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乞丐的自述:我的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2020-12-12 真實故事計劃

兒子閱陽被廣東工業大學錄取的那天,老朱一家人一起上了新聞。視頻裡,他和閱陽一起打開信封,笑得合不攏嘴,眼角擠出長條的皺紋,把手臂伸到頭頂鼓掌。

這是一個身在廣州的乞討家庭。父親老朱身體佝僂,妻子與25歲的大兒子新飛都得過小兒麻痺症,無法站立,需要坐輪椅,只有18歲的二兒子閱陽和13歲的小兒子青臣身體健康。

老朱今年56歲,出生在河南周口。他從小身體殘疾,受人嘲笑、欺侮,三十歲那年,經同鄉介紹,他與同為殘疾人的妻子結婚,一年後生下大兒子新飛。新飛被診斷為小兒麻痺症,一家人四處求醫,為償還治病欠下的債務、維持生計,老朱和家人走上乞討之路。

五口人一起租住在廣州河沙村的出租屋。十幾平米大,堆放著的衣服、玩具大多是撿來的,屋內雜亂、擁擠。人們很難想像,一個乞討家庭能有什麼出路,但在艱難的生活中,老朱始終保有信心和尊嚴。出租屋的牆上,貼著閱陽、青臣的獎狀,還有手寫的格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因為疫情和採訪,一家人耽誤了好些天沒法掙錢。閱陽、青臣要繳學費,老朱和妻子身體不好,家裡經濟壓力大,但他不想在報導中求助。他迫切地渴望回到忙碌的、全年無休的正常生活——乞討完回家,晚上八點多,還要做飯、刷碗、洗衣、衝涼,還要督促讀初中的青臣,在十點以前完成作業、上床睡覺。閱陽考上大學,他對培養青臣也更有信心了。

老朱只上過四年小學,卻相信、尊敬知識。他說話帶點河南鄉音,語言清晰生動,言談間有一種難得的清醒,他說,作為一個人,必須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似乎達不到的,第二個是有可能達到的,第三個是能達到的。閱陽考上了大學,老朱說這是閱陽一個人邁入了夢想的門檻,要改變家庭的命運,自己還任重道遠。

跟大多數人相比,他的願望太過樸素:大兒子新飛能找個工作,小兒子青臣也能考上大學,孩子不向他要錢了,低保夠他吃飯,他就不幹乞討了。

以下是老朱的口述:

我1965年出生在河南周口的一個農村,今年56歲。家裡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我排行老五。

小時候我的背還正常,它是慢慢彎曲的,上學之前就有症狀,我因此好自卑。夏天熱,老家村裡很多小孩光著後背,但再熱的天我都沒光過上身。有時穿著衣服,自家人招呼「我看看你的背有沒有變彎」,我都靠到牆上不讓看。

我7歲上的學,念了4年就沒再繼續,因為爸媽覺得我太笨了,何況上了中學的三哥、姐姐最後還是回來幹農活。那時間農村父母普遍不重視教育,覺得認識自己名字就行了,多讀耽誤種地、幹活,不需要什麼理由,說不上學就不上。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欺負。學校裡,有幾個小孩會跟在我後頭,大聲地喊我「羅鍋」。因為沒有別人高,打架也打不過。有老師的時候我就告訴老師,老師不在,我就自己趕快走,哪兒遠走哪兒,哪兒沒人走哪兒。

當時不知道背彎是什麼原因,也沒錢治。直到十好幾歲,我帶我媽上醫院看病,醫生告訴我這是佝僂病,缺鈣,補補鈣就好了。可我上哪兒補鈣去?

