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熊貓保險創始人兼CEO王剛:車險下沉業務場景分化,車商率先回暖...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自9月19日車險綜改落地後,對行業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

「這段時間車險市場已經刺刀見紅,保險折扣從0.65至1.35均已出現,部分區域預計的賠付成本已經高達90%以上,也意味著半年以後會出現部分保險公司理賠金額高於保費收取。」近日,熊貓保險創始人兼CEO王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如是判斷。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當下,注重策略和打法的保險公司,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存實力,直面市場考驗。在王剛看來,車險市場的加速去偽存真,不論保險公司、中介公司都需要下沉業務場景、提升客戶服務、依據數據精算和市場分析制定基於不同客群、不同渠道的保費政策。

車險下沉業務場景,業內各方利益博弈、平衡,哪方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哪方寒冬受挫,積極求變?對於這些疑問,王剛在此次專訪中給出了他的見解。

車商渠道:天生服務場景、車險向車商渠道聚合

目前,車險主要業務場景包括電銷(或電網銷)、車商、4S店等車後服務商及傳統代理渠道。王剛認為,綜改後,車險主要業務場景已經出現分化,對於天生的車險服務場景——車商而言,疊加新車銷售旺季到來等因素影響,目前規模保費正處於逐步回暖的過程。

「在車商渠道銷售車險業務中,將新車輛銷售與保險組合銷售(如是否購買車險與車輛售價優惠關聯),客戶在此場景較為被動;另外車商有保養、維修等服務內容和場景,相對於傳統的保險中介機構,客戶會感知更多的價值,所以車商的保險轉換率會更高。」在分析幾大業務場景的客戶轉化策略時,王剛認為,車商渠道在此次改革中機遇和挑戰並存。

首先,車商是車主天生的服務場景,客戶會在同質化保費的情況下,優先選擇服務更好的渠道,從市場的趨勢來看,車商的保費將穩步高質增長。

其次,綜改後車主服務和車主服務的場景將成為連接車主和保險的重要依託,車商可以將店內的各項服務組合成不同的產品包,供給中介渠道、電銷渠道及保險公司。

第三,車商若能抓住改革後車險向車商渠道聚合的機遇,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客戶,不僅能增加保費收入,也能吸引更多的客戶進店,從而推動保養、修理和定損的收益增加,也能從保險公司獲得更多的推修服務,這些都是目前車商提升利潤的關鍵因素。

車商渠道也面臨續保轉化率低等挑戰。王剛認為,雖然車商是個好的業務場景,但目前來看,車商渠道的車險續保率依然不高,部分店面續保率很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續保專員的技能有待提高,大多數車商的內部除了保險公司配備的「駐店員」以外,還配備了續保部,但是完成車險的出單、和續保客戶的電話及店內轉化,駐店人員和車商銷售人員仍不夠專業。

二是車險續保信息沒有和車商DMS(汽車經銷商管理系統)打通下,車商系統無法實時進行續保分析和分類並及時轉換,由於缺乏車險客戶和車險產品的有效管理,造成了客戶流失。

王剛指出,車後服務商因為擁有相對更多的服務資源,與客戶更為高頻的接觸基礎從而會迎來更大的機遇。大多數車後服務商會針對車險配置贈送額外的車輛服務(如:購買贈送洗車、噴漆、保養服務),客戶看重的是後續服務商提供的車輛服務性價比和理賠便捷性。

電銷渠道:有獨立專業團隊、精準細分客戶者佔優

對於電銷,及電網銷結合的直銷業務場景而言,王剛指出,客戶更看重的是品牌、價格、以及贈送的車主服務。綜改後,這類渠道也面臨較大分化,有獨立而專業的電銷團隊且有獲客渠道、增值服務、精準細分客戶的保險公司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據了解,電銷模式在2003年由外資公司引入到國內。經過近20年的發展,由於良好的人均產能,性價比突出,管理更加集中容易,該模式已經成為了保險行業非常重要的一條業務渠道。十幾年間,平安產險更是藉助電銷渠道,佔盡了先發優勢,從而超越太保逼近人保。然而,在王剛看來目前電銷場景依然有幾大挑戰亟待解決:

