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充滿了火紅的色彩,在這收穫的季節裡,北京婦產醫院手術室迎來了第二批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班的學員們。雖然由於疫情影響,我院接收基地學員人數僅為去年的一半,但手術室教學團隊依舊拿出了最先進的理論知識、最實用的臨床技能和最細緻的管理思路來迎接前來學習的同道們。 「出來學習,就是要看最好的,最先進的!」來自四川宜賓的薛老師是她們醫院第一個被派出來學習的專科護士,她對這次培訓充滿了期待。作為婦產專科基地,我們準備了內容豐富的授課環節,所有授課老師都要求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專科代表。在護理部教學組老師的嚴格督導下,手術室的授課老師們提前2個月就開始拍照、查資料用於準備課件,護士長提前一周就開始安排班次,以保授課能夠順利進行。 除了安排臨床護理老師進行《婦科盆底手術配合》、《產科外倒轉手術配合》等專科手術相關內容的授課外,總帶教王宇祺老師還根據兩批學員的不同需求,分別講授了「PPT的製作」以及「如何講好一堂課」。輕鬆、詼諧的氣氛中,大家表示收穫滿滿。 科護士長閆秋菊老師為學員們準備的是一節精彩的「產科危重症搶救管理」,所有在場學員聽到關鍵處都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此外,還邀請了麻醉科車向明副主任從多學科角度為大家講授如何在工作中學會與麻醉醫生的配合,進而使我們的理論學習更加有深度和廣度。
在臨床帶教過程中,手術室實施的是「一對一」帶教方式,擁有豐富經驗的臨床老師們在帶教過程中認真詳細地向學員介紹手術間所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遇到特殊情況的患者時,會立即告訴學員應該進行哪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在幾次重大手術的過程中,老師們完成工作的同時還不忘告訴學員每個時間段的關注點和注意事項。這些臨床老師們邊幹活邊教學,雖然很辛苦,但她們希望留給學員們的都是最有用的「乾貨」。 按照學會的教學安排,第一批學員需要在基地完成「鋪設無菌臺及器械傳遞」、「穿脫隔離衣及戴無菌手套」、和「外科手消毒」的操作考核,而第二批學員要完成一個8分鐘「小講課」的任務。在操作培訓時,手術室王寧老師按照《2020版手術室護理實踐操作指南》為學員們規範操作,認真講解每一個細節,一遍又一遍地陪著大家練習、糾錯,直到所有人都能夠按照要求完成考核為止。在第二批學員「小講課」的準備過程中,除了基地老師們給予的授課指導外,學員之間的互幫互助也使這次學習釀出了濃濃的同窗情。來自解放軍第一醫學中心的學員賀婷曾多次參加授課比賽並獲獎,在休息的時候她都會很耐心地幫助其他同學修改課件,並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是師生,更是夥伴,是同學,更是姐妹。就是在這樣一個團結、向上的氣氛中,我們與基地學員們一同圓滿地完成了為期四周的教學任務,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專委會的領導們前來督導時,對基地的教學成果給予了很大的肯定,在座談中,學員對基地的滿意度也是非常高。 在最後即將離開的時候我們都會安排學員參觀一次院史展覽,一頁頁充滿歷史感的照片訴說著婦產醫院曾走過的崢嶸歲月;一張張熟悉的笑臉展現著婦產人在專業上取得的成績。感謝中華護理學會提供了我們這個專科展示的平臺;感謝所有選擇婦產醫院的學員們給予了我們最大的信任;感謝每一位認真備課、悉心帶教的老師們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和真心,在這個秋天,我們都收穫了很多! 【來源:北京婦產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