我小的時候,國家還沒改革開放,農村人都指望那一畝地。生產方式很原始,一個村子就一輛小手扶(小四輪車),還是生產隊裡的,大家用的都是牛。種地全靠力氣,可我背越來越彎,胳膊也因此使不上力。出一點不大的力氣,心就砰砰跳,自己都養活不了,我只能在村裡撿大糞。

大概十幾歲的時候,我媽跟我說,你沒本事,人人瞧不起,指望誰也指望不住。她給我想了個辦法,要有了錢,趕快吃趕快喝,萬一得了病沒錢治,乾脆老鼠藥一吃,別在那兒死不死活不活地受罪。這是我親媽跟我說的,我都記著。她不是恨我,只是我的路,她看到就是那樣的結果。

人人看的我的結局都是那樣,包括我自己。能有現在,確實是一個沒想到的事情。

圖 | 老朱的故事被《人民日報》報導

在我們農村,都是別人給介紹對象,沒有自己談的。三十歲之前,沒有任何人給我介紹。農村以力氣吃飯,我沒有力氣,自己都養活不了,怎麼考慮家庭?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天賜了我這個家。經同鄉介紹,我遇到孩他媽,她因為小兒麻痺症落下殘疾,只能坐輪椅。後來我們訂婚、結婚,有了新飛、閱陽和青臣三個兒子。新飛也和他媽一樣,因為小兒麻痺症走不了路,閱陽、青臣是健康的。

三十歲以前,我們一家人都拋棄我了,弟兄4個只剩我一個單身。所以我很珍惜這個家庭,很珍惜。離了這個家庭,我不會再有家了。

很少有人理解我們。乞討的時候寫牌子,我從來不提孩子,要是提了,人家一分錢都不給,說我瞎扯。孩他媽出去要錢的時候,別人問有幾個孩子,她說一男兩女,對方會覺得好,說兩個女兒長大了可以伺候你們,負擔還不重,痛痛快快給個幾塊幾毛錢。

我經常碰到的事是,知道我們家有三個男孩後,人家不但不給錢,還說是我們自己找罪受:「人家城市家庭多有錢,也頂多要兩個。你都不應該要孩子,要那麼多,你養得了嗎?你不是害了孩子嗎?」其中一句話真正刺痛了我的心,「你害了孩子」這一句。

閱陽考上大學後,有記者來採訪,問我「用什麼心情支撐這個家」,我半天答不上來。我老婆跟著我,我覺得對不起她;孩子無法自己選擇,跟我一個家庭,我也覺得對不起他。

有一個事情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天我們在老家縣城,颳大風,別人在放風箏,閱陽也想要,一問,一個風箏5塊錢,一捆線是10塊錢,總共15塊,我捨不得了。我就給他找一個食品袋,綁上毛線,風一刮,袋子灌滿空氣,也飄得好高。我說:「閱陽你看,這是不是跟風箏一樣?」他說:「嗯,省錢了。」

閱陽小時候不太愛說話,但這句話說得特真實,多少年了我都忘不了。我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孩子。孩子跟我吃的不勝人,喝的不勝人,玩的還不勝人,從小到大沒有買過什麼玩具,都是撿、做。我對不起一家人,我任何人都對不起。

確實,我們這個家庭有好多困難。哪一家人有兩個輪椅?難啊,我真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壓力大的時候我也說過,要是有後悔藥,我就吃了後悔藥,我都不想有這個家。要是我以前知道現在的日子這麼難,我都不會結婚。這樣的話我不止說過一遍兩遍。不過,我是這樣說,但我不是這樣做的。我沒有怕難。我是家裡唯一的頂梁柱,我不能倒。

還沒有閱陽、青臣,以及他們還小的時候,我連害病的權利都沒有。我害病了,都沒有一個人能給我端碗水。有一次我腰痛得不能動,還在發燒,吃藥都夠不著。那時新飛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就擱地上趴著,爬一點往前挪一點,一步一步拱過來,給我一碗水。他的動作,我都看得很清楚。確實挺難為他的。

新飛是8歲上的學,他不能走,廣州的私立小學都不收,我們又把他送回老家。他拄兩個小拐杖,是我給他做的,就是兩根直棍,不帶彎兒也不帶把兒,跟小細擀麵杖一樣。用的是老家的槐樹,木質特別好,不會斷。

