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為何不扎堆波蘭

2020-12-13 財經網

華沙市區 攝影/曹劼

華沙眼下正值無風無雨的好天氣,但我在華沙蕭邦機場等行李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多少中國遊客和我在午後時分同機抵達。坐在車上和當地人閒聊,我才知道原來中國遊客來華沙的人數最近這些年一直都不多,這是為什麼?

波蘭中央統計局在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有13萬中國大陸遊客到訪波蘭,雖然這個數字較歷年已經算是創下歷史新高;但對比鄰國匈牙利和捷克每年分別接納超過25萬和65萬中國訪客,波蘭的中國旅遊市場顯然是落後了。

在中國遊客眼中,波蘭真的是不值得一去?答案顯然不是。首都華沙城中的蕭邦鋼琴曲話題,與周邊現代摩天大樓相比,氣場毫不遜色的科學文化宮;還有被稱為歐洲琥珀之都,兼具波蘭與德國建築特色的老城格但斯克,記錄十字軍東徵歷史的馬爾堡,每一處都在各種國際旅遊攻略指南中被到訪過的中國遊客們反覆稱道。

旅遊成本也不是來波蘭需要頭疼的問題,雖然波蘭近些年來是歐盟成員國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當地的消費水平仍然較歐洲鄰國,尤其是西歐國家要低得多。除此之外,作為申根國之一,來波蘭旅遊對於獲得申根籤證的中國遊客來說,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理想的順訪之旅。

「這些都是波蘭的優勢,但我們這也的確有劣勢。」 在華沙從事國際貿易的當地人艾略特對我說,波蘭看不到像鄰國那樣,滿街走著中國遊客景象的首要原因就是宣傳力度不夠。艾略特最近這些年因為工作關係,去過中國三次,但他從一個波蘭人的角度觀察發現,波蘭在中國的旅遊市場宣傳力度還只能是「靜悄悄的」。

艾略特的觀點和我在波蘭的觀察有很多共同之處。比如說,在波蘭,中文導購,公共場所的中文指引很難看到,至少在我三天的華沙之行中,如果我只會中文,會感到出行會很不便利。當地的旅遊市場仍然主要還是針對德英美等一些西方國家。它們當中尤其是德國,去年到訪波蘭的人數接近190萬。

但也並不是所有波蘭旅遊行業的從業者,眼中只有這些西方客戶。在格但斯克從事國際旅遊團生意的當地人西蒙其實一直在做著中國旅遊團的生意。他的中國客戶生意之所以能細水長流,和當地與中國的經貿文化往來密切有很大關係。在當地,中國商船每周都會在此停靠,當地港口存放的大部分貨櫃,都來自中國。

不過想要把中國人的生意做大,西蒙也感到挺難的。「波蘭的一日三餐成本不高,但中國人總是要吃中餐,所以和我合作的當地餐館都感覺賺不到什麼錢」,西蒙邊說邊流露出略感沮喪的神情,「但我發現另一個問題是,我的同胞裡很少有人走在街頭主動和中國遊客打招呼問好,或是至少見面時,嘴上掛著笑意。」西蒙說,他心知波蘭百姓心中對於中國人並無惡感,但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矜持,卻始終沒有改變。為了推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西蒙曾經嘗試去當地書店購買一些波蘭語版的的中國文化書籍,但書架上可供選擇的寥寥無幾。「我們的很多官員也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應當學點中文,至少在有中國來賓見面時打個客氣的招呼也好」,西蒙說,「但可惜,沒有什麼人願意這樣做。」

西蒙的觀點讓我想起之前在華沙城內餐館的用餐經歷。我興致勃勃地點了波蘭人的經典美食,酸菜燉豬肘,外加一瓶當地啤酒。但在當地服務人員面容嚴肅地和我核對了用餐內容後,我都不免有些狐疑自己在點餐的環節中,言語態度上是不是有所冒犯?但經當地人點撥後就明白了,這就是當地人看起來波瀾不驚的待客風格。

波中政府高級官員們最近幾年見面時,談的最多的其實是要增進互信,擴大合作,彌合波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在當地,即便是當地媒體也經常在報導中毫不諱言波蘭政府的親西方政策過了頭,令中國投資者多少有些望而卻步。「如果投資者們不來,我想中國遊客的人數也不可能上升」,艾略特對這一點感到有些悲觀,在他看來,如今的波蘭政府所持的保守治國方針,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與中國實現往來上的質的突破。而在沒有見到突破到來前,指望中國人扎堆來波蘭旅遊,只能是紙上談兵。

