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承載著外星生命?NASA發現多顆地球大小的系外類地行星!

2021-01-08 仰望星際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利用克卜勒衛星的數據發現了新的行星系統,以容納地球大小的行星。科學家們現在急切地想知道這些新的太空世界是否有可能維持生命。

2013年11月,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顆古老的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衛星數據集裡的一顆系外行星的寶藏。

研究人員追蹤了兩個紅矮星系統,其中有許多巖石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或大於地球。

第一個由三顆系外行星組成的系統圍繞著K2-239這顆恆星運轉。K2-239是一顆相對較冷的恆星,質量比我們的太陽小得多。

K2-239是由加那利群島拉帕爾馬島的洛斯穆塔喬斯天文臺的Gran望臺觀測到的。

紅矮星距太陽大約50個分界線或163光年,是三個地球大小的巖石行星的故鄉。

這三顆系外行星圍繞它們的小恆星旋轉,軌道時間分別為5.2天、7.8天和10.1天。

與此同時,第二顆紅矮星被命名為K2-420,是所謂的類地行星的雙星。

超級地球是我們地球的大行星表兄弟——行星的質量比地球高,但比像海王星這樣的氣態冰巨行星要低。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衛星發現了一顆褐矮星周圍的三顆系外行星。

這兩個超級地球的6.03天和20.05天分別圍繞它們的恆星運轉。

在提交給皇家天文學會每月通告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寫道:「我們展示了在冷矮星周圍發現的兩個新的行星系統,其中包含K2任務的數據。」

第一個系統是在K2-239 (EPIC 248545986)中發現的,它的特點是M3.0V,並在第14次K2的戰役中觀察到。

「它由三顆地球大小的凌日行星組成,半徑分別為1.1、1.0和1.1,其軌道周期分別為5.24、7.78和10.1天,接近2:3:4共振。」

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能承載外星生命嗎?

看起來這些行星圍繞著它們的棕矮星運轉得太近了,不可能有外星生命存在。

為了讓科學家們對系外行星的發現抱有希望,這顆行星必須位於所謂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內。

Goldilocks區是一個狹窄的軌道區,既不太靠近太陽也不太遠,但正好適合液態水在地球表面聚集。

研究人員估計,這兩個超級地球圍繞著一個紅矮星運轉,在3450到3800開爾文的溫度下運行幾天。

這些系外行星離它們的恆星太近,沒有液態水,也不適合居住

與之相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365天,太陽在離地球1.496億公裡的距離上以5778千米的速度燃燒。

天文學家認為,這五顆系外行星上的溫度比地球上的溫度高几十度,因為它們離恆星很近。

科學家們說:「凌日地球大小的行星會使低質量恆星的光曲線變暗,同時也會產生比大質量恆星更強的徑向速度信號。」

「溫帶行星的軌道距離更近,軌道周期也更短,因此更容易探測到可居住區域內的行星——在這個軌道範圍內,行星的大氣層可以使表面變暖,從而使表面液態水得以存在。」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為穿越太空的系外行星的跡象進行梳理。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什麼?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一個2009年發射的大型軌道觀測站,用來對恆星進行梳理,尋找在太空深處有類似地球的行星的跡象。

這個太空望遠鏡以天文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命名,它使用一種靈敏的光度計來掃描銀河系的一部分。