如果只有一個腿壞,有了拐杖,三腳鼎立可以撐起來,但新飛兩個腿都不能走,身體又瘦弱,走不遠就摔一跤。大夫都說他要多鍛鍊。出來要錢,我就給他個帶把兒的小茶缸,他一手扶一個小拐杖,只能用手指勾著茶缸,「咕咚」摔一下,把錢摔的到處都是。

和我一樣,新飛也只上了四年學。他在我們老家上封閉學校,兩周回家一次,我們家沒人,就去他姨家。後來他姨孩子大了,也要出去打工,新飛沒人照顧,沒有別的辦法,我就跟新飛說,自己名字能認識了,行了吧。12歲之後,我就把他帶來了廣州。

現在感覺,我最對不起的是新飛。他從小就不會走,大概一歲,正常的孩子都會站,起碼架著胳膊能蹦蹦,他呢,腳脖子是彎的,看著是站著,大人的手一松,腿又蜷著了,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我怕他怨我,就把情況都跟他說清楚:給他做治腿的手術花了好幾萬塊,還是借的錢,結果還是沒治好。

前段時間有個信佛的阿姨跟新飛聊天,給他講佛。新飛說我是殘疾人,能不能出家?阿姨笑一下,說也行啊。新飛就說,等兩個弟弟考上大學,我就出家去。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對青臣、閱陽,我會督促他們,我們一家人乞討確實是不好,欠社會、欠國家太多了,他們要考上大學,貢獻國家、貢獻社會。但對新飛,我不敢想,我想不出真正的辦法。我跟一位記者說了這事兒,他介紹了一個朋友,說可以叫新飛去面試一下。我挺高興的。他那麼年輕,也不能老乾乞討。

做乞丐也是無奈之舉,派出所我都進了二三十次了。

前幾年打拐,我是個殘疾人,新飛又不能走,就有人覺得我肯定沒有家庭,肯定是我把他的腿撅折了叫他掙錢,就打110抓我。後來我出門,就帶個戶口本用作證明,結果還是有人看我不像好人,打了110。

乞討看起來很簡單,好像往那兒一坐,人家就給錢了,實際不是。在馬路邊坐,熱天太陽底下,氣溫得有三四十度,天冷了在風口,坐在地上又好冷。有好幾次,孩他媽想著某個地方人多,能多要一點錢,氣溫三十七八度,地面溫度是四十多,她就在地上坐著,一回來就發燒、中暑。後來她還想去,一家人都勸不住,只能由她,有時提前吃點藥,嚴重的時候就掛吊瓶。

閱陽也攔不住她,就站在邊上給她打了一下午的傘。有次我讓閱陽寫保證書,他寫「別人掙錢是吃苦,我爸媽掙錢是拼命。」我特別欣慰,對他說,我吃的苦,你看到、知道了,就行了。

你要說苦,我一肚子苦水。乞討的苦,誰知道、誰懂、誰相信呢?我一個乞丐在外面,沒人搭理我。有些人覺得我們就是賤骨頭,就愛乞討。但我們也是家庭所迫,不然,也不至於走上全家乞討的路。人人都想當大老闆,當不上怎麼辦?

我這可不叫怨言。我也不想倒苦水,感覺自己理虧,因為人家是奉獻,我們是索取。社會就是這樣,一人一個瓶頸。別說是我,就是一個百萬富翁,也有不被理解的時候,也有被瞧不起的時候。人人都有苦,想要別人了解特別難。大家能知道,我們乞丐不都是醜陋的、招人煩的,還有這樣一個家庭,這就夠了。

我跟閱陽說過,你跟我一家人,這是天命,你也不要抱怨,而要特別的努力,如果你不夠強大,以後要有一個家庭都是困難的。現實就是那麼殘酷,沒有壓力不行。

他當時初中畢業,考上廣州一所民辦高中,一年收費近五萬元,太高了,實在供不起,我就想讓他打工。他一句話說服了我:「我不上大學,沒出息啊。」我們就讓他一個人回老家上學了。我還跟他提要求,第一,要上縣一高;第二,高考考到一本線以上。一本以後更好就業,我們老家好多二本出來的孩子都找不著工作。

