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 (文/記者 趙麗莉 圖 /記者 馬昭)排排整齊的鄉間別墅,望不到邊的核桃園,現代化設備的核桃油加工廠……3月26日,參加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在藍田縣華胥鎮黑溝村舉行農業農村標準化觀摩會的眾多人員,望著眼前的場景驚嘆:「這哪裡是農村?明明是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是的,這就是西安市通過農業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引導和規範運用先進技術,科學管理農業生產活動,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成果。
「杏花谷」果農人均純增收500元
3月26日上午,藍田縣華胥鎮上許村「杏花谷」裡人頭攢動,由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農業農村標準化觀摩會在這裡召開。來自全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美麗鄉村試點代表、農業地方標準項目代表以及各區縣市場監管部門的80餘人聚集在觀摩會現場,感受這個村被科技改變後的春天氣息。
記者跟隨與會人員漫步在杏林間,仿佛走進了粉色的雲海裡。示範區負責人向大家介紹說:藍田大銀杏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屬省級第四批農業標準化建設項目,示範面積1000多畝,自2012年開始標準化建設以來,通過生產技術標準化、管理模式標準化對示範區進行全面的管理,並梳理構建標準體系,用標準化的方法規範大銀杏的產前、產中、產後整個過程,並帶動了整個藍田縣的銀杏產業發展。
目前,華胥大銀杏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產業之一,並申報成功了「華胥大銀杏」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通過示範區的建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價格逐年上揚,華胥大銀杏畝產由過去的3000公斤,提高到4000公斤,每公斤大銀杏由4-5元提高到去年的8—10元,果農畝產純收入淨增加2000元,人均純收入提高了500元。
窮山僻壤變成「世外桃源」
隨後,與會人員來到了藍田縣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黑溝村,一排排整齊的鄉間別墅,望不到邊的核桃園,現代化設備的核桃油加工廠……大家不由的驚嘆:「這哪裡是農村,明明是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啊。」「是的,這就是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成果。」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立邦說,他們通過在黑溝村實施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建設,建立覆蓋農村公共服務質量、社會管理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的標準體系,終於實現了生態經濟發展、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優美、資源節約利用、公共服務健全、生態文化繁榮的美麗鄉村場景。
記者現場了解到,黑溝村位於藍田縣西北角15公裡處,過去屬於藍田縣典型的窮山僻壤區域。近年來在村委會的帶領下發展旅遊、核桃、光伏三大產業,用標準化的方法規劃村莊、管理村莊,村裡接通了天然氣、建起了新房、修起了大禮堂、開起了民宿、建起了工廠。該村黨支部支書陳書貴激動地告訴大家:「我們村的村容村貌在標準化的指導下改善非常大,村民從標準化項目上獲得了實惠,村上發展走向了科學化、規範化之路。」
農業標準化成為群眾致富「金鑰匙」
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關養利說,在農業示範區及美麗鄉村試點建設過程中,閻良區組織農業、水利、林業、工商、科技等部門對示範區建設構建了全方位保障體系,甜瓜種植戶收入較上年每畝增加4000元,果品獲得「中國甜瓜之鄉」等榮譽稱號。藍田縣黑溝村實施美麗鄉村試點以來,召來電影《柳青》劇組的入駐拍攝,進一步帶動鄉村旅遊業的發展;閻良區井家村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規範》的標準要求,實施「硬化、綠化、淨化、美化、亮化、信息化」六大工程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基本形成「習慣標準化、標準習慣化」的氛圍。
「農業標準化是農業強的前提,是農村美的橋梁,是農民致富的金鑰匙。」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立邦說,近年來,市場監管局(原市質監局)建立各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共計39個,其中國家級15個、省級12個、市級12個。獼猴桃、石榴、戶太八號葡萄、大櫻桃、關中黑豬肉等等都是國家級示範項目的農產品。這些農產品都是以標準為載體,在健全的農業標準體系下生產的,品質優良,市場佔有率高。與此同時,他們與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共同發布的西安市農業地方標準共計170個,分別涉及種植業、養殖業、水產業等,這些地方標準有效地指導農戶規範操作,保證農產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