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溫亞東 沈欣平 黃召晨 金嗣水 李樹先 隗合明 姚義建 楊學軍 李為民 金國旗 蔣繼輝 史濟民 周祥雲 倫炳宣 朱桂樵 梁孝平 朱洪滔 儀述忠 陳緒文 蔡大營 雪迎濤 朱光國 吳國榮 張貽璉 季偉生 張和平 王洪義 霍慶來 盧曉良 劉林森 周致俊 王建勤 孫德力 李為民 王力爭 李殿國 曹憲閣 李繼山 吳輝 竇孝蓮 孫淑貞 徐宜華 皇甫國 鄭慎德 葛淼新 陳丹 陳素娜 王大華 華實佑 樊忠義 丁平思 張偉進 周秋雲 董邦震 吳仁鵬
溫亞東(四川)
日暮
西下一圓盤,殷紅白鷺牽。
霞飛舤影近,光透水中天。
沈欣平(遼寧)
別家鄉
千裡別家鄉,筵前意氣揚。
依依情不舍,衣袂酒餘香。
黃召晨(山東)
野花
村外小溪邊,斜開一朵蓮。
飽經風雨後,色彩更鮮妍。
金嗣水(上海)
閒吟
庭園飛蛺蝶,籬竹立蜻蜓。
勤種菩提樹,常懷貝葉經。
歲華多曲折,秋色雜黃青。
品茗收思緒,詩成發視屏。
李樹先(北京)
居京雜詠(十)一一與老伴遊園戲作
悠哉誰似我?執手伴卿卿。
解語花常健,敲詩月趁明。
枝高蟬競噪,人貴犬橫行。
靜處觀流水,冰弦洗耳清。
隗合明(北京)
山野行吟之十二
踏上清風路,周身頓感輕。
水無憂鬱態,山有好心情。
笨腳成飛鳥,愁容變笑容。
白雲常問候,有事就吭聲。
姚義建(北京)
初秋
藕花香氣淡,衰跡柳梢呈。
月上收山色,雲行卷瑟聲。
竹簾秋韻度,羽扇熱風清。
幾點疏稀雨,鳴蟬忘卻橫。
楊學軍(江蘇)
賀《楚韻》微刊創刊
午夜正憑欄,吟壇又續刊。
網成終不易,興起作何難?
韻似連翩浪,情如起伏巒。
追求聲更遠,峰在最高端。
金國旗(江蘇)
步韻學軍兄和楚韻微刊創刊
畫棟配雕欄,文壇興辦刊。
標新殊不易,開派最為難。
幽谷競芳蕙,平川躍綺巒。
盛名能久遠,志向必高端。
李為民(甘肅)
步韻楊學軍老師賀《楚韻》微刊創刊
騷壇有玉欄,老社發新刊。
高樹營巢易,桐枝引鳳難。
金陵擎大纛,高處矗文巒。
楚韻吟聲急,風雲網絡端。
蔣繼輝(江蘇)
登雲臺山茱萸峰
拄杖茱萸頂,開懷氣自豪。
雲梯飄似帶,峭壁削如刀。
風動松尤醉,鷹旋鼠自逃。
漫吟摩詰句,萬壑湧詩濤。
史濟民(上海)
喜見皖南老友又言別
半紀分離久,喜君披雪來。
當年人一醉,別後夢千回。
寂寂風流盡,蕭蕭鬢髮催。
邀吾春日去,怕見杜鵑開。
憶昔
憶昔與君日,青春志不虛。
窗前談事業,燈下讀詩書。
千裡情猶在,三秋花已疏。
烹茶憐素手,醉酒負當初。
周祥雲(江蘇)
伏天遊寶船遺址公園
巨舸水潺湲,鄭和雕像邊。