我也擔心過,這條路走不走得通。經過努力,閱陽從一開始的班級40多名,到30多名、20多名、10多名,最後是前5名。今年高考成績出來,607分,比河南省一本線高出60多分。選大學的時候我猶豫了,在廣州發展肯定工資高,但我怕在同一個城市乞討,要給孩子丟臉。我拿不定主意,就問閱陽想在哪兒,他說廣州,最後就報了廣東的學校。

在老家讀高中的時候,閱陽一個人住,自己洗衣、做飯。老家的鄰居都說,我跟撿了個大學生一樣,言下之意是我這個父親當得不稱職。別的孩子要高考,有專人伺候,我一年到頭不回來。去年過年,閱陽讀高三,大年二十九放假,初三就要開始上課,我一算,才三天,回去也沒時間說話,而且車票還要花錢,就問閱陽,今年不回去行不行?他很懂事,說行。後來又遇上疫情,村子封了,也不讓走親訪友,閱陽就一個人在家吃住了兩個半月。實在不放心,5月底,買得到火車票了,我和孩他媽就馬上回家。那時青臣已經開學,新飛留下來照顧他。

其實我也經常督促孩子學習。他的努力,我的督促,一樣都少不了。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一段時間不督促,學習成績就下降,所以管小孩要堅持,我每天再忙,都要簡單地問幾句情況。我沒有多大的學問,但道理還是說的。我告訴他,大學同學都是比你更精彩、更出色的,如果你沒有拿出高中的精神,可能還要落後。你現在不是小孩子了,是飛出去的小鳥了,要有抗風浪的能力。

疫情期間,我可以用閱陽的帳號登錄,看他們的課。課我聽不懂,但怎樣做人做事,老師講得特別好,我聽得心服口服。我就跟閱陽說,你現在高中文化了,我講得吞吞吐吐,道理不一定講得準,就不跟你說了,你聽了老師的話,就什麼都有、什麼都會了。比如,他的班主任講考試的心態,是去說一個人如何踏踏實實地實現夢想。這些道理要我完全照搬,我也說不上來,人家都是大學生,那個用詞就不一樣。「放鬆不能放縱」,這話也是從老師那兒聽來的,我也覺得特別好。

還有一句,也是閱陽老師說的,「有付出就有收穫」。我以前表達錯了,說成「有付出就有回報」。我感覺到我用詞不當,老師說的「收穫」更準確、更漂亮。比方說你是個農民,上地裡割麥子,你割得多,收穫也多,有付出就有結果,結果就是「收穫」,「回報」好像拐了個彎兒,它不是直接的。

我覺得閱陽的校長、主任,他們有文化,都站得高、看得遠。我跟閱陽說了一個目標,結果學校不是那樣規定的。因為家裡窮,我就想讓他以掙錢為主,畢業了趕快找個好工作,但他們的校長說,畢業找工作不是目的,之後還可以一步一步地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後,通過學習也可以掙錢,學習好了能有助學金、獎學金。我以前沒有接觸,不懂。回來我就跟閱陽說,你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光聽我的,因為我是一個文盲。我說你過段時間一回來,要是不內向了,理想也大了,給我個驚喜,多好!以後要輪到你給老爸講道理。

我這個人愛幻想。有一個小好事,就能馬上想成個大的好事,閱陽的未來我就想得特別好。你問我幻想了什麼,幻想能說嗎?我跟誰都不想說這個,今天是說漏嘴。你要在電視上、報紙上,看到一個乞丐怎樣幻想,得覺得好笑。一個乞丐還幻想?瞎扯。

