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第一,多部作品登上央視!走近了解交大「鄒導」

2020-12-16 騰訊網

她紮根專業學習,

專業第一、榮獲多項獎學金;

她深耕實踐,

連續兩年擔任開學典禮影片《爸媽》導演,

主創多部作品登上央視等多家主流媒體;

她全面發展,

學生工作者、公益達人,

在奉獻中綻放青春

......

她是2019年度「十大三好學生標兵」

媒體與傳播學院電影電視系碩士生 鄒佳雯

今天,和小編一起

走近她豐富多彩的故事吧

成績第一、專業紮實,

在「實戰」中用鏡頭傳遞能量

鄒佳雯是媒體與傳播學院電影電視系2018級碩士研究生。大一到大三期間,鄒佳雯任上海交通大學學聯宣傳中心副主任、視頻部部長,2015年及2016年連續兩年任開學典禮主題影片《爸媽》導演,大三暑期實踐時她來到澎湃新聞深度報導欄目《澎湃人物》組,進行為期5個月的實習。從選題到採訪到後期,她採訪了包括公益募捐法案專家、行為藝術家、共享睡眠艙負責人等,累計獨立撰稿3篇,參與發布深度報導10餘篇,帶有署名的6篇作品,連同其他優秀報導被集結成《澎湃人物誌》,予以出版。在專業學習和實踐中,她與影視真正結緣,感受到紀實敘事的魅力。本科期間她榮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研究生期間取得績點、綜測專業第一,獲得2019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現場導演,勇挑大梁

多部作品登上央視,全媒報導

實踐路上,鄒佳雯始終褒有足夠旺盛的好奇心,不斷錘鍊專業知識。本科畢業的暑假開始,鄒佳雯作為學生主創,在導師張亞光的指導下,全程參與《讀懂中國之高教改革立潮頭》微視頻策劃、拍攝,並擔任了影片的後期剪輯。經過半年之久的努力,影片最終入圍教育部關工委首批播出計劃,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與全國觀眾見面。與此同時,在進博會期間,鄒佳雯和兩位同學花了十天的時間,對著兩張A3大小通訊錄上的百來個企業打電話爭取採訪機會、單兵操作拍攝、通宵剪輯。最終趕在進博會正式開幕前,作品《進博會第一次|中國,我來了》作為央視預熱篇,登上了央視新聞客戶端首頁置頂頁面,其後,更是被包括中青報、光明網等數十家主流網站、媒體置頂推薦。此後更是參與學校《我和我的祖國》快閃、《青春為祖國歌唱》視頻等多部作品製作;拍攝採訪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和九旬院士校友孫鈞、汪耕,並完成《我們這一代人》作品,登上學習強國;拍攝記錄了著名書法家、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徐慶華在莫高窟九層樓前的書法大字活動,所撰稿件為敦煌研究院官網登載;任《Fever》劇組製片主任,作品後斬獲IMDB認證獎項Rome Independent Prisma Awards獎項等多個榮譽。

學生服務實幹者、志願公益小達人

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光彩

除了有優秀的專業成績和豐富的專業實踐,鄒佳雯堅持盡己之力,去幫助、服務更多人,用奉獻綻放青春力量

本科期間她曾任學聯宣中副主任 、校友會《思源》雜誌社首席記者團記者、思源公益宣傳總監,研究生期間則加入了校研會體育部,負責宣傳工作。在學生工作中,她不斷成長,試圖尋找自己能量的最大值,成長為熱心服務的學生工作實幹者。

她先後做過上海國際馬拉松志願者、ICA國際新媒體高峰論壇、高科技與中國電影新時代高峰論壇志願者,在眺望世界中讓視角更加開闊,用國際視野增強本土情懷。除此之外,她曾持續一學期愛心家教,並參加思源公益鄉村支教,擔任涼山兒童助學人;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她主動獻血、參與線上志願者工作對接求助信息、參與協助反思疫情公信力的社會調研等。「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在志願服務中鄒佳雯知行合一,不斷思索和實踐著責任擔當。

實踐中尋找內心熱愛,

鏡頭下講好青春故事。

築夢交大,

勇往直前,衝啊!

