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明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邀請詠春拳第四代傳人開設公益課程!

2021-01-19 網易新聞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太極八卦連環掌,中華有神功。」武術,是中國「國術」,既講究形體規範,又求精神傳意;既追求動靜結合,也追求內外兼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印記。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中國功夫繁衍流變,派系林立,拳種紛顯。詠春拳就是其中一種。源起少林,流傳到廣東順德一帶後,第一代掌門人陳華順創建了順德「詠春拳」流派,並廣收弟子,形成了現在的詠春拳派。

立明堂為傳承和發展傳統武術文化,挖掘民間傳統實用技藝,特意邀請到了詠春拳第四代傳人陳績業來立明堂開設詠春拳公益課程,傳授《詠春拳》正宗拳法,展現中華傳統武術的風採。據了解,該項課程目前已開展了六期訓練課。截至今年10月底,立明堂的詠春拳初級班已有上百位學員來到授課現場,感受詠春拳的魅力。

出生於佛山順德的陳績業,是陳華順創立的順德「詠春拳」第四代傳人,李小龍是其師叔。陳績業13歲隨師父陳家新學習詠春拳。他天資聰穎,頗有學武的慧根,得師傅傳授畢生絕學,至今已練武六十餘年,深得其中真諦,「小練拳」「尋橋」和「標指」等招數練得爐火純青,一雙拳虎虎生威,動作簡潔流暢。他表示,「詠春拳看似綿軟,實則拳快而防守緊密,內勁很足,如果對手使出千斤之力,我用詠春拳出招不能也使出千斤之力,而是需要順勢而為,柔軟一點,方能制勝。這就是詠春拳裡『不頂不硬,以巧力化千斤』的化解方法,是練拳的境界,也是做人的道理。」

多年來,陳績業致力於教授詠春拳,帶出的弟子攬獲了各大武術賽事的諸多獎項,碩果纍纍,如今年過古稀的他,心中仍然有著推廣詠春拳法精髓、光大詠春拳的熱切願景。

在陳績業眼中,詠春拳的魅力在於它與人體的貼合性和訓練的科學性。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放大和強化了人體本身存在的防守或進攻本能,不求動作的誇張和優美,但求實用和精準。而且這種訓練是循序漸進的,相對費氣力小,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很多原本弱小的人,通過詠春拳的訓練很快變得強大和自信起來。「在我的教習的學生中,有一個女大學生,在學拳之前整個人非常內向膽小,在學習了兩年詠春拳之後,整個人都變得自信、剛毅起來。後來她到國外留學,有一次在機場,甚至用詠春拳嚇退了要偷拿她錢包的小偷。所以,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夠通過練習詠春拳,開啟人生的嶄新一面。」