我告訴閱陽,作為一個人,必須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似乎達不到的,第二個是有可能達到的,第三個是能達到的。如果沒有大學夢,就不會有今天。高中的時候我就跟他說,那清華北大我們不能不去想,那就是第一夢想,你要往那個地方去努力,全力以赴後沒有達到,你還有第二個夢想。做人都要是這樣的。

閱陽考上大學,我們確實增加了自信,現在我管青臣比以前要用心多了,也更有把握了。青臣的決心不得了,說我超過二哥怎麼樣啊?我說行,有這個精神,我很讚揚,不過你要踏踏實實地努力。

說實話,現在很多報導把我們捧得太高了。我們只是做了一點點成績,就被這樣去說,感到受寵若驚。有記者問閱陽有什麼發光點,我說我的孩子渾身缺點,上哪兒找發光點?閱陽那麼好,我沒有當面誇過他,怕他驕傲。作為一個父親,能有很多理由找孩子的缺點、不足,不是說他非得犯了確確實實的大錯誤才要檢討,所以我經常讓閱陽寫檢討書、保證書。現在,他只是邁進夢想的門檻了,以後還要考研究生、考博士,前面的路還特遠、特長。

我感覺,自己的變化,也是一個社會的變化。疫情期間,老師讓讀《駱駝祥子》,青臣說這書有意思,想讀給我聽。平時他要給我讀書,我心裡有壓力,沒心聽,這段時期不能出門,我心裡沒有那麼多雜事兒,就聽他讀,一整本書都聽完了。我真有感慨。駱駝祥子是當時的一個強者,因為他人高馬大、有力氣,最後卻混不下去了,這讓我好悲傷。有啥事兒,我都容易聯想到自己。我是一個弱者,慢慢地能有一個家庭,再有幾個孩子,雖然負擔挺重,但心裡還是高興的。新飛的病不是人能控制得了的,剩下兩個小孩那麼爭氣,我感覺這就是社會的進步。

還有一次,我回家祭祖,一個老家人說的叫我掉淚。他說以前一個村子都上南方逃荒,最後有的一家人回來一個,有的一個也沒回來,就死在外面;我也逃出去了,還領回來個大學生。人家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年人,字都不識,簡簡單單一句話,他就說得那麼真。這就是社會的變化。

我現在的願望就是,新飛能找個工作,青臣也能考上大學。等到那時,我都60多歲了,低保夠我吃飯了,小孩不向我要錢了,我就不幹乞討了。我對哪個記者都說,我們是普普通通的人。閱陽考上大學,只是他一個人的夢想開始了。我還沒有成功,還得面對現實、好好努力。改變家庭命運還任重道遠,前面還有好多路要走,好些苦要吃。