蟬聲嘈耳畔,杉木聳雲天。
有日當頭照,無人在此連。
清涼來避暑,蓊鬱拂風旋。
倫炳宣(河南)
焦作詩詞家俱樂部更名為焦作詩詞曲聯學會有感
金真本有光,豈可礫沙藏。
但得浪淘後,敢和天競煌。
世人常品鑑,慧眼可裁量。
比價分輕重,更憑成色強。
朱桂樵(湖北)
秋雨後遊香溪河
一輪秋雨後,瀑掛湧泉流。
老嫗提徽影,吾朽畫百秋。
香溪銀浪上,柳嚲楚風悠。
翡翠冰肌處,群鷗伴我遊。
梁孝平(山東)
雨後早起公園散步得句
一場夜雨洗殘英,徙倚林間感氣清。
喜把蟲吟攜入韻,教人共我聽秋聲。
楊學軍(江蘇)
到西康路56號上班
梧桐邀客入詩鄉,半老幫閒織嫁裳。
應是國風留韻久,仄平一路指西康。
註:日前江蘇省詩詞協會暨《江海詩詞》搬入新址:南京西康路56號。
朱洪滔(江蘇)
出伏
暑熱才消稻漸黃,庭前有桂沒花香。
西風還嫩無滋味,夜半欣逢紡織娘。
出伏日遇颱風「巴威」來襲
夏縱交權勢卻存,西風忐忑叩秋門。
天公豈讓稍違律,遂遣巴威斷暑根。
周祥雲(江蘇)
郊區行
雙休結伴遠郊行,爛漫山花芳草榮。
陋宅荒坡無舊跡,森林蓊鬱鳥歡鳴。
儀述忠(山東)
雲梯
步步登高自便民,攻城破陣上青雲。
腳踏實地朝天望,不喜回身怯懦人。
戴帽
高高在上自光鮮,祖輩皆誇靚世顏。
誰又拿它當手段,些些醉倒智和賢。
陳緒文(湖北)
處暑農諺
律至秋涼處暑時,播耕蕎麥不宜遲。
但能兩月半雲雨,寒露收成豐可期。
蕎麥
翠葉紅萁雪樣花,妝分旱澇壠田華。
盡將秋色煉成實,仍使農人歲暮奢。
蔡大營(北京)
吟玉簪花
簇簇雲華吐懿馨,臨風皎皎自超塵。
感生沃土酬恩潤,特奉簪妝地母親。
霍慶來(河北)
題三角山哨所相思樹
夫妻恩愛意堪痴,洪水但教生別離。
哨所紮根昭赤膽,忠貞守望訴相思。
雪迎濤(河南)
秋夜獨坐
星稀月朗唱秋蟲,獨坐庭前緒不平。
信馬由韁思往事,牽出悲喜幾多情。
朱光國(湖北)
青山
濃雲淡霧繞青山,蝶舞蜂飛燕雀頑。
碧樹奇花消酷暑,醉心騷客不思還。
吳國榮(上海)
幽緒
無端思緒亂如麻,鬱結難分剪更賒。
常恨芳園驀回首,欲忘夢裡倚桃花。
張貽璉(安徽)
過吳河古村落
鳳麟妝炫馬頭牆, 紅藥翻階繞徑芳。
一雨春浮碑鐫面, 誰人不讀養英莊。
註:該村屬宿松趾鳳鄉,國家級傳統村落之一.養英山莊門樓兩邊有詩文石刻。
季偉生(江蘇)
秋日黃昏即景
東現彩虹西見霞,樓間似看露頭花。
匆匆趕至空疏處,好景全教雲影遮。
張和平(廣東)
對窗新寄
人生仄處隱風流,笑對蒼顏鏡裡秋。
苦照西窗猶恨月,清暉一抹是新愁。
王洪義(遼寧)
信
秋風漫漫柳絲長,蟬噤深幽雁叫張
請給親家捎口信,糧熟稻灑入倉忙。
盧曉良(山東)
徂徠山溫泉