來源:媒體與傳播學院、校團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走近破爛王》 那是真不賴 中原區仨小學生拍的微電影登上央視
    別小瞧這3個孩子,他們扛著攝像機走上街頭,走訪路人和廢品回收站,拍出了一部接地氣、採訪紮實的微電影《走近破爛王——關於廢品分類回收的調查探究》。5月13日,《走近破爛王》在央視少兒頻道金牌科普節目《芝麻開門》中完整展播,專家們看完後都紛紛點讚:有理有據,是一個難得的成功案例。這也是河南省第一部登上央視的科學微電影作品。這3個小學生分別是劉尚澤翔、吳家昇、王涵。
  • 肖戰作品再次「登上」央視舞臺,時間已經確定,值得關注
    近日肖戰的作品《王牌部隊》殺青了,肖戰也發了一篇「小作文」來告別《王牌部隊》,告別自己的角色,事實上這也是肖戰的好習慣,感觸比較多。再回到《王牌部隊》作品本身上,肖戰搭檔黃景瑜,主題鮮明、激情充滿正能量,多次得到央視的推薦,如今《王牌部隊》再次「登上」央視的舞臺,真的特別激動。
  • 專業第一、兼職漢語老師,交大姑娘趁青春,追夢向未來
    參加國際研討會、專業排名穩居第一,她堅定學術理想,刻苦認真、好學向上;兼職漢語教師、撰寫專訪文章,她發揮專業優勢,知行合一、學養兼修;她是2020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交大人文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陳煌煌
  • 專業第一、兼職漢語老師,交大姑娘趁青春,追夢向未來!
    參加國際研討會、專業排名穩居第一,她堅定學術理想,刻苦認真、好學向上;兼職漢語教師、撰寫專訪文章,她發揮專業優勢,知行合一、學養兼修;她是2020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交大人文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 陳煌煌
  • 交大博士夫婦登上北京衛視,德雲社閻鶴祥發文感慨,相聲前途堪憂
    交大博士夫婦登上北京衛視,德雲社閻鶴祥發文感慨,相聲前途堪憂最近一檔名為相聲有新人的節目可謂是火爆熒幕,而節目中一對對相聲選手也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但是所有的事都有兩面性,有好的自然就有壞的,節目中也湧現出了許多所謂的「奇葩」,毫無真材實料,靠著各種各樣的方式想要炒紅自己,這其中的佼佼者就要數交大博士李宏燁夫婦。
  • 專業第一、兼職漢語老師、參加國際研討會,上海交大女碩士厲害了
    參加國際研討會、專業排名穩居第一,她堅定學術理想,刻苦認真、好學向上;兼職漢語教師、撰寫專訪文章,她發揮專業優勢,知行合一、學養兼修;她是2020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交大人文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陳煌煌,
  • 為了捧紅表弟,張嘉譯用了11部劇,後登上央視終於紅遍全國
    為了捧紅表弟,張嘉譯用了11部劇,後登上央視終於紅遍全國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都有著堅守初心不放棄的決心。那麼,可以想像他在拍戲時,更是付出比別人多幾部的努力,才能奉獻給大家一部部經典的作品。比如,《告密者》、《借槍》、《懸崖》、《心術》、《一僕二主》等等,都獲得非常不錯的反響,更是奠定了他的娛樂圈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 當年那對嗆聲郭德綱,又被央視邀約的「交大博士夫妻」,現狀如何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當年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公然嗆聲郭德綱,後來又被央視邀約的「交大博士夫妻「,如今曾經有熱度的他們現在相聲說得怎麼樣了呢?為了更好的弘揚相聲這一傳統文化,眾多專業人士希望能看到一些新的相聲演員。2018年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就出現了很多新的面孔。「交大博士夫妻「的組合一開始就讓人眼前一亮。只不過,他們讓人眼前一亮的方式卻是非同尋常的。一登臺他們竟然就有些出言不遜的味道,直接指著郭德綱說:「您不認識我們?「郭德綱回答到:」不認識。
  • 他是交大學霸、成績專業第1,還中國軍人,更是坦克教練,優秀!
    胡眸: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風景園林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坦克教練GPA專業排名第一在交大,有這樣一群學子, 永不言敗,保家衛國; 承壓負重、堅韌無懼……今天,讓我們認識其中的一位。 他是交大人,亦是中國軍人! 讓我們走近他的故事。
  • 編程貓登上央視大型教育創新紀錄片《育見未來》
    近日,央視大型教育創新紀錄片《育見未來》於CCTV-9播出,這是網際網路革命以來第一部全面反映教育創新發展的大型紀錄片。作為人工智慧時代教育創新的前沿企業,編程貓登上《育見未來》紀錄片,展現編程對於教育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與顯著成績。
  • 「畢業之家」2020年,走近上海交通大學,走進交大