- END -

撰文 | 鄭可書

編輯 | 左荏

相關焦點

  • 兒子努力讀書只因家裡窮,考上重點大學後母親一句話,兒子愣了
    兒子努力讀書只因家裡窮,考上重點大學後母親一句話,兒子愣了從小到大小李過的都是窮苦的日子,因為家裡很窮,所以讓小李上學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可是父母卻說家裡就算沒有錢,借有也要借來讓兒子讀,因為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因為家裡窮而耽誤了一輩子,兒子也因為父母在家裡這麼窮的情況下還借錢讓自己讀書
  • 兒子!我在武漢等你!兒子考上武漢大學
    兒子!我在武漢等你!兒子考上武漢大學兒子我在武漢等你!兒子考上武漢大學
  • 剛收到錄取通知書,全家人就大吵一架,兒子:我不想當乞丐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年的高考已經順利結束,學生們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對於每一位孩子和家長而言,這才是最喜悅的時刻,十二年的寒窗苦讀終於有所成果,孩子考上一個好大學,這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在父母眼中也是最值得慶幸的。
  • 兒子考上了研究生,卻不告訴我
    兒子今年日語專業畢業了,遲遲不找工作,原來考上了青島大學日語口譯的研究生。從考研不告訴我成績到前幾天才無意中從他和別人談話中得知考上了研究生。兒子城府深了,這麼一件大事,捂了兩個多月。兒子為什麼不親自告訴我?是覺得沒有必要,還是刻意地隱瞞?
  • 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曾今的丈夫和婆婆,登門道喜,跪求原諒
    今年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我特意在酒店裡為他擺了幾桌,邀請了親近的親戚朋友。現在兒子正在挨個給各位長輩老師們敬酒,感謝他們。當然我也是非常滿意,不枉我一個人把他辛苦拉扯長大。不管我曾經受了多少苦,多少累。
  • 別人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我家環境優越,孩子卻考個二本
    ——毛姆01看「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的新聞,我和同事聊起來。「我不知道別人的孩子怎麼那麼爭氣,而我的……」同事說起孩子,滿腹辛酸淚。我也覺得新聞中的閱陽孩子很有出息。他成功了,今年高考考出607的好成績,被廣州一所大學錄取。他的父親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是的,只要努力,夢想實現的希望就大!
  • 別人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我家環境優越,孩子卻考個二本
    ——毛姆01看「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的新聞,我和同事聊起來。「我不知道別人的孩子怎麼那麼爭氣,而我的……」同事說起孩子,滿腹辛酸淚。我也覺得新聞中的閱陽孩子很有出息。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為了供養幾個子女,父母在廣州以乞討為生。閱陽很懂事,他沒有被現狀所嚇退,而是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他成功了,今年高考考出607的好成績,被廣州一所大學錄取。
  • 老爸承諾兒子考上大學送奔馳,考上了卻不兌現,說那只是激勵法
    大家好,我是張老師。鄭州有一個老爸特奇葩,他兒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用的激勵法,小學時候,承諾兒子如果考100分,就送玩具汽車,初中時候,承諾如果考上重點高中,就送一臺電腦。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老爸都是用的這種激勵法,特管用,兒子始終學習成績優秀。有了這些激勵,兒子玩命地學習,每一次都能將老爸的獎品贏過來了。今年高考前,老爸故伎重演,押上最大的賭注,承諾如果兒子考上211大學,送奔馳車一輛。
  • 故事:老爸承諾兒子考上大學送奔馳,考上了卻不兌現,說那只是激勵法
    大家好,我是張老師。,承諾如果考上重點高中,就送一臺電腦。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老爸都是用的這種激勵法,特管用,兒子始終學習成績優秀。有了這些激勵,兒子玩命地學習,每一次都能將老爸的獎品贏過來了。今年高考前,老爸故伎重演,押上最大的賭注,承諾如果兒子考上211大學,送奔馳車一輛。重金之下,必有勇兒,這個獎勵讓兒子眼睛發亮,於是,他的目標是考上鄭州大學,因為家就住在鄭州市,將來開著奔馳上大學,多威風!
  • 《墊底辣妹》:年級倒數卻考上重點大學,離不開「登門檻效應」
