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專家:李強 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
丈夫應酬多,妻子不滿,是很多中年夫妻吵架的主題。對於丈夫的種種解釋,妻子根本聽不進去。女人不明白,為什麼男人那麼喜歡聚會,還扣上「維護圈子」的大帽子?一群都有脂肪肝的胖男人,為了表明是「哥們兒」,必須喝大酒,這身體還要不要了?至於男人無法直截了當對應酬說不,她們更覺得是男人愛玩的藉口……應酬這件事,成了中年夫妻關係的絆腳石,導致家庭戰爭頻發。看來男人在應酬圈子、朋友的同時,還真得琢磨琢磨怎麼應酬好自己的老婆。
故事
飯局瘋狂 太太抓狂
看著下周的安排,38歲的小丁主任直皺眉頭:從周一到周四,每天晚上都有飯局,周五還待定。他琢磨怎麼跟老婆說,她才能不甩臉子?周末陪老婆、兒子去郊區玩,當了一天「二十四孝老公」,看得出老婆挺高興,小丁開了腔:「跟您匯報一下,我下周事挺多,周一跟田處長吃飯,周二局裡有會,周三去靜海……」聽完一周的飯局,老婆明顯「晴轉陰」:你怎麼那麼忙呢?孩子放暑假了,你倒好,天天不著家!我就不明白,有事開會、談業務不就得了嗎,為嘛非得吃飯?吃完喝完再唱歌,哪次回家不得十一二點?小丁忍不住分辯:「我也不願意天天喝酒啊,這不是工作嘛!」「別以為只有你工作,我大小也是個領導,能推的飯局我都推了,我要是跟你一樣,孩子不成孤兒了?你就不能不去吃那個破飯嗎?喝大了又難受,這都是圖嘛呢?」「我已經推了不少了,要是信著參加,我天天都回不了家……」
人到中年,小丁和老婆麗芳都混了個一官半職,要說日子過得挺有奔頭,可是為「應酬」這點事,麗芳沒少跟小丁「動氣」。
一次小丁喝多了,晚上十一點被同事攙扶著回家,一進門就是一陣吐,屋裡全是一股酸臭味。當著外人的面,麗芳沒怎麼發作。她又洗又擦,收拾到凌晨才算完事。第二天一早,小丁酒醒了,老婆不顧自己上班遲到,劈頭蓋臉跟他大嚷一通,還破例沒給他做早飯。小丁到現在都記得麗芳摔門走時「惡狠狠」的樣子:「你就這樣吧,以後沒人管你!」
還有一次,小丁告訴老婆回家吃飯,他下班早先到家,覺得有點餓了,剛想弄口吃的墊墊,就在這時老友打來電話:「我們就在你家小區旁邊的飯館呢,你趕緊來吧,××和××也都在!」小丁電話向夫人告假奔赴飯局。事後,麗芳問他都回家了為什麼又出去,小丁回答:「跟這幾個人老長時間沒見面了,人家又在家門口,能不聚嘛!」「不對吧,我記得你們半個月前剛一起吃過飯!」小丁說:「半個月可不挺長時間了嗎?」麗芳嘴一撇:「你半個月見不著我,也不覺得時間長;見不著這幾個狐朋狗友就想得慌了!」
最近一次,小丁還在麗芳的監督下回絕了飯局。那天一家人剛要一起吃晚飯,小丁的手機響了——是業務單位的李科長。小丁知道,這電話沒別的內容,一準是叫他吃飯去的。他不想接,沒想到李科長很執著,一遍一遍地打,撥了十來遍電話,小丁來不及把鈴聲調成振動,只好把手機放在兩個枕頭的底下,任由它不停地「嚎叫」。麗芳挺反感:「你接電話說不去不就得了,這樣多吵!」小丁一臉糾結:「姑奶奶,一接電話就得去呀;我不接估計他們也沒念叨我好話,算了,明天我再找個詞解釋吧……」
因為小丁應酬多,麗芳詢問小丁「你回家吃嗎」就成了夫妻倆每天的必要溝通,如果倆人早上沒說定,麗芳晚上下班前也會例行詢問一番。而小丁還養成了一個好習慣:無論在多重要的飯局上,只要老婆一來電話,立刻接聽。飯桌上,有人笑話他「怕老婆」,可小丁卻不以為然:「告訴你們吧,這也是一種『經濟學』。在外應酬,老婆來電,當時要是不接,或者接電話態度不好,你回家得用更長的時間解釋,還得花錢安撫,絕沒有立刻接電話性價比高!」酒桌上一陣鬨笑,有人提議:「為男人的『飯局經濟學』幹一杯!」「乾杯!」
困惑
關於應酬 男女分歧大
應酬,像是男人和女人之間一個「講不通」的話題。筆者發現,妻子對於丈夫出去應酬的不理解大致有三方面。
為什麼聚會如此頻繁?
