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就墮胎,中國女孩到底需要怎樣的性教育?

2020-08-28 曉敏青春說

這是曉敏青春說的第375篇原創文章


2020這場「最特殊」的高考已經結束一個月了。


歷經12年的寒窗苦讀,孩子們終於結束了高中階段的學習。暑假是新生活的開始,每個人都想趁著這段時間放鬆一下、快樂一下……


有些人在暑假裡會去旅行,可是,有些人卻在暑假裡走向了痛苦的邊緣。



據婦科醫生說,每年的7、8月是墮胎的小高潮,這是他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每當這個季節,好多車站邊的安全套廣告被下架了,取而代之的是無痛人流的廣告。選擇在這段時間墮胎的,往往是剛剛走上大學的孩子。他們不過17、8歲的年紀,本該和花兒一樣綻放,卻早早背上了打胎的陰影。


高考墮胎月的出現,成為了一根刺,刺在無數父母的心上。


我們不禁疑惑: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高考後墮胎


高中畢業已經算成年了。可是我們的校園裡,還有一批更小的孩子也走在人工流產的邊緣。



一個13歲的女孩,剛上初中,喜歡上了一個班上的男孩。她與這個男孩只「好了」不過3個月,卻因為情竇初開偷嘗了禁果。沒多久,她懷孕了,她不敢告訴家裡人,只能拿著自己的零花錢偷偷去打胎。


一個15歲的女孩,正準備去中考。但在中考期間她卻意外流產了,這時她才知道自己懷過孕。錯過了中考,小男友也沒有辦法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她迷茫困惑、卻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


一個16歲的女孩,和男網友相戀以後多次懷孕。一開始她會偷偷去打掉,但在打了第四次胎時,她因為宮外孕被切掉了輸卵管。這件本該傷心的事情,她自己卻像沒事人一樣,好像完全不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什麼事情。


中學生懷孕的消息層出不斷,這讓我感到異常的心疼。青春期的感情往往會無疾而終。


而女孩們的生活,卻會因為意外懷孕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流並不安全


對女孩來說,有沒有發生過性行為不能定義你的價值。


發生性行為,並不意味著你是不好的,是不值得被愛的。但是,如果你愛一個男孩,覺得他可以託付終身,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在發生關係之前,請你一定要考慮清楚。


很喜歡電影《完美陌生人》裡,父親對女兒說的那段關於「第一次」的話:



性學家馬曉琳在一次演講曾經向觀眾提問:


「女孩子們想像一下,你深夜下班回家,走在一個無人的小巷子,碰到了一個已經完全被荷爾蒙衝昏頭腦的男子,試圖侵犯你。這時你要怎麼辦?」


「反抗?恐怕無效,對方一個壯漢,你一個弱女子,反抗不會讓你避免被強姦,也許還會讓你喪命。」


「呼救?深夜無人,呼救可能沒效,就算有效,激怒了對方,一怒之下殺人怎麼辦?」


所有人埋頭沉思,一籌莫展。


馬曉琳繼續演講:「如果真的在那種境況下,我會建議你們,順從。然後給對方一個保險套,要求他帶著保險套發生關係。」


這個案例雖然有點極端,但是它要表達的意思卻非常重要:哪怕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也要儘可能地保護自己。最基本的,在性行為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帶好安全套。


愛的教育#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希望女孩們,能意識到早早接觸性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但是我也希望男孩們能記住,不安全的性行為是有代價的。如果你真愛一個女孩,你需要有安全的意識,你需要學會換位思考,想一想只顧自己的話可能會給你喜歡的人帶來怎樣的傷害。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性教育也正應該是愛的教育,即生活、希望、樂趣一致所組成的那種重大的、深刻的感情教育。」


最後,不管你是男孩還是女孩的父母,請記住:性不是禁忌,性教育更不是洪水猛獸。


哪怕是低齡孩子發生了性行為,也並不能說明他們本身品性的好壞。他們也許還掙扎在青春期的困惑中,性只是他們的一段經歷。


但是,關於性,我們也希望孩子能知道性可能帶來的後果,用什麼方式能規避性可能帶來的危險,去思考什麼時候才是接觸性、接觸成人式愛戀的好時機。


這也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學會愛自己,也學會愛他人。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安然度過青春期。


互動話題


有人說

性教育首先就是社會人格的文化教育

你怎麼看待孩子的性教育?


