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19日消息:垃圾分類一向是很熱的話題,如何分類卻成了很難的問題。昨日,在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丁偉做了關於《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情況的報告,法制委圍繞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收集容器設置、大件垃圾管理等問題對條例草案修改稿作了進一步修改,提出了條例草案修改二稿。
為了進一步完善條例內容,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今日上午審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代表們爭相發表審議意見。
有害垃圾如何處理?經營許可證要配齊
目前上海生活垃圾的分類標準為四分法,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四類。對於分類方式的設置,蘇明代表認為應當對有害垃圾應該給予充分重視,他表示:「不同於可回收垃圾的市場化運作,有害垃圾品種比較多,有潛在的危害性,甚至在一定範圍內可能產生公共的危害,因此建議在垃圾分類條例中從有害垃圾的分類投放到收運到最後處理都給予更大的重視。」
戴柳代表同樣關注到了有害垃圾的處理問題:「有害垃圾當中包含危險品,建議處理有害垃圾的處置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如果是有害垃圾的處理沒有經過危險品物品處理的環節,建議增加吊銷營業執照和罰款兩項處罰意見。」
趙偉星代表建議廢藥品應當加入有害垃圾的分類中:「藥品是有毒有害的,建議鼓勵藥房回收舊的藥物,藥監局每年到小區上門收,從而減少藥品流入垃圾箱汙染環境。」
「垃圾分類還要再細化。」葉青代表在社區調研後感慨,「老百姓仍然拿著一袋垃圾對著四個垃圾桶犯難,不知道該丟在哪一個桶。尤其「幹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對於居民很難區分,建議製作分門別類的宣傳冊來幫助居民區分垃圾種類。」
垃圾分類如何宣傳?教育培訓要從娃娃抓起
垃圾分類是一件全社會都參與的民生大事,為了普及垃圾分類的方式和必要性,鄭沈芳代表建議全市要做系統的宣傳教育培訓:「教育應放在第一位,學校有義務對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展開相關的培訓;企業、政府要在社會參與方面發力,起好示範帶頭作用。」
「垃圾末端處置的宣傳要跟上。」周煒代表在宣傳的環節建議:「政府可以通過公益類的宣傳片的方式了解到垃圾最終的處置方式,從而增大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另外還要加大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的宣傳,讓大家全面地認識到為什麼要分類,怎麼分類和分類的意義。」
王宏志代表同樣認可宣傳的重要性,他提出:「垃圾分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能夠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慢慢建立一套系統,日後漸漸完善,上海的垃圾分類才能越做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