李杜始逢遊此鄉,後聞六逸引笙篁。
一山不遜驪山妙,兩水堪追渭水長。
地造氧吧舒肺腑,天然泉脈暖詩腸。
太真倘若今還在,定說三郎御這湯。
註:徂徠山素有江北廬山之稱,兩水乃大小汶河。唐代兩個偉大詩人初次會面於此地,後有竹溪六逸隱居於此。
金嗣水(上海)
記夢
年來早睡夢相陪,夢裡故園禾黍栽。
水靜江清村落樹,柳疏天闊野橋臺。
蘆花霜浸飄銀絮,楓葉凌寒醉粉腮。
露冷關河秋月老,新詞依譜用心裁。
梁孝平(山東)
外甥女考入中山大學喜賦
女甥考中五羊城,四室同歡共舉觥。
族出麒麟躋俊彥,榜登龍虎踞才名。
書山有路隨心縱,學海無涯任棹橫。
謹記滿堂親付囑,來年引望錦衣榮。
朱洪滔(江蘇)
謀職
投老居家賦雜詞,偶登刊物兩三期。
興來每借香菸力,客到還差美酒資。
種地身衰哪使得,從商路窄亦何宜。
西風果若行情好,我願充當拍賣師。
觀盱眙象山湖
小湖鉗入大山中,疑是仙家戳窟窿。
即便塵挨無俗境,雖從斧鑿勝天工。
禪隨水底鳥飛悟,道自雲根魚躍通。
客到近前多恍惑,半為實景半為空。
劉林森(重慶)
避暑
納涼又上武陵巔,頭枕清風好入眠。
夜賞深空星海耀,晨聽翠鳥樹叢宣。
林幽曲徑尋蟬唱,水澈苔溪踏浪濺。
滿目蔥蘢皆屬我,思情直達九重天。
周致俊(湖北)
目連寺文化節感懷
靈光香火漫中天,四海名流集木連。
信女和弦抒玉韻,善男秉燭拜金仙。
茫茫佛影三千丈,朗朗心經五百篇。
最是參禪同唱和,恢弘孝悌德無邊!
王建勤(湖北)
閒話
看破雲根養眼瞳,晨光遠在碧霞中。
塘中嬉戲鱗千尾,村畈抒情花幾叢。
時倚蒼梧迎素月,閒移老眼數青峰。
撩天一瞥天高爽,只手攜鋤種大同。
孫德力(內蒙古)
「巴威」過境
淫雨連綿始未休,雲波次第大風流。
空懸水氣當川瀆,夜隱星輝藏玉鉤。
密柳幾行形百態,落花一片狀三秋。
巴威到處堪狼跡,觸緒平添些許愁。
李為民(甘肅)
秋日放歌
十萬秋光入抱襟,多愁士子漫沈吟。
菊叢連圃臨風豔,桂酒依軒對月斟。
霜葉飄丹書醉意,歸鴻長唳慰鄉心。
荻花瑟瑟澄湖靜,朔國山川韻最深。
王力爭(重慶)
秋日放歌
秋來暑氣透衣襟,玉笛憑風伴好吟。
戲水柳枝垂似釣,堆山楓葉豔如斟。
梧桐弄影疏從意,菡萏生香淡稱心。
此景自能萌雅興,幾多佳詠蘊情深。
李殿國(遼寧)
秋日放歌
暑消氣爽敞胸襟,放眼山鄉盡興吟。
稻穀飄香風遠送,酒旗邀客禮先斟。
一灣碧水丹霞韻,幾嶺紅楓赤子心。
五彩斑斕秋色美,豐收更感黨恩深。
周祥雲(江蘇)
南京白鷺洲之夏
白鷺公園入夏時,蔥蘢灌木碧波池。
千年寺廟煙香旺,數座亭臺藤蔓垂。
清馥荷花飄遠溢,嬉飛鷗鳥拂漣漪。
吟朋三五徜徉處,且上橋頭爭賦詩。
曹憲閣(遼寧)
