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維基百科的域名zh.wikipedia.org於5月19日被關鍵字屏蔽和DNS汙染,目前從中國已無法訪問中文維基百科,中文維基百科的域名也無法解析出正確的IP位址,而英文維基百科目前未受影響,可以正常訪問。
上一次針對維基百科的屏蔽發生在2013年,之後維基百科的IP位址進行了調整,使得稍後其又能正常訪問。本次針對維基百科進行了DNS汙染之後,即使維基百科再調整IP位址,也無法正常從中國訪問,除非中國用戶修改本地的Hosts文件或使用DNSCrypt等工具來反制DNS汙染。
維基百科是一個自由內容可公開編輯,且多語言的網絡百科全書,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營運,並接受捐贈。其口號為「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因為維基用戶的廣泛參與共建、共享,維基百科也被稱為創新2.0時代的百科全書。這本全球各國人民參與編寫,自由、開放的在線百科全書也是知識社會條件下用戶參與、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的生動詮釋。
百度也在2006年推出了模仿維基百科的百度百科,百度百科雖然從詞條的數量上多於維基百科,但詞條的質量、中立性、版權方面則明顯不如維基百科,尤其在專業詞條上更是捉襟見肘。不過,百度卻擁有搜尋引擎門戶的優勢,通過人為提高百度百科詞條的權重,降低維基百科詞條的權重,成功地使得百度百科詞條佔領了大多數百度搜索的第一名,而維基百科詞條的排名則在前三頁之外,因此不少專業用戶在使用百度搜索百科詞條的時候,不得不手動在詞條後添加wiki的方式來獲取維基百科的詞條的地址。而隨著維基百科被屏蔽,百度也可以「正當」地將維基百科的所有詞條從索引中刪除。
孔子有句古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是說:「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國之決策,庶民無從知曉,民間的各種猜忌、揣摩,正是亂世之根也。使用如此嚴厲的方法屏蔽一個學術性網絡百科全書網站,相信相關決策者一定會給廣大網民一個合理的解釋。■
原文地址: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4240.html
註: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