一下出題者的意圖,問題應該是出在「咱們」上面,於是父子倆一商量,把它改成「我國」,「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總對了吧?
記者試圖撥打出版社電話,想知道標準答案是什麼,但最終未能聯繫上。不過,用百度一搜索,發現網上也有人就此求教,網友的答案差不多都糾結在「咱們」上: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是咱們國家的國寶……
儘管找到這個「正確」答案並非太難,這也算不上最「雷」人的題目,但鄔先生還是頗感無奈地說:「你說這種題目出得有什麼意義呢?」
討 論
大部分人認為這句話沒錯
在記者採訪中,長沙長塘裡小學教語文的姚老師是唯一一位認為「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是病句的。「應該說『我國』而不是『咱們』」,她說,「『咱們』指的是人,而國家概念更為廣泛些。」
湖南省語言學會會員戴永紅老師則認為,「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從語句分析結構來講是可以的,「大熊貓」作主語,「是」作謂語,「國寶」作賓語,「咱們的」做定語。
湖南商學院文秘系副教授賀軍博士對此表示認同,「『咱們』主要是用於口頭語,書面用語比較少,但也不是不可以用。」
「我不認為這句話是病句。理由是:代詞『咱們』是一個不確指的代詞。在這句話裡,它應該可以用來代稱『中國』。」國內知名校對人、李南生校對工作室負責人李南生在回復給記者的郵件中如是說。
現 象
網友紛紛發帖求解怪題難題
被小學生作業難倒的現象並不少見。記者在百度分別輸入「小學生怪題」、「小學生難題」、「小學題求解」,頓時跳出許多新聞和帖子。「求解一小學四年級數學寒假作業題」、「重金懸賞小學寒假作業答案」……一大堆求解求救帖的發帖人多是家長或者搞家教的大學生。
「孩子問我的,答不出來,請各位大俠幫忙。」網友「茶末餘香」一口氣問了三個題目,其中包括成語填空、數字猜謎,還有個填詩的題目。
網友「只是忘了」則在帖子中說:「幫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檢查作業,就這麼一道題空著,求壇友幫解!」這個題目內容是:甲乙丙丁四個人進行了四場賽跑,每場比賽結果如下:1.甲比乙跑得快;2.乙比丙跑得快;3.丙比丁跑得快;4.丁比甲跑得快。問: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網友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這是個無解的題目,有的認為是出了印刷錯誤,有的直呼太難了,二年級學生不可能做得出來。直到最後,也沒有一個人真正給出了答案。
記者注意到,發帖求助的題目主要是一些腦筋急轉彎、猜字謎、猜成語和一些數學題目。在跟帖中,網友「小小西門」說,下次填學歷,我估計要填「小學以下」了,小學題目我都不會呀。網友「大小就是小蠻女」則大呼:「暈哦,這是什麼題呀?虧我從小學起就是語文科代表,看這種題我真不明白出題人的思路是什麼,難道這就是素質教育的證明?」
專 家
做怪題不利於孩子學習和成長
作為一個學齡兒童的母親,湖南商學院編輯出版系李芊副教授表示,拋開題目本身的語法對錯,「為孩子感到心疼,怕孩子在這樣的作業中失去自信心。」
實際上,早在15年前,因為發表在《北京文學》1997年第11期上的三篇文章:著名劇作家鄒靜之的《女兒的作業》、中學語文教師王麗的《中國語文教學手記》、大學中文系教師薛毅《文學教育的悲哀》,就引發了語文教育大討論,並進而促使人們對整個中國教育的深層次地思考,直接推動了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新教材、教學方法的變革和出臺。
但是,毋庸諱言,有些問題仍然存在。李芊認為,類似給「大熊貓是咱們的國寶」改錯的學習和訓練,非但增長不了學生的讀寫和理解能力,反而會把他們搞得越來越糊塗,甚至對語文越來越憷頭,對求知越來越害怕。
李芊曾經帶女兒陪著丈夫在美國訪問一年,對中美幼兒園、小學教育的異同有比較直觀的理解。「去了美國的孩子普遍不想回來讀書。在美國,小學、中學都有很多戶外玩樂的活動。」她認為,讓孩子在偏題、怪題中糾結,不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相關連結
這些題你會做不?
1.找反義詞:「肥皂」的反義詞是什麼?
一網友MM說,自家小侄子填的「洗面奶」,老師判錯。
網上數百人跟帖,有說「幹白」,有說「汙漬」,沒人知道標準答案是什麼。
2.填空題:「一個春天的夜晚,一個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於是吟起了一首詩:( ),( )。」
網友zhangyx兒子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老師給了一個×。
教輔給的標準答案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組詞:請用「劉」「啊」「岡」各組兩個詞,不能是3個字,也不能是人名。
網友「月明」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本科畢業的「月明」想不出來,翻了半天字典也沒解決問題,只好在網上發帖求助。
網友跟帖打趣:老劉、小劉;行啊、好啊;這個「岡」不好組,「山岡」算一個,「井岡山」又不符合題意。
4. 問答題:在小學課本上的《烏鴉喝水》一文中,烏鴉將石子銜到水瓶裡,水位上升後才喝到了水。如果旁邊沒有石頭,烏鴉如何才能喝到水?
網上答案五花八門:A。在路邊叼根吸管;B。套個奶嘴就OK;C。找一個比它身體還大的瓶子,前提要保證喝完了能飛出來;D。飛到河邊去。 (記者 朱華 顏開雲 實習生 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