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當鏟屎官,手忙腳亂,暈頭轉向。但凡主子有任何風吹草動,第一時間帶去醫院。儘管當初為了迎接主子做足了功課,卻也難免心慌。
想著先在網上搜一搜,結果網上那些營銷號,有的說主子沒事,有的說主子快要不行了,氣的想摔滑鼠,順著網線抓著營銷號暴打對方狗頭。
所以萌球開啟全新頻道
初當鏟屎官,這些事你都知道嗎?
友情提示,下方圖片可能會令鏟屎官們頭皮發麻,請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且在未吃飯的情況下觀看!
耳蟎,又叫耳疥蟲,是貓狗常見的耳道寄生蟲。有傳染性,大多數寄生在耳道,少數情況下會出現在頭上、脖子上和尾巴上。
耳蟎大概能活18—28天,產下的卵四天就成為幼蟲了。變成成蟲之後馬上就可以受精產卵,離開宿主後根據環境的溫度和溼度不同,大概能存活5—17天不等。
我們先說一下耳蟎的食物,耳蟎吃的東西就是表皮殘渣和組織液。
吃東西的時候還會分泌有毒物質,表皮受到刺激就會形成很油膩膩的,和咖啡渣差不多的物質,主要在耳洞裡面。
這個時候主子會很癢,它會頻繁甩頭想把耳朵裡的東西甩出來,還會用力去抓耳朵,很有可能抓出傷口。
伴隨著詭異的味道,從後扯住主子的耳朵用手電筒照一下,看看主子的耳朵裡面是不是有耳屎,或者耳蟎。
不要在最開始發現主子是耳蟎就用棉籤做清理,主子的耳道和人類的不同,它們是L形的耳道,容易把耳蟎推到更深的地方。
先要做的是把主子帶到寵物醫院檢查,看看到底是什麼。是耳蟎,還是別的細菌或寄生蟲。
在查閱資料做功課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家長分享治療過程,在評論中有的反應很有用,有的反應並沒有用處。
我分析,很有可能主子並不是耳疥蟲,而是其他的細菌或寄生蟲。
帶主子到醫院確定是不是耳蟎,很有必要。不過寵物醫院開的藥都貴,甚至有可能並不是最有效的。
如果確定了是耳疥蟲,回家買藥自行治療會省下很多人民幣。
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幾種常見藥,各位家長拿出小本本記好!
用小毯子包住主子,不然九陰白骨爪之後,受傷的肯定不是主子。
從後方輕抓住主子耳朵露出耳洞,洗耳水灌進去,灌滿。對了,如果主子的耳朵沒問題,這輩子都不需要家長幫忙清理耳朵,不要總給主子洗耳!
揉搓主子的耳後根,三十秒以上時間。主子在家長鬆手之後會甩頭把髒東西甩出去,所以要離遠一點。
如果主子很淡定,不甩頭,可以在耳洞裡吹吹氣。
但注意,不是嘴貼上去吹!是有距離的輕吹!主子泛癢就會甩頭,洗耳水連帶髒東西就甩出去了。
用無紡布或者棉花球擦拭乾淨主子外耳廓,實在沒有化妝棉也是可以的,不要用棉籤!再次從後輕扯主子的耳朵,擠入藥劑。
比如耳膚靈,洗耳水+耳膚靈,這都要成為某寶和醫院的標配了。
實際上體外驅蟲配合幾次洗耳水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比如大寵愛啊,心疥爽啊,每月一次,滴在主子脖子後面,一般一到兩次就差不多了。
有些醫生會建議在治療期間,可以兩周一次。而且這些體外驅蟲藥不但能夠預防和治療耳蟎,還能預防鉤蟲、跳蚤一類的。
發現主子耳朵異常的時候,各位家長一定要先確定到底主子到底是不是耳蟎。
醫院確診回家用藥,不要覺得黑乎乎的一坨就覺得是。
這些東西還很有可能是馬拉色菌外耳炎,或者是什麼細菌感染。
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疾病好後,主子一定會還你一個可可愛愛的小三角的!
用藥量要嚴格把控,大家都聽說過是藥三分毒,任何東西過量都是不好的,尤其是太長時間的頻繁洗耳,主子會不配合的。
最後,回答一下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主子的耳蟎會不會傳染給人。
會!但機率很小!微乎其微。
這麼多年我只聽說過一位為了治療寵物耳蟎而主動感染耳蟎的獸醫,據說93年的《美國獸醫協會雜誌》有報導,不過我並沒有找到這部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