《東西七日談》專欄作者 曹劼

相關焦點

  • 為何去波蘭的中國遊客一直不多?當地人這麼說
    為何去波蘭的中國遊客一直不多?當地人這麼說【環球時報赴波蘭特約記者 紀雙城】華沙眼下正值無風無雨的好時節,但我在蕭邦機場等行李時,卻沒有看到多少中國遊客。與當地司機閒聊,我才知道來華沙的中國人最近這些年一直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 三亞大東海人擠人,為何遊客依舊扎堆?其中一原因出乎意料
    去過三亞的遊客,基本都會往大東海跑,但實際上的大東海人擠人,體驗並不好,但很多遊客依舊扎堆前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第一,大東海在鹿回頭附近,是三亞的一個地標,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40佳景」之一,擁有綿延的海岸線2.9公裡,椰樹林立,碧海藍天,沙灘細軟,是三亞開發較早的海濱度假區,也有人管理,下水遊泳的話,相對比較安全。
  • 西藏著名的溫泉:本地人扎堆,外地遊客卻不敢泡
    西藏著名的溫泉:本地人扎堆,外地遊客卻不敢泡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在中國各地勢必又將掀起一陣不小的旅遊熱潮吧!眾所周知,以往五一勞動節的法定節假日大約是一個星期,相比起別的節日假期算是長假了,然而今年的五一假期卻縮短了一半,這也就意味國人原本可以充足規劃的7天旅遊假期,現在要用緊湊的三四天完成,因此在這期間,無論是中國或是鄰近的周邊國家,一定到處是人滿為患的景象,各個地區的客流量相比起往常也一定會翻一番,畢竟可以靈活安排的假期並不多,自是全部集中在這幾天"傾巢而出"旅遊了。
  • 波蘭該項至高藝術榮譽,為何兩度「花落」這位中國音樂家?
    為何李雲迪如此受到波蘭文化界的認可?這要從他與波蘭偉大音樂家蕭邦的「緣分」說起。李雲迪再獲波蘭「榮耀藝術」文化勳章10月10日,鋼琴家李雲迪的授勳儀式在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波蘭駐華大使賽熙軍親自為李雲迪戴上波蘭「榮耀藝術」文化勳章金質獎章。
  • 「五一」小長假首日:遊客不多,有序遊覽不扎堆
    「五一」小長假首日,廣西的景區按照防控要求,有序安排遊客遊覽。記者注意到,為避免遊客扎堆,鮮有景區策劃主題活動。另外,有景區開放夜遊項目,點亮「夜經濟」。▲5月1日,在南寧市江南公園,遊客在園內划船遊玩。
  • 為何中國能戰勝疫情?波蘭媒體是這樣說的
    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對於全球諸多國家而言都是一場危機,而在面對疫情的過程中,各個國家的表現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無疑是得到了全球認可的,在世界範圍內更是豎起了抗擊疫情的主要典範,對於全球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同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波蘭看好中國旅遊市場
    原標題:波蘭看好中國旅遊市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湯黎):波蘭體育與旅遊部副國務秘書延德熱依查克日前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國遊客到波蘭來旅遊。為了開拓中國市場,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到波蘭旅遊, 波蘭旅遊局推出了「我喜愛波蘭」的推介項目。
  • 波蘭在中國四城市設籤證申請中心
    摘要:為了提高在華申請波蘭籤證程序的速度和效率,波蘭外交部於9月1日在中國4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設立波蘭籤證申請中心,接受中國公民以及合法在華居留第三國公民的申根籤證和波蘭國別籤證的申請。   本報訊(記者陳靜)為了提高在華申請波蘭籤證程序的速度和效率,波蘭外交部於9月1日在中國4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設立波蘭籤證申請中心,接受中國公民以及合法在華居留第三國公民的申根籤證和波蘭國別籤證的申請
  • 波蘭旅遊局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到波蘭旅遊
    波蘭旅遊局北京辦事處代理首席代表蘇珊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湯黎 瑪塔)近年來,隨著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不斷推進,中波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得到不斷加強,特別是在旅遊方面,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把目光轉向波蘭,赴波蘭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大幅增長
  • 景區逐步有序恢復開放:遊客不扎堆 景區嚴防控
    遊客:分散而遊避免高度聚集疫情發生後,「不聚集」「不出門」成為了今年春節以來的主基調,各大景區也紛紛暫停對外開放。近日,根據上級部門有關疫情防控和生產兩不誤的工作部署,我市各景區也自2月27日起陸續有序開放。據了解,目前,我市開放迎客的景區有:揭西京明溫泉度假村、揭西黃滿寨瀑布旅遊區、揭西大洋國際旅遊度假區、揭西櫻山花谷景區。