立明堂弘揚詠春拳,傳播中國文化,讓更多地人感受到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的精妙,而更多的傳統文化還有待我們繼續傳承與發揚。未來,廣州立明堂將繼續秉承初心,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播,通過舉辦更多優質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讓我國國粹走向世界,發揚光大。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立明堂推廣詠春等傳統課程,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
    近年來,為傳承和保護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興趣,中青立明堂傾注心血,重力打造詠春、中醫等公益課,希望能為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 行穩致遠 立明堂品牌升級再出發|中華|傳統文化|中青|弘揚_網易新聞
    、珠寶貿易、文化傳播等多產業模塊於一身的綜合性公司,在三大主要業務模塊並駕齊驅的帶領下,立明堂始終力求成為弘揚國學文化的先驅者和龍頭產業。 2020年11月3日,為更好地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國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立明堂特邀廣東省珠海市中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入股,並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青立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行穩致遠 立明堂品牌升級再出發
    廣州立明堂是一家集大健康產業、珠寶貿易、文化傳播等多產業模塊於一身的綜合性公司,在三大主要業務模塊並駕齊驅的帶領下,立明堂始終力求成為弘揚國學文化的先驅者和龍頭產業。  2020年11月3日,為更好地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國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立明堂特邀廣東省珠海市中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入股,並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青立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一個武者的教育情懷:開設詠春國術館 弘揚民族文化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德)12月10日,2016年度中國拳壇武博風雲榜在成都舉行,詠春拳傳人、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民航反恐教研室主任王昌勇榮獲「2016年度中國拳壇十佳傑出貢獻獎」。王昌勇的父親,是山東魯西南地方拳種「嶽王拳」的傳人,看到兒子如此痴迷武術,就讓他跟自己學習這門傳統的拳術。「父親當時說,練的怎麼樣不重要,只要能強身健體就行了。」2004年,王昌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成都體育學院武術系武術專業。「讀書期間,我可是王百萬哦!」王昌勇說,在上大學期間,國家提倡大學生創業,「我在成都創建了5家跆拳道館,偶爾也教習一下嶽王拳等傳統拳術。」
  • 陳華順永春拳第五代傳人:準備拍攝永春拳的系列影片
    7月16日,順德陳華順永春拳第五代傳人羅德志師父攜電影《永春》投資方及主創團隊前來東莞水鄉文道影視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參觀,基地外聯主任張俊偉為羅師父一行介紹了影視文化創意孵化基地的基本情況
  • 道詠堂 | 詠春拳到底怎麼出現的?光佛山就有超百家詠春拳館
    他將畢生所學重新整理,詠春拳從此聞名,被門人推為詠春一代宗師,目前佛山 90% 以上詠春拳支脈均為梁贊的傳人。他以現代用語 "180 度轉身 " 等替換了 " 兩儀、八卦 " 等語意隱晦的傳統拳術用語,並引入了現代力學理論解釋拳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均能快速理解詠春拳,同時這一改革也為把詠春拳法翻譯成英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詠春傳人鄭忠的傳奇人生:在沙特王宮擔任侍衛17年
    在沙特王宮擔任侍衛17年,與李小龍有過交集 鄭忠:詠春傳人的傳奇人生禮帽、墨鏡,一頭齊腰長發,渾身肌肉,身形敏捷,步法矯健有力,第一次見到鄭忠,很難想到他已76歲。身為福建傳統詠春拳第七代「標」字輩傳人,近日,鄭忠在濱海新城大東湖邊,向記者講起了他的傳奇人生。
  • 中央黨校開設國學課程 許嘉璐主講中國傳統文化
    該課程由四個專題講座構成:《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古代的科技與傳統文化》、《儒釋道與中國文化》、《周易與中國傳統文化》。講座由中央黨校聘請校內外的知名專家為學員們授課,以菜單式教學的方式供學員選修。「以這樣的規模和範圍開設傳統文化課程,這在中央黨校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教授王傑激動地告訴記者。   該課程第一講由著名學者許嘉璐先生為大家主講。
  • 公益論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凝聚城市發展正能量
    吳蕙芳 攝11月16日—17日,龍灣區成功舉辦第七屆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論壇,在為期兩天的「心靈旅途」中,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街道、社區(村居)群眾等近4000人次,聆聽了一場場感人至深的精彩講課,共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 李小龍第四代嫡傳辭職公安開武館 曾多次抓小偷
