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 王曦)首屆中國品牌漁具博覽會16日在北京蟹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這是中國釣魚運動開展30年來,首個以展示品牌、服務行業、服務中國釣魚愛好者為目的的漁具展會。
根據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生產的漁具產品已經佔到世界市場的80%。目前,中國有近九千萬釣魚愛好者,全國各地各類釣魚比賽活動總參與人數突破50萬人。
不過,中國漁具產業目前還沒有與先進管理理念接軌,無論是市場監督機制,還是市場引導機制,尚處在無序階段。集中表現為漁具市場缺乏標準,即生產標準、檢驗標準和市場準入機制。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秘書長尹國臣表示,儘管發展迅速,但中國釣魚運動目前確實存在釣具企業急需有效引導規範、項目基礎建設與公共服務不夠、釣魚相關制度建設存在空白等問題。
對此,作為展商代表的富士釣具負責人王海華坦言,中國漁具製造業儘管在工藝上與世界先進國家幾乎難分伯仲,但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企業間的惡性價格戰比比皆是。
他告訴記者,中國漁具製造企業的門檻相對較低,部分企業由於品牌意識淡薄,因此仿造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專利產品甚至不出三個月就會出現山寨產品。」同時,加之訴訟成本較違法成本更高,因此專利製造企業往往深受其害。在王海華看來,中國釣魚市場「儘管盤子很大,但始終處於無序,因此市場也較為初級。」
對於上述問題,尹國臣稱,隨著中國釣魚運動協會2012年宣告成立,這種現象得到改觀,中國釣魚運動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並編制了《中國釣魚運動發展規劃(2012—2016)》。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曉敏表示,釣魚運動在中國特別有群眾基礎,因此此次漁具博覽會舉辦的最大意義就是直接推動釣魚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國內的漁具製造企業,能夠藉助這個契機提升品牌價值,推動科技水平,從而打造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曉敏認為,中國釣魚運動儘管發展較晚,但潛力巨大,特別是企業很多,群眾基礎也很強,因此未來發展前景很好。她指出,中國釣魚運動未來的發展關鍵即在於「協會做大,活動做多,交往做強」。
如她所言,作為中國釣魚界新興的卡亞克釣法目前正逐步走向大眾,這種乘坐皮划艇釣魚的方式迎合了時下環保、運動的理念。儘管這個項目被引入中國還不足一年,但據賽事執行董事宛翔介紹,目前在國內,參與人群已經超過50萬人,且發展態勢良好。
據宛翔透露,目前卡亞克釣魚2015年世錦賽已經確認落戶中國,而這也將為這項新興釣法在中國的普及起到推動作用。他預測,預計2年時間左右,這項運動就有望在中國「生根發芽」。
當日,中國品牌漁具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同時開幕。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決定,建立中國競技釣魚競賽用品的準入制度,並著手啟動制定《中國競技釣魚競賽用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