讀枚乘《七發》
鑑史渾如點要津,方家從未亂搖唇。
肥膿裹腹須添素,淑氣縈心好洗塵。
蹶痺長隨乘輦客,清歡眷顧布衣人。
清宮皓齒貪中溺,淡飯粗茶最本真。
張貽璉(安徽)
秋院
庭前桂影漸香酥,室內詩書散置殊。
角折奇葩朝夕枕,荒拋舊稿鳥蟲呼。
清真有味何妨醉,逆旅無求不信巫。
添得蛩聲三四五,任它清瘦到梅須。
李繼山(安徽)
秋興八詠拙步杜工部韻
其二
西澗風徐吹日斜,長堤騁目嘆繁華。
浪輕石拍縈仙曲,鷺起鴻翩浮玉槎。
奠枕樓欄依望月,駐春亭座憩聆笳。
清流夜景半城火,彩瀑虹飛霓濺花。
其三
豐亭向晚沐餘暉,百鳥入林啼翠微。
輕掬紫泉聽磬漱,仰觀篆羽逐雲飛。
高牆馬嘯月光冷,古寺鐘沉塵世違。
瑟瑟風寒山未老,皤翁猶喜菊花肥。
吳輝(湖北)
賀《洪山詩苑》百期付梓
洪山詩苑聚英豪。才藻文詞司馬邀。
酬唱友情千雁字,切磋聲韻百期驕。
匠心裁剪流鶯語,妙筆耕耘錦繡描。
激濁揚清澄宇宙,觀今鑑古慶雲高。
竇孝蓮(河南)
品酒
田園五穀蘊年豐,細釀精醅瓊液成。
意醉柔腸撫悵緒,情燃烈火蕩心旌。
玉杯味厚詩無寂,陋室香殘帛已封。
縱有英賢興萬裡,千秋難教品分明。
孫淑貞(遼寧)
吟秋
冷雨清霜兩相幽,殘紅落葉化泥留。
蛩鳴離緒吟鄉曲,鴉噪孤懷傍客舟。
昨夜鵲橋寒衣薄,今晨菽谷暖心悠。
風揮勁筆塗詩畫,盡染金黃鼓浪秋。
徐宜華(湖北)
秋收
春播一粟秋收萬,金果銀顆掛浩繁。
庫滿倉盈心裡穩,龍騰虎躍夢中甜。
千行汗水肥黃土,半粒秈糧重泰山。
橫掃奢糜殲碩鼠,風廉氣正宇天藍。
王建勤(湖北)
鷓鴣天·詠秋
雨灑清涼秋色濃,泠泠爽氣逼虛空。簾開澈宇月敷白,簟卷輕舒楓染紅。 鱗數尾,雁雙重。吳帆乘月影朦朧。沿街老菊留香韻,暖夏生機早隱蹤。
皇甫國(湖北)
鷓鴣天·恭賀《洪山詩苑》百期
詩苑高吟動九重,城鄉疾苦寸心通。菜苔鮮美添春色,翰墨繽紛耀彩虹。英傑墓,嶽飛松。地靈人傑九州崇。黃鸝百囀山林醉,騷韻交融洪嶺鍾。
鷓鴣天·七夕贈老伴
貧賤夫妻幸結姻,相濡以沫互依存。感卿辛苦操家亊,顧我奔波赴塞塵。 軍務重,警聲頻。年年七夕難歸門。退休七夕天天度,回首初逢情逾珍。
鄭慎德(湖北)
鷓鴣天·《洪山詩苑》百期賀
韻草洪山雨露滋,詩花吟苑靚新姿。新朋舊雨齊心力,都市頭條達百。 音比美,格追奇。逢源樂土蘊生機。耕耘喜悅吾儕事,翰墨芬芳平仄痴。
葛淼新(湖北)
滿江紅秋懷
少壯雄心,舒鵬翼,風華正傲。工農學,沙場試劍,黃卷燈挑。練得文章兼膽略,迎風擊浪晨霞照。得意處,高唱大江東,昂天嘯! 從警路,風雨峭。殊求索,經煎烤。任千磨百劫,壯心不老。夢醉酒酣鳴箭笛,冰河鐵馬屠狼豹。終堅信,旭日滿塵寰,春光耀!