    李小龍第四代嫡系傳人重慶開武館,愛見義勇為,曾多次抓小偷。  電影《一代宗師》的上映帶火了詠春拳,而葉問的弟子李小龍借鑑詠春拳的精華,創立了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截拳道。截拳道脫胎於中國功夫,更融合了世界其它武術精華,在歐美十分流行。
  • 詠春拳傳人葉準來昆明開班收徒啦
    掌上春城訊6月8日上午,一代傳奇武學家、詠春拳創始人葉問宗師長子、95歲高齡的葉準受邀來到昆明,出席雲南昆明功夫書院舉行的第十九期葉準詠春拳特訓班開班儀式,並為「詠春葉問葉準聯會雲南同學會授牌」,昆明特訓班正式開課。
  • 北京師範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京師範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5-12-04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發揮人文學科優勢,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課程、融入學術研究、融入國際交流
  • 哈佛大學東方傳統文化研究會創立人王安林在趙寶珠武學堂開設中國...
    哈佛大學東方傳統文化研究會創立人王安林在趙寶珠武學堂開設中國訓練基地王安林先生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國際的一大巨擘,從事武術與養生四十多年,讓國外武術狂熱分子對中國的傳統武術趨之若鶩,讓中醫邁向國際舞臺,影響意義深遠。
  • 蕪湖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四步走" 發揮優秀文化的引領作用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該文件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 佛山小學開設粵劇特色課程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在1月9日舉行的佛山市粵劇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現場交流會上,佛山22所學校獲頒「第一批粵劇特色創建基地學校」,這些學校率先把粵劇知識融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探路粵劇傳承。 「自從進了粵曲粵劇團後,我對佛山這項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栩玥表示,她以前認為唱粵劇是老人家的活動,但現在她不但積極參加學校的粵劇特色課堂,還會經常在家裡練習,表演給父母看。
  • 熱乾麵第四代傳人賣吆喝,標準化才能做大熱乾麵市場
    楚天都市報6月25日訊(記者郝曉燕)日前,熱乾麵大王蔡明瑋第四代傳人召開蔡漢文熱乾麵品牌發布會,並表示要推廣熱乾麵標準化。作為武漢的美食名牌之一,熱乾麵市場向來競爭激烈,但在全國市場輸出上又缺乏強勢品牌, 熱乾麵傳人的加入這一市場鏖戰,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
  • 富順縣: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近日(7月19日),富順縣舉行四川富順·中國家風傳承館開館暨家風文化節活動啟動儀式,旨在宣傳好家訓、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促使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優秀家風家教文化。市政協副主席王孝謙,縣委常委、副縣長關義彬,縣政協副主席劉家臻,市、縣相關部門、鎮鄉負責人,各民間協學會團體負責人參加活動。
  • 中國詠春拳蜚聲海外多年 迷倒洋學生(圖)
    洋弟子要學正宗的中國傳統拳術,這裡面除了傳統的練功方法外,還包括禮儀在內的各種形式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在不注重包裝只追求競技的「現代散打」中是沒有的。  俄羅斯姑娘達麗很認真地告訴記者說:「我覺得詠春拳比散打好多了,詠春拳可以發展我的思想,而散打則講求速成、講求實用,只是講究力量和肌肉,沒有思想性,沒有文化味道。
  • 「義詠堂杯」2018年首屆WWC實戰詠春拳大賽順利舉辦
    因此,蕭山區體育局、蕭山武術協會、蕭山區瓜瀝鎮人民政府對本次活動都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在推進中國、乃至世界武術文化發展的同時,也將著力推動詠春文化在武術界的傳播。杭州市蕭山區武術協會名譽會長湯秀庭,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曉峰,浙江省武術協會副會長丁培勇,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黨委書記徐曉福,杭州市蕭山區體育局局長董茶仙,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人民政府鎮長王潤東,杭州市蕭山區體育局副局長周效初,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黨委宣傳委員朱敏,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A級武術裁判、浙江省武術協會裁判委員會主任林小美,陳經綸體校副校長、杭州體育館訓練副館長、總教練陳國安,耀保詠春拳第四代傳人
  • 暑期國畫公益課堂開課: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感受國畫魅力
    童心裝點世界筆尖細細描繪為加強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接觸和理解,豐富中小學生的暑期文化生活,7月14日至8月13日,連江縣暑期國學公益課堂在縣美術館開課了,活動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報名參加。,分別是國畫山水、國畫花鳥、基礎素描,授課時間持續到8月13日,通過集中輔導、現場示範、零距離交流等方式進行授課,讓學員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無窮魅力的同時豐富精神文化修養,陶冶情操,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