一是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公司除了呼叫中心之外還需要配備相應地面隊伍配合營銷、配送服務等。此外,坐席人員的流動性過大從而帶來的招聘、培訓和管理成本都加大了運營成本。

二是客戶忠誠度不高。電銷的客戶更多都是價格敏感性客戶,他們遊走在各家公司之間。而各電銷中心能為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又普遍同質化,無法對客戶產生更高的服務吸引力。

三是客戶對電銷認可度不高。很多客戶在接收到保險營銷電話時會直接掛斷,無法進行下一步營銷動作,同時這種大量無效的外呼也增加了電銷的運營成本。

四是電銷獲取客戶方式有限。大部分電銷中心通過或黑或白的方式獲取客戶名單,名單的合法性和準確性都無法保證。

基於電銷場景,如何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王剛認為,可通過科技手段降低運營成本,精準客戶選擇,疊加車主服務來增加客戶轉化率、提升客戶滿意度。此外,電銷團隊和網銷系統聯動,使得獲客及商機轉換一體化,將第一時間抓住商機。

「比如在精準客戶選擇方面,通過電銷及車險管理系統,第一時間獲得續保客戶推送(如客戶已經進入續保期、是否次新車、是否高保費或高車價客戶等),使得同樣的團隊通過精準客戶呼出,提升保單成交率,提升人均單產。」王剛表示,目前普遍的電銷轉化率不足1%,人均月保費平均在10萬左右,如果能做到精準客戶選擇,人均月保費有望提升至20-30萬每月,電銷轉化率可提升至10%以上。

傳統代理:忠誠客戶有限、渠道費用透明壓縮生存空間

在車險各大業務場景中,「傳統代理渠道通過眾多小型代理,多為通過聚合保費規模獲得略高的代理政策來獲得收益,但是特點是真正能控制的和忠誠的客戶非常有限。」王剛認為,「綜改後保費直接地板價,手續費大幅降低,每個渠道拿到的價格會越發透明,傳統代理渠道的生存空間被極大的壓縮,如何破局脫困找到新的渠道優勢成為傳統代理們的當務之急。」

「傳統代理場景面臨分化,對於有直接的代理人團隊、精細化管理、善用科技及數據的中介是機遇。」在王剛看來,未來中介將向三大方向發展演變:一部分淘汰、一部分加速轉型、一部分結合自身的資源等優勢加速轉型,最終存活或者逐步發展起來。在公司層面,保費在大型(如超過500億保費規模)公司會繼續集中,中小保險公司的挑戰非常巨大。

綜改下,科技在車險產業鏈中承擔的角色越來越突出。保險科技正在深刻地改變著車險行業的格局,網際網路保險到科技保險是正在進行的趨勢,通過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保險產品及業務流程創新和重塑將加速完成。