    你能夠相信一個整天喜歡化妝,學習每次都是年級倒數第一,知識儲備還不如一個小學生的高二女生,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衝刺最後考上京東的重點大學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根本不可能",儘管電影可能有誇大的情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是有可能發生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從心理學上說,這是因為"登門檻效應"的作用。
  • 剛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父子倆就大吵一架,兒子:我不想當乞丐
    前不久,我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也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媽媽看到兒子被北大錄取了,非常高興,做了一桌子菜,準備慶祝一下這個喜慶的時刻。爸爸也很開心,打開了自己珍藏了好幾年的酒,準備像對待大人那樣和自己即將上大學的兒子喝一個。
  • 我和兒子一起考上大學
    口述: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圖鎮新尼淖爾嘎查牧民 娜仁那整理:寶音畢力格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石佳---------------我叫娜仁那,是內蒙古草原上一名普通的牧民,但今年,我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情:和兒子陶拉嘎一起考上了大學
  • 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媽媽瞬間發圈炫耀,結果悲劇了……
    孩子考得好,孩子得獎狀,孩子考上大學等,都會禁不住發個朋友圈來誇獎一番。這樣的行為對媽媽自身來說,就是高興,發圈說明自己的心理狀態,想和朋友一起分享喜悅。但對圈裡的朋友來說,就可能認為是炫耀,畢竟自己孩子的優秀可能正是別人的痛點。
  • 窮小子娶富家千金,婚禮上突然來了一個乞丐,開口時新郎說不出話
    劉濤是整個村裡唯一考上大學的男孩子,然後畢業之後還去了一家外企上班的,像村裡的其他人都是混吃混喝,在一些小工廠裡面上班,或者跟家裡人在建築隊上班。劉濤老爸在家裡當環衛工人,一個月一千多塊,錢不多,也就夠老人在家裡的溫飽。
  • 考上重點大學後,你家裡的親戚都是什麼反應?答案很現實
    說來也是,我村裡大學生很少,不足十個。 我大部分親戚還是真誠的,少部分我是不待見的。當天也是蠻熱鬧的,吃喝完了就打麻將了。晚上基本都要回去了,我因為有事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天太黑,路上碰到幾個人在那說「某某(親戚兒子),你要是不好好學,就跟你表哥一樣,讀專科」。雖然我近視看不清是誰,但我聽清是哪個親戚。
  • 孩子考上重點大學,親朋都高興,家長卻很糾結,這是為何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是金榜題名時,老金的孩子考上了國家省部級建設的重點雙一流「985」、「211」高校之後,不僅親朋好友高興,就連全村人見了老金都要豎起大拇指誇上老金一家人一番,老金在村子裡的威望好像一下子提高了。用老金老婆的話來說,孩子為他們一家人掙了臉面,讓她感覺活了幾十歲,此時才活出了人樣。
  • 俞敏洪對兒子的教育理念火了:我兒子必須進普通大學!
    孩子學習成績好,能考個名牌大學,想必是大多數家長的期望,但是前段時間央視主持白巖松「不讓兒子考第一」的教育方式曾經被刷屏,最近俞敏洪對兒子的教育理念又再次火了:名牌大學精神出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下決心讓兒子必須進普通大學。
  • 兒子每月給父親200,給乞丐2000,父親去告他,兒子拿出父親遺照
    200元,卻給個乞丐2000元的訴訟今天判決,親朋好友們眾口一詞,幾乎都站在兒子劉致鋼一邊,認定法庭會還兒子劉致鋼一個公道!……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養育我到11歲,她忍受不了病魔的折磨和你的背叛,在一個深夜跳河自盡,從此,我成了一個孤兒……」「爸,你真的配不上這個稱呼,我11歲就成了個沒爹沒媽的孤兒,完全拜你所賜!
  • 兒子考上「985」大學,卻被親戚嘲笑是野雞大學,網友:無知
    兒子考上「985」大學,卻被親戚嘲笑是野雞大學,網友:無知!最近各大學的錄取情況也陸續公布了,這不舅舅家的表弟也被一所大學錄取了,這不舅舅喜笑顏開,要擺席慶祝!「親友」們紛紛關心詢問到底考上了哪所大學,舅舅如實回答,可誰知舅舅的朋友們聽到後紛紛變了面容,直呼:「不會被騙了吧,這不會是一所野雞大學吧!」這不舅舅也慌了陣腳,忙問表弟學校到底有沒有問題!其實「親友」們的關心也實屬好意,可未免太過無知,考試院報考系統中是沒有野雞大學的,並且也不可能出現!那么弟弟到底考的哪所大學呢?
  • 開了一家新店 兒子考上大學
    《大渡口報》特推出系列年終特別報導「我的2020」,講述這一年發生在我們身邊普通人的煙火故事。我是楊光先,今年47歲,九宮廟街道創新社區的居民,也是位於春暉路街道陽光社區夫妻足浴店的老闆娘。2020年最讓我開心和欣慰的是我和老公朱光強在九龍坡區盤龍開了新店,兒子也考上了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