截至2018年4月12日,克卜勒任務已經發現並證實了2343顆系外行星的存在。

美國宇航局表示:「克卜勒任務的最終目標是測量擁有地球大小行星的恆星的比例,以及在宜居帶中有地球大小行星的恆星的比例,克卜勒科學辦公室仍在進行這項工作。」

相關焦點

  • NASA發現7顆超近類地行星 星際移民或有盼頭了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稱,他們在距地球40光年處發現圍繞單一恆星「特拉普1號」(Trappist-1)運行的7顆系外行星。他們認為,這一酷似太陽系的行星系,堪稱迄今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點。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發現,至少有七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著太陽系外的一顆臨近恆星運行,每顆行星都可能適宜生命體生存。
  • 系外行星衝擊!新發現的6顆行星將改變人們對地球地質的認識
    系外行星,顧名思義就是在太陽系之外的行星,通過對它們的研究,可以追溯地球等巖石星球的起源。一組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六顆離恆星很近的系外行星,它們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地球地質的認識。
  • 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這些備胎靠譜嗎?
    在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中,前往各大行星進行實地考察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是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連發射探測器到太陽系內每一顆行星上進行考察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能夠採取的地外生命探測手段非常有限,能夠做的就是遍地撒網,重點撈魚。所謂的遍地撒網,就是利用位於地面或太空中的望遠鏡進行遙感觀測。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這次發現的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 自1995年第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以來,在21年內,科學家對類地行星的觀測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在系外行星被發現之前,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處於科幻小說的範疇。現在,科學家通過先進的望遠鏡觀測到一直試圖尋找的類地行星,目前還有4661顆行星仍然處於候選狀態,還沒有進一步確認。
  • 銀河系有多少顆「地球」?研究發現每100個「太陽」就有16顆!
    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銀河系恆星的數量多達上千億顆,在這些恆星周圍,到底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呢?最新研究顯示,每6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可能就有1顆「地球」!自從上世紀90年代首次發現系外行星以來,科學家確認的系外行星總數已經超過4000顆。
  • TESS望遠鏡發現首顆地球大小系外行星 或有大氣層
    它圍繞恆星公轉的周期大約是36天,使其成為TESS迄今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公轉周期最長的一顆,而其質量則大約是地球的23倍。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4日消息,去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一臺新的空間望遠鏡,用於接替退役的「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繼續承擔起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重任。它的目標是想找到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系外巖石星球。
  • NASA發現新地球 飛到克卜勒442B需要1584萬年
    NASA發現新地球 飛到克卜勒442B需要1584萬年引起科學家極大興趣的地球「兄弟」——克卜勒-452b騰訊太空 7月24日 張樂報導北京時間今天凌晨,NASA(美國宇航局)宣布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
  • 播種了一塊地,卻只發了一顆芽,你會相信嗎?——淺析地外生命
    好吧,如果你不相信上面的比方,那麼同理,宇宙就像是一塊田地,構成生命的物質就猶如種子,從宇宙誕生時起,構成生命的物質理論上應該在宇宙空間中是均衡分布的,那麼生命就絕不會僅僅只出現在地球上!(這篇文章只是想討論地外生命出現的可能性,而非地外文明。)
  • 比鄰星向地球發出神秘無線電信號,科學家: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
    科學家們已經確認在這顆恆星的周圍宜居帶內存在一顆行星,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基於多個陸基望遠鏡採集數據發現這顆行星存在,這顆行星被稱為比鄰星b,它的巖石成分與地球十分相似,它接收到恆星的熱量與地球相近。比鄰星b質量是地球的1.3倍,環繞比鄰星公轉一周的時間是11.2天。比鄰星b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中,也就是說它的環境條件足夠溫和,允許液態水在行星表面聚集。
  • NASA會在克卜勒1658b的遙遠星球上發現生命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克卜勒-1658系統中發現了一顆遙遠的行星,這可能會提高該機構發現外星生命的希望,但克卜勒1658b行星上有生命嗎?NASA外行星:航天局今天證實了一顆遙遠的系外行星的存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3月6日)確認了克卜勒-1658恆星系統中的一顆候選行星,這是它首次被發現10年後的事情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現已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克卜勒1658b在10年內一直是一顆外部行星的候選行星。候選系外行星是外星世界,它們已經在太陽系之外被發現,但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來證實。
  • 科學家稱流浪行星或存在生命:幾乎不反射任何光線
    文·本報記者 劉 恕 綜合報導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人類還沒有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不過,人們仰望星空的熱情絲毫不減。近日,美國航天局科學家樂觀地表示,隨著探測技術的進步,未來二三十年內會發現外星生命。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如果有外星人,他們什麼模樣?文明達到何種程度?
  • 帶來生命希望的行星GJ 357 d,是怎樣的一個系外世界?
    帶來生命希望的系外行星GJ 357 d通過一顆滾動的行星,TESS發現了另一顆圍繞同一顆恆星運行的世界,它的攝像機每隔3.9天就會觀察到一顆恆星變暗,這便意味著在太陽系之外,存在著一顆過渡系外行星,並且會在每個軌道上穿過自己的恆星面,然後短暫地遮擋恆星的光線。
  • 「克卜勒」又發現兩顆外星「地球」
    天文學家最近新發現了8顆行星,可能位於各自行星的宜居帶內,就像這幅藝術畫中描繪的這顆行星一樣。圖片來源: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又發現了8顆新的行星,位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距離恆星不遠不近,能夠讓液態水存在於這些行星的表面。這些發現使得處在宜居帶內並且個頭較小(即直徑不到地球2倍)的行星數量翻了一番。在這8顆行星當中,研究團隊確定了兩顆行星,它們是迄今已知的外星行星當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
  • 水星疑似發現生命,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行星,都存在過生命嗎?
    根據現有的數據,科學家們推測,火星上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後來科學家們又在金星上發現了過量的磷化氫,這意味著金星上也極有可能存在過生命;最近,科學家們又在水星上發現了生命可能存在過的證據。這裡我們不禁要發出疑問,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非氣態行星上都存在過生命嗎?
  • 人類裡程碑 NASA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42B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美國航天局(NASA)23日在音頻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宣布發現了「另一顆地球」。左為地球 右為克卜勒-452b 這顆被命名為克卜勒-452b的行星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為385天,只比地球公轉周期長5%。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在銀河系內,至少有 3 億顆宜居行星在圍繞著類日恆星公轉。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搜尋宜居行星的思路是,按照地球和太陽的參數,在銀河系內尋找類似的恆星系統,找到那些位於宜居帶上的 「宜居行星」。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我們要知道,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倍。但是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流浪行星,它在銀河系裡自由穿梭,而它的質量和地球相當。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圍繞著其母恆星旋轉。利用這個特點,我們就有了一系列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
  • NASA發現的新地球克卜勒452b長啥樣?(圖)
    這也使得Kepler 452b成為到目前為止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換句話說,NASA本次的發現的行星像地球一樣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轉。Kepler 452b一年大約385天,和地球上的365天非常的接近。地球的「雙胞胎」兄弟克卜勒452b長啥樣? 2015-07-24 07:02:00環球網分享 參與
  • NASA宣布發現地球雙胞胎——Kepler-452b
    海外網7月24日電 據NASA官網消息,美國宇航局於當地時間23日午時(北京時間24日零時)舉行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一項重大發現。稱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    據NASA發布,Kepler-452b是目前為止與地球最為相似的一顆行星。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