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畢業季,大四的同學們開始為畢業論文忙碌了。其實現在這個階段,主動的同學應該進入尾聲了(為提高論文的理論高度做準備),不主動的同學現在也要著手為論文做準備了。所以現在向大家介紹微軟學術搜索不算晚。
一、什麼是微軟學術搜索?
微軟學術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開發的在線免費使用的學術搜尋引擎。它為研究員、學生、圖書館館員和其他用戶查找學術論文、國際會議、權威期刊、作者和研究領域等提供了更加智能、新穎的搜索平臺。與傳統搜尋引擎相比,微軟學術搜索採用的是基於對象的垂直搜索技術,當你使用這種搜尋引擎時,它列出的結果將是最終對象的集合,而不是雜亂的網頁列表。(更多介紹可以bing之或看這裡)
二、特色
1. 不斷擴展的資料庫
微軟學術搜索整合了海量的知識信息資源,覆蓋了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專業領域的信息;學術論文每周不停上新。
2. 便捷的搜索
微軟學術搜索提供兩種搜索途徑:基礎搜索和高級搜索;高級搜索功能可以幫助用戶精準地找到想要的學術論文。
3. 深入數據挖掘
學術搜索最廣大的最有價值的用戶不是畢業生,而是研究人員(如高校的教授、講師、博士、碩士等),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多更有意義的信息,才是學術搜索的發展之道。
現在微軟學術搜索可以方便用戶查看選題的研究現狀和趨勢;對於目標論文,也提供橫向和縱向的有價值的信息。
例如,搜索關鍵詞「Data Warehouse」,可以得到下圖:
對目標論文的橫向和縱向信息,主要包括目標論文的參考文獻,目標論文中的引用內容,以及引用目標論文的文獻等。
4. 關係網功能
關係網功能比較酷,如果看完大牛 A的論文,還要看和大牛A合發paper 的大牛B 的論文,或者想知道哪些小弟引用過大牛ABCDEFG…的論文,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該功能還是大家自己體驗吧!
合作者關係網(Co-author Graph)可以讓你更清晰的了解到共同作者的關係;
引用關係(Citation Graph)可以給你提供被引用論文的相關信息。
5. Call for papers功能
想知道最近有哪些熱門的學術會議正在徵稿嗎?使用Call for Papers功能吧!
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熱門學術會議的舉辦時間、舉辦地點、論文截稿日期、終稿日期等信息,微軟學術搜索還會通過時間軸和會議地圖更為直觀地向你告知會議的舉辦時間和地點。
三、與Google學術搜索的區別
Google學術搜索偏向對目標主題的搜索,簡潔但功能很少(畢竟學術搜索僅僅是Google沒怎麼花心思的冷門產品),微軟學術搜索重點是數據挖掘,功能比較強大;學術搜索也是目前微軟發力的重要產品,肯定會越來越強大。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二者的區別還要每位用戶自己去體驗,產品的取捨還要看自己的需求。
四、不足與建議
1.微軟學術搜索的本土化
雖然很多科研用戶(新興專業,交叉學科等)會比較傾向於看英文文獻,但微軟學術搜索如果要吸引大量國內用戶,需要大量國內資料和文獻,現在國內數據很不給力。此處會衍生的問題是對良莠不齊數據的管理;Gevin認為,面向國內用戶,對資料、信息的等級、質量做合理的分類,以一種合理有效的形式把信息提供給用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加強對語義的理解
微軟學術搜索既然做數據挖掘,不妨加強對用戶輸入信息的理解,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
3. 改善用戶體驗
優秀的用戶體驗是吸引用戶和保持用戶的重要手段。目前微軟學術搜索在用戶體驗方面,還有很多的細節要改善;雖然學術搜索的功能已經比較強大,但不夠簡潔,也沒有讓用戶眼前一亮的特色,不能第一時間吸引用戶。
文章來源:望月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