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北京大學精品課程」:《微觀經濟學》介紹
《微觀經濟學》是北京大學「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的核心課程,是經濟學院全部經濟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經濟學本科教育的專業主幹基礎課程,被北京大學確立為首批校級立項建設的主幹基礎課程。
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微觀經濟學》可以說是各門專業基礎課中內容最為成熟,分析手段最為細緻,教材體系最為穩定的一門課程。它以單個經濟主體(消費者和生產者)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各個經濟主體如何將其稀缺的經濟資源分配在各種不同的用途中以取得最大利益的科學。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微觀經濟學》教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出版後的十年,《微觀經濟學》作為《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就伴隨著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的成立而傳入我國。1912年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創立,作為當時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微觀經濟學》由當時著名的經濟學家蔣碩傑教授。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微觀經濟學》正式列入經濟學系本科生基礎課,由羅志如、範家驤和胡代光等著名教授擔任授課老師;同時開始集中精力編寫高質量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並取得豐碩大成果。例如,厲以寧、秦婉順撰寫的《現代西方經濟學概論》,梁小民編寫的《西方經濟學原理》,特別是範家驤、胡代光等老先生編寫的《當代西方經濟學說》一書中的「微觀經濟學」部分,在當時都屬於國際經濟學界的前沿領域,該書出版後便很快在我國的臺灣地區相繼出版繁體版本,並產生很大的學術影響。
從全國範圍來看,90年代之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不僅是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科研領域的主要「拓荒者」,而且是主要傳播者。以羅志如教授、範家驤教授和胡代光教授為代表的老一輩經濟學者,率先邁出了全面引進微觀經濟學理論、向社會傳播微觀經濟學原理、著力培養微觀經濟學研究人才的堅實步伐。如今,國內各個領域活躍在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科研領域的研究與教學人才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培養出來的,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承擔著《微觀經濟學》教學和科研任務。
進入20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和科研突進入突飛猛進階段。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借鑑國際經驗,全面調整和完善《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體系。為適應北京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改革原有單一《微觀經濟學》教學體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建立起《初級微觀經濟學》(適應本科一年級)、《中級微觀經濟學》(適應本科高年級)和《高級微觀經濟學》(適應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層次分明、結構完整的教學體系。
其次,積極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擁有一支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高、結構優化、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近年來,根據《微觀經濟學》教學的需要,我們不僅邀請了錢穎一、黃有光等國際著名學者給我院本科生講授「初級微觀經濟學」(即「微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的「福利經濟學」等內容,而且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充實我們的教學隊伍。目前,在我院《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已經形成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並重,並能掌握國際先進教學經驗和學術成果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隊伍。
表1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承擔《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任務的師資力量情況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學位 職稱 在教學中承擔的任務
劉文忻 女 55 學士 教授、博導 中級和高級《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科研
錢穎一 男 49 博士 兼職教授 特聘講授初級《微觀經濟學》(即「原理」)
黃有光 男 60? 博士 兼職教授 特聘講授《福利經濟學》
郭研 女 35 博士 副教授 初級《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科研
夏業良 男 42 博士 副教授 初級《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科研
張元鵬 男 40 在職博士研究生 講師 中級《微觀經濟學》、《高級產業組織理論》教學和科研
夏慶傑 男 39 博士 講師 高級《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前沿專題》、《微觀計量經濟學》教學與科研
胡濤 男 30 博士 講師 初級《微觀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教學與科研
第三,加強教材建設,形成一系列與國際一流經濟學教材接軌並體現課程體系改革成果的精品教材。1992年,劉文忻教授編寫了《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獲北京大學第三屆優秀教學獎;1996年,國家教委組編、全國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核心教材 《西方經濟學》出版, 其中劉文忻教授為主要作者的教委版《西方經濟學(上冊 微觀經濟學)》自出版以來,修訂多次,連續三版,印刷近十次,並增設彩色版,總發行冊數近百萬,該部教材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被國內許多大學作為本科生教材使用,2002年先後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與該書相配套的《西方經濟學 學習和教學手冊用書》於2005年出版,《學習和教學手冊用書》出版在國內尚屬首例,同樣受到廣泛好評。劉文忻教授主編中級層次的《微觀經濟學》教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主譯了《微觀經濟學》(Mas-Collel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和《經濟學導論》(A.J.Hoag等著,華夏出版社2004年),主持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立項教材《微觀經濟學》項目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重點立項教材《微觀經濟學》項目,完成了「九五」、「十五」國家重點文化工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西方經濟學分支主編工作。
第四,與時俱進,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我國傳統的經濟學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一種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教育模式,其特點是教師基本進行滿堂灌的課堂講授,而學生也基本採取全盤接收的學習方式,純粹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素質的考核方法。但是經濟學畢竟是一門以「經世濟民」為己任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經濟學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和分析技巧,而且還要使學生在教學中能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現實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因此,強化案例教學在經濟學案例教學中的地位是順利完成經濟學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從2001年10月起,《微觀經濟學》開始嘗試案例教學,由劉文忻教授組織任課教師和學生成立了「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課題組」,同時建立了「微觀經濟學學習在線」網站,並在該網站上開闢一個《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專欄,不但對傳統的經濟學純理論教學中進行案例教學的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而且在本科「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同步進行案例教學的實踐。
第五,堅持以科研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微觀經濟學」領域的科研方面,該課程教學的教員先後承擔了一系列省、部級的重要研究項目,取得了豐碩大成果。其中關於產業組織理論、實驗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案例研究等成果,都有力地支持和促進了「微觀經濟學」的教學。
經過經濟學院《微觀經濟學》課程組全體教師的努力,《微觀經濟學》課程以其嚴謹的教學作風、完善的教學體系、先進科學的教學方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獲得了各方一致好評。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評定中,本課程以豐碩的科研成果為基礎,完善的課程體系,靈活多樣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方式贏得評委好評而相繼獲得北京大學一等獎和北京市二等獎。
課程負責人劉文忻教授長期擔任北大經濟學院本科生《中級微觀經濟學》和碩士、博士研究生《高級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工作,,多年來不但在《微觀經濟學》課程研究中勇於探索和創新,成果豐碩,獲得多方面的獎項,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因材施教,對不斷提高學生的經濟學理論素養和分析能力做出了很大貢獻,其開設的課程均成為北京大學立項建設的主幹基礎課程,在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先後獲多項省部級、校級教學獎項: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1997)、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1997)、兩次獲北京大學花旗銀行獎教金(1997、1998)、獲首屆、第二屆陳岱孫經濟學獎(1996、2000)、北京大學通用電氣獎教金(2001)、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多次獲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學優秀獎、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教學優秀獎等。03級的穆崢同學認為:「劉文忻老師的微觀經濟學是自我上大學以來給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也是給了我最大啟迪的一門課,恐怕也是我上得最為認真的一門課吧。劉老師的講述自然、流暢、清晰,渾然天成。……聽劉老師的課便真是令人『餘香滿懷』了。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劉老師那樣激情無限地站在講臺上帶著我們畫圖,每一幅圖都是如此;就那樣,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關鍵點在自己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便頃刻間也變得和劉老師一樣無比專注的激情。……還有一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劉老師帶的U盤在教室的電腦上無法啟動,我們都在心裡做好了等待一切正常的決定。可馬上,劉老師居然又從兜裡掏出一個U盤來,啟動講義,開始上課,沒有耽擱。劉文忻老師就是如此,嚴謹而又灑脫,為師為學。真的,我渴望成為她這樣的老師,這樣的學者。」
(責任編輯: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