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是中華歷史文化的優秀成果,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藥學經歷不斷的發展,雖然西醫融入但中醫藥在大家心目中還是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像小編的媽媽隔段時間也會選擇熬中藥來調理身體。
中藥怎麼熬呢?
一般熬中藥要先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將藥材放入器皿中加入清水,清水面高出藥材2~3釐米即可,浸泡時間根據情況自己拿捏。這樣會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易於煎出。注意浸泡藥材是為了中藥成分更容易熬出來,而不是衛生或其他原因,所以藥材不能清洗,清洗會使藥效降低。
熬藥器具的選擇,砂鍋或搪瓷鍋最優,能夠有效熬出藥物的成分,這兩種如果手邊沒有不鏽鋼鍋也可以,只是效果相比於砂鍋或搪瓷鍋效果會稍差一點。但是注意不可以用鐵鍋、鋁鍋或銅鍋來熬藥。
水的選擇呢,蒸餾水、純淨水、自來水、井水等都可以,只要是能保證用水的潔淨都可以選擇,但是千萬注意絕對不可以用開水,涼水煮沸的過程有益於藥效煮出。
浸泡好後先用大火將水煮沸,之後改用小火慢熬。而對於不同的藥材,熬藥的時間也會不同。
1.清熱發散類的藥物:第一次加的水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熬15~20分鐘,將這次的藥汁倒出。之後再第二次加水,大火煮沸後小夥再次熬煮15~20分鐘。將兩次的藥汁混合。
2.治療一般慢性病的調理類藥物:頭煎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煮20~30分鐘,將藥汁倒出。第二煎水大火煮沸後小夥再次熬煮15~20分鐘左右。兩次的藥汁混合服用。
3.治療各種虛損症狀的滋補藥物:頭煎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熬煮30~40分鐘,熬好的藥汁倒出。第二煎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20~30分鐘左右。滋補藥物熬煮用時稍長,才能更好地熬出有效成分。兩次的藥汁混合服用。
一般一副藥煎煮兩次,一次水長時間的煎並不能代替兩次分開煎的。一般會將兩次熬煮的藥汁混合。將兩次的藥汁混合能使每次服用的藥物濃度相似,如果一次喝不完蓋上保鮮膜冷藏保存,下次服用是加熱即可。保鮮膜能夠更好保證藥物成分不揮發,保證藥效。
煎中藥只是生活中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了,大家都以為簡單的不得了的事情竟然都有這麼大學問,鍋具、用水、時間、保存每一個步驟都要仔細執行!怎麼樣?很驚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