  • 波蘭媒體刊文分析:為何中國能戰勝疫情?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導波蘭《選舉報》10月24日發表題為《為何中國戰勝了疫情,而我們卻輸了?》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領導層對科學家的重視和尊重,是抗疫成功因素之一。全文摘編如下:我們有什麼羨慕中國人的東西嗎?讓我們看一下數字。
  • 為何泰國寺廟準中國遊客進入,卻不讓當地人進入?遊客:都是套路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出國旅遊的遊客同樣不在少數。世界各地許多地方都留有中國遊客的身影,中國遊客甚至成為了一些國家最主要的遊客群體。在中國周邊眾多的國家當中,泰國是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國家之一。尤其是泰國的芭提雅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遊客前往,素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除此之外,泰國還是一個佛教之國,泰國佛教教徒佔全國人口的九成以上,佛家寺廟在泰國隨處可見。為何泰國寺廟不讓當地人進入,卻允許中國遊客進入呢?
  • 泰國籤證免費政策或取消,中國遊客暑期扎堆赴泰趕優惠末班車
    泰國籤證免費政策或取消,中國遊客暑期扎堆赴泰趕優惠末班車 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2017-07-14 16:28 來源:澎湃新聞
  • 遊客扎堆「網紅景點」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和不文明行為
    遊客扎堆「網紅景點」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和不文明行為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0-08-14 10:33:52 正值旅遊旺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G315國道「U型公路」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少遊客扎堆在道路中間拍照,引發網絡熱議。
  • 揭陽景區逐步有序恢復開放:遊客不扎堆 景區嚴防控
    遊客:分散而遊避免高度聚集疫情發生後,「不聚集」「不出門」成為了今年春節以來的主基調,各大景區也紛紛暫停對外開放。近日,根據上級部門有關疫情防控和生產兩不誤的工作部署,我市各景區也自2月27日起陸續有序開放。
  • 「2萬遊客扎堆」事件後,黃山風景區實行實名預約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4月10日,中國黃山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鑑於黃山旅遊官方平臺專屬活動票模塊已正式上線,為進一步優化遊覽秩序,即日起,參加「江淮大地串門遊」的遊客可在黃山旅遊官方平臺進行預約。圖/中國黃山微信公眾號截圖為提振疫後旅遊市場,促進旅遊復甦回暖,黃山市定於4月1日至14日針對安徽省市民開展為期兩周的「江淮大地串門遊」活動。安徽省市民憑本人有效證件可享受黃山市指定A級旅遊景區門票免費優惠政策。
  • 德國入侵波蘭挑起二戰,波蘭的盟友英法為何袖手旁觀
    文/寂寞的紅酒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150萬軍隊閃擊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遭到德國入侵後,作為盟友的英國和法國卻選擇了袖手旁觀。波蘭人在前方浴血奮戰,而英法士兵卻在邊境看風景,以至於出現了「靜坐戰」的怪現象。
  • 波蘭與中國
    城南舊事雷頤波蘭為屢被大國瓜分的東歐小國,與中國相距十萬八千裡,但與近代以來的中國,卻有著不解之緣。早在戊戌維新期間,康有為、梁啓超分別寫了《波蘭分滅記》和《波蘭滅亡記》,提醒國人,如果不變法維新,最終難免波蘭被瓜分的命運。
  • 波蘭縮短地理距離「擁抱」中國:百姓愛用中國手機 治霾想學中國經驗
    儘管兩國有過受中蘇關係影響而疏遠的階段,但從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的位置和規格就可看出兩國的特殊關係:位于波蘭首都華沙市中心核心地帶的中國大使館是一座中式建築,離老城區的廣場步行只要十分鐘。中國使館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使館規模排華沙前幾位,也許僅次於俄羅斯大使館。」走進使館辦公樓,寬闊的大廳裡裝潢著朱漆立柱、雕梁畫棟和精美的中式吊燈。
  • 波蘭留學「中篇」|世界那麼大,為什麼要選擇波蘭?
    刷GPA、刷各種標化考試、刷各種實習或科研經歷,好不容易拿到了offer,開開心心遠赴國外求學,結果發現都是中國學生。在很多教室、很多專業,本土學生反而成為了少數族裔。而課後又很少參加校內學生會組織的活動,只會扎堆圖書館、餐廳、購物街、甚至在宿舍一起研究食譜。這樣的留學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