    記得關注喲,後續將會為大家推送高考志願填報和大學專業的介紹喲。 由於家裡人高考的原因,讓我認真了解了這所學校。對,就是上海交大閔行校區上海交大有學校有徐匯、閔行、黃浦、長寧、七寶、浦東等校區。而讓大家吐槽最多,又愛又恨的就是閔行校區了。這個校區佔地4000多畝,校園裡草坪茫茫一片。被交大人親切地成為「腳痛大學」。
  • 登上央視春晚的商洛籍著名歌唱家周澎
    2014年,憑藉中宣部全國推廣展播的中國夢歌曲《夢想星光》和《百年一夢》獲得2014年「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2014年「中國夢全國原創歌曲最佳作品獎」。2015年,其演唱的軍旅音樂作品《我要勝利》獲得全軍軍旅歌曲創作一等獎。
  • 央視聚焦!西南交大焊接技術設備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在軌道焊接方面運用了由青藏鐵路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自主設計研發的世界第一臺高原氣壓焊軌車,幾年來共焊接軌頭2686個,焊接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中央電視臺也報導了相關新聞。為了更深入的了解先進焊接技術及其在重大工程領域的應用,讓交大學子更好的領略大國工匠的風採,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團隊負責人呂其兵教授進行了一個採訪,讓我們來聽聽呂其兵教授眼中的焊接工藝。
  • 化學家拉瓦錫夫婦肖像登上多部外國小說封面(圖)
    化學家拉瓦錫夫婦肖像登上多部外國小說封面(圖) 2015-10-21 14:29:02  現象 化學家肖像登上小說封面  安東尼·洛朗·拉瓦錫是17世紀法國一名很傑出的化學家,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是他最早提出「元素」的定義,是他給氫元素和氧元素命名,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也是根據他的定義列出的。而拉瓦錫夫人不但喜愛搞化學研究,還在繪畫方面很有造詣,拉瓦錫所寫書籍的插畫基本都是他的夫人繪製的。
  • 南京學「zha」登上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頭條!
    昨天  一位南京學「zha」登上央視新聞頭條!  今天,  他又一次登上人民日報頭條!  修讀73門課程  其中,11門滿分、10門99分、47門超95分  連續5個學期專業第一  看到這些成績,你有什麼感想?
  • 編程貓登上央視大型教育創新紀錄片《育見未來》,展現人工智慧時代...
    近日,央視大型教育創新紀錄片《育見未來》於CCTV-9播出,這是網際網路革命以來第一部全面反映教育創新發展的大型紀錄片。作為人工智慧時代教育創新的前沿企業,編程貓登上《育見未來》紀錄片,展現編程對於教育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與顯著成績。
  • 多部中國文學作品將翻譯成馬來文在馬來西亞出版
    新華社吉隆坡4月18日電 中國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馬來西亞國家翻譯與書籍局、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18日在吉隆坡籤署聯合協議,多部中國文學作品將被翻譯成馬來文在馬來西亞出版發行。根據協議,共有9部不同領域的中國文學作品將被翻譯成馬來文,包括沈石溪的長篇小說《狼王夢》、麥家的長篇小說《解密》、潘天壽編著的《毛筆的常識》等。
  • 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超北京後—上海高金MF登上亞洲第一
    今年6月10日中國權威媒體人民日報報導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同時進入中國前十大名校,標誌著上海成為中國擁有最大的中國十大名校城市,人民日報進行了報導足見國家對上海教育的認可和支持2020年6月15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下簡稱FT)公布了2020年全球金融碩士項目排名榜單。
  • 中國速度,風景如畫,走近交大的7大獨特「超能力」!
    既具有歷史感,又科技範兒十足的交大其實還擁有7大超能力,你了解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獨屬北京交通大學的這些超能力吧!交大人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無線電臺、設計出中國第一臺大馬力蒸汽機,打通了中國第一條超長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研發出中國第一條軌道交通無人駕駛系統
  • 50歲張嘉譯力捧表弟,幾乎每部戲都帶他,如今登上央視有望爆紅
    1990年,開始進入影視圈,並出演第一部電影《魔錶》。2009年,出演電視劇《蝸居》中「宋思明」一角,並且一炮而紅。2011年,出演電視劇《借槍》飾演熊闊海一角,並憑藉此角獲得白玉蘭最佳男演員獎。白鹿原劇照張嘉譯老師屬於大器晚成的實力派演員,雖然40歲才開始成名,但是平易近人,演技高超,出演了許多非常經典的影視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