王剛舉例稱,比如人工智慧替代傳統人工坐席,對客戶進行首次的觸達了解客戶的需求意向,從而降低運營成本。「通過AI訓練及成熟話術加現場管理迅速提升人員技能,使得電銷坐席的成長從2-3月縮短至1月;通過AI輔助坐席等系統的應用,在1-3分鐘的有效時間內抓住最佳的成交機會;通過智能輔助系統用最佳實踐回復客戶,每個坐席都是金牌銷售,從而提升人員單產。」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預見2021:健康險、車險市場怎麼變?保險股是否值得配置?你想要的...
    但對於部分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來說,綜改後掙扎於存亡邊緣,2021年還將更難。多名保險中介機構管理層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以車商為代表的兼業代理公司因能直接接觸到客戶,且有主業收入能補給車險業務,存活並不是問題。但對於不能直接接觸到客戶的多數專業代理公司來說,保費收入正面臨毀滅性打擊,尤其是那些純靠收「拎包代理業務員」業務的專業代理公司。「原因很複雜。」
  • 70餘家險企開展網際網路財產保險業務 非車險佔比高達67.26%
    2014—2019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總計3803.84億元。從年度保費數據監測可以看出,網際網路財產保險經歷了上升發展、下滑萎縮、調整回暖的不同階段。2019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保費收入838.62億元,同比增長20.60%,高出財產保險市場同期增長率近10個百分點。
  • 專訪平安盧躍:車險價格戰不是長久之道
    截止目前,全國已有12家保險公司全面進軍車險電銷市場,還有30多家正在申請牌照。眾多險企扎堆進軍車險電銷,除了看中這個新興領域的巨大前景以外,中國平安在該領域的示範效應也是刺激因素之一。中國平安新渠道發展事業部總經理盧躍在接受網易財經專訪時介紹,平安電話車險在2009年全年完成保費42.5億,並在成立僅三年的情況下率先實現盈利。而按照普遍規律,保險公司需要5-8年才能實現盈利。
  • 保險行業深度報告:觀分化調整,望雨後初霽
    2019 年保障型產品增速略有放緩但增長仍較為穩健,儲蓄型業務略有回暖, 負債端整體處於恢復周期,各公司業務節奏及戰略規劃不同下新單增速分化:國壽受益 於開門紅準備較早+轉型效果初顯,代理人量質提升下新單增速優於同業;平安代理人 產能提升新單降幅收窄;太保轉型+競爭加劇下代理人量質下滑;新華代理人高速增加 下產能明顯下滑。
  • 國泰產險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 轉型網際網路保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度是國泰產險轉型後的首個會計財年,年報顯示,傳統財險公司倚重的車險業務同比下降33%至3.16億元。從保費佔比來看,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責任保險以7.9億元的保費收入取而代之。  國泰產險總經理龍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從螞蟻金服控股後,公司調整了車險發展戰略的定位。
  • ACTOYS專訪52TOYS創始人兼CEO陳威
    ACTOYS專訪52TOYS創始人兼CEO陳威 時間:2019-06-17 14:49:27   來源:   責任編輯:洗風舒雨
  • 專訪泛為科技創始人兼CEO秦曉玲:2019加速布局下沉市場,助力廣告主...
    布局下沉市場,既是在開發增量市場,也是在布局未來。三到六線城市的消費者的生活節奏和消費習慣,與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差異較大,越往下沉越需要品牌主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與營銷策略。泛為科技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在2018年與下沉市場黑馬APP趣頭條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通過泛為科技的營銷技術、實踐經驗優勢和趣頭條特有的遊戲化用戶運營體系相結合,構建了流量精耕、內容滲透、社交裂變為核心的獨特品牌營銷生態。
  • 國泰產險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 全面轉型網際網路保險
    原標題:國泰產險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 全面轉型網際網路保險 自2016年7月螞蟻金服入主之後,國泰產險開啟了向科技保險的轉型之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度是國泰產險轉型後的首個會計財年,年報顯示,傳統財險公司倚重的車險業務同比下降33%至3.16億元。
  • 農業保險市場機遇深度解析:後車險時代的產險新風向
    2001 年 10 月, 保監會在廣東地區率先進行機動車輛保險費率改革試點工作,允許保險公司自主制定車險費率。2003 年, 全國範圍內廢除統一車險條款費率,車險條款及費率由各保險公司釐定。此階段改革欲通過激活產險公 司內在發展潛能,整頓車險市場亂象,但受制於經營觀念的老化以及配套監管機制的缺失,車險市場陷 入過度依靠價格戰和渠道返傭的非理性競爭格局,改革效果不達預期。
  • 央視《信用中國》專訪家政行業領軍人物:傻大姐家政創始人兼CEO
    央視《信用中國》專訪家政行業領軍人物:傻大姐家政創始人兼CEO——張瀚文,用愛心與專業書寫傳奇一個女人,放棄安逸選擇創業,短短7年,成長為深圳市南山區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深圳市傻大姐家政集團創始人兼CEO;短短7年,在一個不起眼的領域深耕細作,鑄就了一家行業領軍企業,書寫了一段女性創業的佳話。