女人不解:真不明白男人的聚會怎麼那麼多?有些朋友或業務夥伴,幾個星期不見面他們就要定日子聚一下,而且每次聚會還都得喝大酒。其實他們都有家有口,老婆孩子肯定都不願意他們出來,但他們死活就得聚。
男人辯解:男人頻繁聚會也是為了建立、維護自己的圈子,人家叫你,你要是經常不去,就沒有圈子了,將來找人辦事、聯繫業務都會有一定難度。還有,男人的朋友多,這些哥們兒要是隔一段時間不見,還真是想得「心裡發毛」,所以時不時地就會聚會一次。
為什麼應酬都得喝酒?
女人不解:一群人都有脂肪肝吧,還照喝酒不誤,喝點鮮榨汁飲料什麼的不好嗎?非得喝酒,真讓人想不通!
男人辯解:男人之間,聯絡感情就得靠喝酒,只有喝並且喝多了,才能顯示出大家是「哥們兒」,不僅僅是「工作關係」。有一次,幾位老大哥聚會,都有點喝糊塗了。其中一個人問:「你們兒子是閨女還是小子?」事後大家把這當成了段子,這就是大家的一個樂,有這些「胡說八道」男人之間才更融洽,更親密。
為什麼不能直接拒絕?
女人不解:讓男人拒絕應酬似乎比登天還難!有時候,他們也不願意去,就把老婆抬出來,讓老婆替他拒絕。有時還採取不接電話的方式拒絕。為什麼不能直接張口說呢?
男人辯解:有人邀請你吃飯、喝茶什麼的,你說:「不去!」女人或許能這麼做,但男人拉不下這個臉兒,而且這麼做很容易讓別人對你有看法,覺得你不可交。所以可以想盡辦法婉拒拖延或者裝傻充愣假裝不知道,但男人就是沒辦法直接對應酬說「不」。
解讀
男人應酬也是為了家
飯局 拉近男人的距離
毋庸諱言,現今社會仍是男人社會,即大部分的社會資源包括權力、財富等都是由男性掌握和支配的。男人想獲得較多的社會資源,除了練就過硬的專業技能、提升個人人力資本外,還有賴關係資本,即所謂的人脈。人脈越廣,越容易獲得幫助,發展機會就多。
中國社會又是一個熟人社會,男性社會加熟人社會,合二為一便是男性主導的熟人社會,是關係親密的男人之間的一種持續互動、交往。
在現實生活中,熟人是由生人發展而來的,吃飯應酬是把生人關係變成熟人關係的非常經濟、有效的方法。通常吃一次飯、喝一次酒比正兒八經地談十次話效果要好。因為人在清醒的時候自控力和心理防禦都比較強,酒精能降低人的警覺性,使意識水平下降。喝酒能讓人「暴露」自己,袒露心扉,比如愛好、隱私和內心傷痛等,而在人際交往中,自我暴露與關係親密程度是成正比的,吃飯喝酒便成了生人關係變成熟人關係的重要手段。變成熟人之後,相處方式就與生人之間只講實際利害得失不同,開始講人情,以雙方過去儲存的既有人情為基礎,這對男人在社會上發展非常有幫助。
圈子 讓男人身不由己
人際交往有的注重建立情感關係,有的則功利目的較強。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人際交往主要是滿足情感需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人與人之間工具性交往變強。既滿足情感需要,又滿足功利需要的混合型關係則是現階段最具功能性的關係類型,而吃飯應酬為實現情感性關係與工具性關係的融合提供了契機。
其實,男人外出應酬,根源還在於夫妻「人往高處走」的共同宏願。有些妻子起初支持甚至慫恿丈夫出去幹一番事業,成為有出息的男人。當丈夫為了上進,為了家庭發展而通過各種應酬去建構人脈,發展和維繫熟人關係,妻子又希望丈夫能「收回來」,但這時男人已經難以收住了,不敢冒失掉已建起來的「圈子」的風險。
丈夫 別讓妻子心理失調
家庭,既需要發展也需要穩定。絕大多數女人是希望丈夫事業有成的,不少女人雖然能理解丈夫出去應酬也是為了家庭,但當男人真的忙於應酬、無法扮演好丈夫角色時,妻子的很多心理甚至生理需求就得不到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夫妻感情,影響到家庭穩定。聰明的丈夫要善於發現和解決家庭主要矛盾,不斷及時作出調整來平衡事業、工作、家庭之間的關係。要體察妻子的感受,多哄妻子樂,多孝敬嶽父母,讓妻子心理別太失調。當妻子特別不滿時,丈夫就得對外出應酬有所取捨,或者也可以帶著妻子一起去,讓她感受到你的應酬是有意義且有多麼的不容易,並不是故意「找酒」,而真的是身不由己,讓妻子真正理解其中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