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開學,一大批新生踏入校園,又到了一年一度老師「齜牙咧嘴」看新生名單的日子了!
近日,網絡上熱傳了一份小學新生的名單,16個學生名字裡,就有8個生僻字。
此外,還有很多讓人過目不忘的名字,比如「劉小靈童」「張二鳴」等。網友說:「預感張二鳴以後會經常被叫起來回答問題」「劉小靈童的媽媽可能是孫悟空的粉絲」。
名字中生僻字多,老師不敢隨便喊
十堰晚報的記者走訪了十堰市人民小學南區、火車站小學、東風44小學等學校,今年的新生名字裡絕大多數學生為三字姓名,雖然很少出現筆畫較多,結構複雜的生僻字,可這些看上去十分熟悉的「生僻字」卻有不少。
小學一年級新生名單截圖,不少字看著熟悉卻讀不出來
「亓」「鈊」「炑」「垿」「悆」這些字你認識嗎?拆分開來,每一部分都是常見字,但組合在一起,這個字應該怎麼念,會讓人一時間摸不清頭腦。
「有很多字看上去很熟悉,但不確定到底念什麼。」一位老師說,為了不在班裡鬧笑話,只得趕緊翻找字典。
「亓」字看上去十分像數學中的「π」、也像「元」,可這個字的讀音卻為「qí」;「鈊」字念「xīn」;「炑」字念「mù」;「垿」字念「xù」;「悆」字是個多音字,既可以念「yù」,也可以念「shū」。
東風22小學的路子涵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說:「現在的家長在取名時既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與眾不同,又包含了全家的美好祝願。」路老師說,有時不僅要查出生僻字的讀音,為了保險起見,一些常見的字也要查一遍,因為作為姓和名時,讀音或許不一樣。
新生名字中很多字需要查字典,還有多音字需要確認
一個班3個男孩叫「子軒」,老師看了直冒汗
以前起名,多用「麗」「萍」「豔」「愛國」等字眼,現在孩子的名字,一眼望過去,很多帶有「梓」「軒」「宣」「萱」「瑄」的字,這不,在本屆新生名單中,就發現了不少帶有「子」「軒」「豪」「萱」等字的孩子。
在人民小學的一個班級裡,有男孩名為「子涵」「子謙」,女孩名為「亞萱」、「昱萱」、「梓萱」、「芷萱」;在火車站小學的一個僅有37名學生的班級中,就有3個男孩同名,都叫「子軒」。
一位家長接受採訪時說,她希望兒子未來成為一個有才氣的紳士,所以給兒子取名時,名字裡帶了個「軒」字。
家長總是把寄託美好祝願的字眼用來給孩子起名,所以縱觀新生名單,這些附有美好寓意的名字也比較類似,讓老師點名時有時難以區分,甚至直冒汗。
想要牢記學生姓名,老師還得這麼做
新學期新生入校,老師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張新面孔,也會面對很多陌生的名字,而記住學生的名字是老師的一項「基本功」。那麼準確地叫出每一位學生的名字,老師你需要多久,又是怎麼記住它們的?
儘可能和每一個學生多聊幾句。每次見到學生,老師儘量和他多聊一幾句:家住哪裡呀?爸爸媽媽在哪裡上班呀?家裡爺爺奶奶怎麼樣呀?小學的生活怎麼樣呀?有什麼愛好呀?等等。在和孩子聊這些的時候,儘量記住這個孩子的模樣特徵。
為每位學生製作桌籤。有了代表自己的「標籤」,孩子們會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桌籤雖小,卻能產生「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儘可能多幾次點名。點名是認識孩子的最直接辦法。孩子們早上在教室裡到齊了,可以點一次名;離開教室時再點一次名;下午放學的時候,還可以點一次名。每個孩子回答「到」的時候,老師要抬頭認真看這個孩子,最好能夠面帶笑容注視他幾秒鐘,如此幾次,可以多記些孩子的名字。另外,凡是遲到的孩子,也問問其姓名。總之,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叫孩子名字的機會。
親自發作業本和教科書。開學總有領作業本和教科書的機會,很多老師叫學生自己發。其實,這也是一個儘快認識學生的機會,每次發作業本和教科書都由老師親自發。點一個孩子的名字,然後請他到老師面前來領作業本或教科書。剛開學,作業本和教科書都很多,每發一次,都要點一次名,雖然這樣很費時,但作業班和教科書發完之後,大多數學生的名字能記住了。
不斷找學生談心。開學一周,可以以各種理由或「藉口」找學生談心:適應不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呀?對新的班集體有什麼感受呀?同學怎麼樣呀?老師怎麼樣呀?對班主任還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呀?有什麼需要老師幫忙的呀?等等。這種談心,可以是和單個學生談,也可以和幾個學生同時談。有了這樣的談心,老師也能很快記住一些孩子的名字。
儘快組織或參加學生的集體活動,讓師生在活動中儘快互相認識。這種活動,可以是室內的主題班會,比如「讓我們互相認識」,同學之間互相做自我介紹,第一次新的班集體宛如一個大家庭,在歡快熱烈的氣氛中,陌生的孩子之間漸漸成為好朋友,老師在這家庭一般的氛圍中,也認識了更多孩子的名字;還可以搞「露一手」聯歡會,讓孩子們上臺展示自己的才藝,在這種活動中,孩子的特點連同他們的名字會深深地印入老師的腦海中;也可以是戶外活動,比如籃球賽、桌球賽,在運動場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會很自然而然熟悉起來。
用學生名字命名好點子。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有學生的點子很有創意,可以用該學生的名字命名這個點子,如「某某發現」「某某方法」等,同時發給他們「專利證書」,到了期末,可以把這些「專利」 整理成一覽表,列印後發給學生和家長。這樣一來,學生的金點子層出不窮,「創造發明」也越來越多,學生不知不覺成了 「發明家」和「發現者」,這無疑可以提高他們的自豪感、榮譽感,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老師,你碰到過哪些讓你眼前一亮的名字?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哦~
來源丨十堰晚報、鎮西茶館、節選《班主任,可以做得這麼有滋味》鄭英著
本文編輯丨李孜
責任編輯 | 李孜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