陳丹(湖北)
鷓鴣天秋韻
夏去秋來又一番,吟懷來賦鷓鴣天。蟹蠔肥碩濃甘箸,菊桂芬芳開暢顏。 風朗朗,雨翩翩,紅楓含笑舞山巔。淺斟美酒邀明月,對飲詩情滿素箋。
金國旗(江蘇)
最高樓賀深圳建市四十周年
埋頭試,垂範克難關,彈指一揮間。利民休問資還社,安邦偏說物和錢。既開弓,無退路,只爭先。 共慶賀、通天心有路,共慶賀、嘆吟詩可賦。看今日,憶從前。天翻地覆綿連錦,苑昌園盛百花妍。弱終強,窮變富,夢初圓。
劉林森(重慶)
千秋歲引庚子重慶洪峰
水漫川江,渝州浪湧。一片汪洋灌橋孔。南濱道淹曉月店,嘉陵路斷洪崖洞。朝天門,兩江匯,險滔悚。 輕軌水低橋駕勇。遊艇岸高堤行恐。五號洪峰百年踵。如今岸堤鋼鐵壁,憑那汛患蛟龍縱。戰狂瀾,凝眾志,丹心頌。
陳素娜(河南)
畫堂春初秋遊北京五裡橋公園
遙看園上白雲生,拾階廖宇澄明。徑幽林靜竹筠青,秋果初成。 草露盈盈花麗,晚風細細香輕。不知不覺夜跫鳴,竟忘歸程!
王大華(河北)
鷓鴣天白露
玉露生涼入仲秋,天高雲淡爽風柔。香甜瓜果能開胃,豔麗荷蓮可醉眸。 金浪湧,翠泉流。良田千頃待豐收。湖光山色詩情釀,大美鄉村任客遊。
雪迎濤(河南)
少年遊孟秋
立秋過後少華芳,晝熱夜間涼。荷塘依舊,風拂楊柳,蟬語韻聲長。 星稀雲淡明月照,蟋蟀競悠揚。堤上漫步,錦鱗嬉月,碧水映天光。
華實佑(安徽)
鷓鴣天上吳河村
村駐雲中峰刺天,銀河落地水綿延。粉牆黛瓦尖尖角,木榫雕花栩栩鮮。 泉熱湧,筍甘甜,山人情愫潔如禪。風清樸古神仙境,我欲心隨入夢川。
註:該村屬宿松趾鳳鄉,被評為國家級傳統村落之一名錄
樊忠義(河南)
西江月秋霽
天上雨音謝幕,人間雀躍成狂。兩竿秋日帶霞光。泉水叮咚猛漲。 最喜深宵賞月,寄情玉兔吳剛。夢邀牛女返家鄉。牽手舞臺齊唱。
丁平思(山東)
朝中措絲瓜
蔓粗須勁越牆頭,翠綠葉兒稠。朵朵黃花嬌豔,引來彩蝶風流。嫩瓜二尺,皮多紋理,黎庶誇優。入灶成羹味美,滋腸潤肺明眸。
張偉進(河南)
臨江仙秋雨
雲壓城樓天際暗,黃昏雷雨蕭蕭。蟬聲悽切柳枝搖。偶聽梧葉泣,時見落花飄。 庭戶風涼炎暑盡,秋來何故寥寥。紅楓黃菊看明朝。果香盈四野,山水共妖嬈。
周秋雲(江蘇)
鷓鴣天·六合桂子山石柱林
桂子云浮望石驚,滄桑萬古柱天明。經霜風雨層層疊,隨月乾坤密密清。 山綺麗,石功名,壯觀氣勢獵奇恆。整齊序列天然景,魅影千巖悅逸情。
董邦震 張貽璉(安徽)
浣溪沙秋韻
欲向心園索詠哦,斜陽照影互穿梭。手搜騰訊樂呵呵。 方羨螢針縫夜幕,又聞雁陣入星河。串燒豆蕊為伊歌。
吳仁鵬(浙江)
風入松黃果樹瀑布
日熙風軟雨滂沱,霞影染瓊波。曲橋跨躍盤陀路,見白龍、垂掛危坡。誇世久聞名瀑,溯源仰接天河。 須將歡意達青娥,嗟賞且高歌。雲頭鷹襲蔥蘢樹,有靈禽、探出香窩。環視群山春翠,朗吟遊客痴魔。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
《滿庭芳苑》編輯部成員
主 編
蔡大營(若水人生)
編 委
王建勤 王 靖 牛 學 盧曉良
張愛芹 周致俊 周 維 高慶森
韓 新 蔡大營
本期組稿
盧曉良
本期製作
王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