我們會給留言點讚排名第一名的家長

贈送曉敏老師的課程

《如何應對孩子的作業拖拉》


截止時間:2020年8月5日晚8: 00


作者/ 諸曉敏

圖片/ 部分來源於 www.pexels.com

部分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評論是最高的讚賞 」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竟成海外墮胎主流?可怕的性教育缺失
    最終,突如其來的「懷孕」的消息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然而中國留學生高墮胎率不只是在澳洲,隨手一搜,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中國留學生墮胎情況也是觸目驚心。一時間,海外成為「中國留學生少女懷孕的重災區」。01戀愛交友不能「走腎不走心」究竟有多少中國留學生因為性教育的缺失,從來不了解懷孕的過程,事後私下墮胎,再孤立無援...我們真的不敢去想像。留學生們在海外的悲慘遭遇,導致了這一系列可憐又可恨,可悲又可憤的話題熱點。
  • 中國留學生竟成海外墮胎主流群體,可怕的性教育缺失
    最終,突如其來的「懷孕」的消息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然而中國留學生高墮胎率不只是在澳洲,隨手一搜,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中國留學生墮胎情況也是觸目驚心。一時間,海外成為「中國留學生少女懷孕的重災區」。01戀愛交友不能「走腎不走心」究竟有多少中國留學生因為性教育的缺失,從來不了解懷孕的過程,事後私下墮胎,再孤立無援...我們真的不敢去想像。
  • 每年1300萬女性墮胎,中國缺失的性教育還要持續多久?
    為什麼這麼多青少年墮胎的原因?專家認為,中國成為墮胎第一大國原因是性物質,約在一半人做愛時未及時採取避孕措施,人們沒堅持使用經過科學證實的避孕措施,根據調查只有不到10%的人說每次做愛的時候都使用安全套。
  • 21歲中國女留學生講述墮胎經歷,中國學生成獵豔首選!可怕的性教育...
    相反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性教育一直都是隱晦的,或者說約等於無...之後就是一番誇讚,有很多外國人坦誠,在他們的認知裡面只要簡簡單單讚美中國女生美麗,之後就很容易發生一些羞羞的事情。甚至於有些女留學生在拒絕了外國人的勾搭之後,對方還會汙言穢語的開始謾罵..也正因為缺少性教育知識,中國留學生成了海外墮胎的主流群體..
  • 經濟學人:中國性教育之現狀
    1979年後,中國不僅僅放鬆了經濟。這個國家的性革命方興未艾。2012年,一項研究發現,超過70%的中國人存在婚前性行為。但是,缺乏性教育意味著許多人在性生活中沒有保護自己,以致墮胎率飆升,性傳播疾病高發。儘管如此,婚前性行為在中國是一大禁忌。「流氓罪」這項罪名在1997年才得以廢止。即使在今天,關於性的新聞不是醜聞便是犯罪。學校禁止學生戀愛,安排巡邏,取締打情罵俏。
  • 男子靠給年輕女孩賣墮胎藥竟年賺百萬,可墮胎之後依舊會分手啊!
    據新京報報導,杭州蔡某通過網絡平臺非法賣墮胎藥,兩年時間賺上百萬,被警方捕獲時,出租房內堆滿未出售的墮胎藥。墮胎,一個可怕的字眼,但在現如今的社會裡成了一個常見的事情。而且據了解,購買墮胎藥的群體多為年輕的女孩。
  • 高考後再現恐怖「墮胎潮」,丟了誰的臉?
    「高考後集體墮胎」,這個令人惶恐不安,卻又每年真實存在的「熱潮」,猶如一枚尖銳毒辣的倒刺,深深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有性行為女孩中21.3%懷孕過,其中4.9%多次懷孕。一個婦科醫生說:高考之後的7、8月份,是女生「墮胎潮」的小高峰。高中畢業,很多孩子已經年滿18歲,或將要18歲。從法律上,我們已經無法說他們「還是個孩子」。
  • 我們的性教育到底有多匱乏
    然而這卻暴露了中國家長缺失的性教育!可以說:性教育,已成為中國最落後的教育。很多父母認為,與孩子談論性教育很羞恥。電視裡一出現接吻、親熱畫面,父母如臨大敵。甚至連來月經這種事,父母都沒有跟女兒好好聊過。
  • 專訪|男孩和女孩,需要接受相同的「性教育」
    她尤其提到,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每一個人都需要接受相同的「性教育」。黛布拉·W.哈夫納和《從尿布到約會》。黛布拉·W.哈夫納(Debra W.女孩子真的比男孩子更需要性教育嗎?一個合格的女生父母,合格的男生父母分別應該是什麼樣的?(我注意到你剛好同時是女孩和男孩的母親,可否給出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建議呢?)哈夫納:不管是男孩和女孩,還是男人和女人,每一個人都需要接受相同的性教育。
  • 被保險套毀掉的90後女孩
    「自學成才」,女孩的性教育,就更是少的可憐。並且近半數年齡在25歲以下,墮胎數量高居世界第一。最臭名昭著的二戰,每年的死亡人數是1000萬。可是中國每年的流產兒,卻大大超過了這個這個數字!在中國,還有不計其數像小橘一樣的女孩。她們懷孕、打胎,再懷孕,再打胎,周而復始。她們寧願傷害自己千瘡百孔的身體,也不會讓男友在房事前戴套。而那些男孩們呢?他們為了一時的爽快,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自己的女朋友。
  • 為高考後的孩子禱告