  • 美亞保險孫立群:涉外保險業務佔比超50%
    來源:證券時報在車險業務遭遇行業性虧損之際,2015年便已退出車險業務的美亞保險已在非車險市場開拓一片藍海。2019年一季度,美亞保險實現淨利潤6003萬元,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長1.17倍。美亞保險總裁兼執行長孫立群近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非車險市場潛力巨大,公司將重點發力海外風險保障和健康險市場。其中,目前涉外保險業務增速遠快於其他業務平均增速,保費佔比已超過公司總保費收入的50%。
  • 大數據構建車險新賽道 評駕科技閉環新場景
    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堪稱歷年來最給力的一次,監管層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給予了切切實實的優惠和好處,然而站在行業視角,短期內費率市場化首先就會造成保費增長趨緩,甚至出現負增長,給車險業務參與者帶來業務增長的壓力。現實卻是現有賽道擁擠不堪,舊規則下的潛力幾乎挖掘極致,每個參與者不久就會發現自己隨時會成為被擠下去的那一個。
  • 前10月財險公司大虧近66億:「臺柱」車險保費下滑,信保業務「拖後腿」
    業內人士認為,頻頻暴雷及企業風控能力的不足導致了信保業務持續收縮,而車險綜合改革則是車險保費降低的主因,需要險企、尤其是中小險企發展自身特色業務,從馬太效應愈發明顯的「紅海」中「拼殺」出來。而在原保險保費收入方面,10月單月,信用保險業務12.16億元,同比下降23.56%;保證保險業務43.43億元,同比下降42.00%。對於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表現頹靡的原因,李文中介紹稱,在多家財險公司的信保業務暴雷之後,今年5月中國銀保監會出臺《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嚴格了保險公司經營信保業務,特別是融資性信保業務的條件,加大了對信保業務的整頓。
  • 車險綜改後險企定價能力更顯重要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感知到的變化有三方面:首先是保費下滑,降幅在25%左右;其次,與以往車輛在不同保險公司的報價幾乎無差別不同,如今不同保險公司對同一車輛的保單報價有了明顯差異,相差最多一倍;另外,產品的創新也在顯現,包括基於使用量而定保費的(UBI)車險以及融合了服務的車險等。
  • 中國人保與車發發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開啟車險新模式
    在發布會現場,車發發創始人兼CEO王海先生同時宣布將與中國人保達成1000輛新能源汽車的投保。雙方全面戰略合作暨「車險無憂保」產品發布會在中國人保深圳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車發發創始人兼CEO王海、中國人保代表袁智副總經理、車發發發糕代表、新聞媒體記者及雙方代表近百人參加了盛會。
  • 中文字幕育碧創始人兼CEO—Yves Guillemot專訪 關於育碧遊戲的...
    育碧作為目前在全球擁有眾多遊戲分部的超級遊戲開發商兼發行商,旗下遊戲相信也是很多玩家耳熟能詳的了。  在發布會介紹之後,育碧聯合創始人兼CEO——Yves Guillemot接受了TGA(年度遊戲大獎)創辦人傑夫·吉斯利(Geoff Keighley)專訪,就育碧眾多遊戲的未來、育碧的遊戲發展方向以及對XboxOne X
  • 央廣網專訪極客晨星少兒編程創始人兼CEO 展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青春無限》欄目,「持續成長的創業者」系列訪談,對話企業創始人、管理者等,邀請他們講述各自的「創業故事」。希望眾多嘉賓分享的經驗與感悟,對有志青年、創業者、持續成長者有啟發、有幫助。
  • 發揮AI和大數據積累優勢,擁抱保險科技3.0時代——專訪水滴公司CEO...
    當前,保險業迅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正深度參與保險業務的全流程。今年的疫情更是猶如一面顯微鏡,映照出保險業在數位化突圍上的實踐與思考。科技時代,傳統險企如何抓住新機會,與現有業務更好結合?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又將如何重塑客戶旅程?
  • 2020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車險市場規範化發展任重道遠
    保費收入持續增長  機動車輛保險是財險領域第一大業務,社會關注度高。網際網路的發展,車險的網際網路化也開始發展,但是近年來國家對於網際網路車險的監管趨嚴,網際網路車險業務發展不佳。網際網路車險業務呈負增長狀態。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19年,網際網路車險業務保費收入為274.52億元,同比下降25.55%。2020年網際網路車險業務發展趨緩並整體走低,業務處於持續負增長狀態。
  • 車險綜合改革帶來實惠也帶來陣痛
    對此,監管部門表示,此次車險綜合改革預期的「降價、增保」效果顯著,出現了保費價格下降、手續費率下降的「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上升、商車險投保率上升「雙升」的局面,市場亂象得到明顯規範。不過,也有被「提價」的群體。比如,高檔車保費一般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