    最近,新聞媒體開始報導,每年高考後的一個月,都會引發墮胎潮。或許因為高考結束,在備考期間壓抑的情感,易在考後集中釋放,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導致意外受孕。有人認為,這和中國的性教育有關。由於缺乏正確的性教育知識,許多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並沒有太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結果導致了墮胎率升高,性傳播疾病增多,甚至有人付上一生的代價,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唏噓不已。國家計生委發布:我國每年人工流產1300萬例以上,其中反覆人流佔比50%。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60%的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為,22.4%曾有性行為。
  • 魔王:紐西蘭的性教育對中國有什麼借鑑之處
    奧克蘭大學的一項研究統計顯示,紐西蘭以華裔為主的亞裔年輕女性墮胎人數比歐裔要高24%(歐裔佔紐西蘭人口約70%,而華裔不到5%),其中甚至有不少年幼或多次墮胎的案例。 Goodyear Smith 教授曾總結說,除了因為亞洲文化不允許未婚生子外,極度缺乏避孕知識和性教育是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紐西蘭的兒童性教育比較先進,相關教材大綱也依然在不斷改革和更新。
  • 高二女孩瞞著家人墮胎,是誰的錯?作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這些
    聽到這個事實我不禁有些驚訝,於是我查了相關資料,資料顯示近年來,不孕人群中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因為曾經有過墮胎經歷而導致不孕,墮胎率逐年上升,年齡逐漸下降。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一位高二的女生不小心懷孕了,但是她當時還在上學,但是又不敢告訴家裡,然後就和男友一起去私立醫院打胎,錢是男生借的同學的,找了好多人零零散散借了幾千,正好夠女孩的手術費,手術做完的第二天女孩就去上學了。幾個月之後女生還是和男朋友分手了,留給女生的只有身體和心靈上的傷疤。
  • 中國留學生成高頻墮胎人群,請告訴你的女孩:遠離洋垃圾!
    在國內,「墮胎」兩個字一旦和女大學生聯繫在一起時,大家一般都會臉色一變吧,畢竟這是青春傷痛偶像劇中才會出現的狗血劇情。但在國外呢?來自各國的各類機構關於留學生墮胎的數據無不顯示,中國留學生墮胎的比例和數量,都是超乎想像的高!
  • 兒童漫畫被舉報,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有性教育?
    在上海書展分會場的圖書店,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介紹了他的新作《最後的中國戰象》漫畫版。前不久,作品中一些描寫動物「異性相吸」的片段引發爭議,很多老師家長認為兒童不應該知道動物要交配。對此,沈石溪表示,有這樣的描寫,他認為無傷大雅。「當然有的家長有的老師可能覺得,這個不適合年齡太小的孩子閱讀。那我們也會做一些更正,比如出版社會要求我做一些修飾,模糊一點或者把敏感的句子去掉。」
  • 無數性侵案背後,我看見了中國的性教育有多匱乏
    17八歲的孩子還不知道避孕,懷孕了就去墮胎;被性侵了還不知道,以為是在玩遊戲,家長們談性色變,學校進行性教育還會被罵,性是供水猛獸,孩子對性還沒有認知時就被灌輸「性羞恥」的思想。電影《嘉年華》受到侵略的女孩子有兩位,一位是父母離異的小文,一位是家教甚嚴的張新新。
  • 我國少女墮胎增速驚人 16歲女孩墮胎三次(圖)
    19歲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男孩和3%-8%女孩有過性經歷或性體驗  各地成立少女意外懷孕救助中心,救助這些對性還懵懵然的孩子們  少女墮胎這一人群近幾年來出現了讓人吃驚的增長速度,以至全國各地都成立了專門的救助中心來幫助她們實施手術。
  • 荷蘭報導的中國性教育課堂:難以啟齒的問題,沒有一個被迴避
    9月6日,荷蘭國家電視臺(NOS)在「要聞」版塊,以「中國父母送孩子去性教育營」為題報導了性學家方剛給孩子的性教育青春營。同時,該電視臺網站還上傳了視頻,以及記者的文字報導。報導中寫到:「從網絡性愛到亂倫,從縱慾狂歡到SM:在性學家方剛的性教育營裡,沒有一個主題是被迴避的。」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裡,「性」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家長都知道要重視,卻總是無法自然的孩子談論性教育的話題。
  • 荷蘭報導的中國性教育課堂:難以啟齒的問題,沒有一個被迴避
    報導中寫到:「從網絡性愛到亂倫,從縱慾狂歡到SM:在性學家方剛的性教育營裡,沒有一個主題是被迴避的。」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裡,「性」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家長都知道要重視,卻總是無法自然的孩子談論性教育的話題。
  • 高考後學霸得愛滋 每年數百萬大學生墮胎!孩子,請安放好你的青春…
    《春光乍洩》劇照而那天距離他結束高考,整整一年。高考時,劉明曾是父母乃至學校的驕傲。性教育在中國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不論家庭,還是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對於性話題及性行為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