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發表在《教育現代化》期刊上的文章,《本科生與研究生戀愛觀對比分析》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文章題目就直接了當的告訴我們討論的是當讀了研究生後,戀愛觀和本科比起來會有什麼不同?
該文章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某大學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戀愛觀對比分析。(大學是位於某省會城市,理工類為主的211綜合性大學)
由於群體人數較多,只對學歷、年級、性別這三大方面進行分層抽樣。發放問卷106份,回收106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103份,有效回收率為97.2%。數據處理由spss21.0完成。
問卷從顏值、戀愛與婚姻、互動模式、學歷、年齡等方面做了調查,數據結果總體表明大多數人比較期待愛情,兩情相悅是一段感情開始的主要原因,認為性格的相容性是影響愛情最重要因素。接受男比女年齡大,大2-4歲。顏值中上的異性比較理想,最多人選擇本科生為理想對象,人品比經濟條件重要。在戀愛中,男女雙方應該付出相當,傾向於依賴且獨立的戀愛模式。
在上面幾個選項中,在學歷這一項,本科生和研究生們都沒有選擇「專科生」談戀愛,這樣的數據還有點讓人意外!
在愛情中,學歷重要嗎?
為什麼學歷也變成了戀愛中的參考指標?
其實,關於愛情中學歷是否重要的討論是很多的,在網上隨便一搜都可以搜到很多相關的話題。
這也不奇怪,中國從古至今婚姻是很講究門當戶對。隨著社會的發展,門當戶對這一主題從而又演化成各種形式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
現在社會加大對學歷的重視程度,有些人也覺得,學歷也是衡量兩個人是否匹配的標準,所以,學歷也是當下社會「門當戶對」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吧。
現在的年輕人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加上生活節奏快,已經沒有以前車馬很遠 ,書信很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悠悠歲月,而且那時候的人有更多的時間,沒有現在這樣大經濟壓力,人海茫茫,當代年輕人為了提升尋找對象的效率,看學歷似乎是一個捷徑。
在愛情中,學歷重要嗎?面對這個問題,網友們也是看法不一 ↓↓↓
01
@匿名用戶
我就是專!科!生!
我女朋友呢,她是本科,在考研。
其實剛開始她告訴我她要考研時,我內心也是非常抵制的。
本來學歷就有差距,試想如果一旦她考上研究生,是不是更沒我啥事啦。但後來,我想通了,因為我也不敢保證,我將來就一定能把人家養著。
所以,我不能阻擋她前行的步伐,我能做的,只有奮力追趕。
我考了第二學歷,也在專升本。
02
@馬達啦啦-
的確沒考上本科,是我高中時做的孽,我接受這個事實。
但是我拒絕被歧視!
那些自帶光環的人,你真的有來過專科學校嗎?
專科學校裡,也有人整天泡在圖書館做課題,大部分人從大一就做好自考、專升本的的準備。
記住,再low的學校也會有不low的人。
03
@左辰
兩個學歷不同的人在一起,肯定會出現問題。
04
@Mmm
高中沒有努力學習,沒有考上本科,只考上專科,現在工作看到了分別與差距,抱怨沒有用。
05
@labula
可以戀愛,但結婚要謹慎。
06
@隔壁老王
學歷和一個人的思想深度密切相關,三觀就建立在思想的基礎上。學歷不對等,三觀很難一致,三觀不一致,情感上很難有共鳴,那麼,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會接踵而至。
歡迎小夥伴萌來評論區友好交流哦~
學歷,重要!也不重要!
其實,不難發現,很多人在相關話題的討論中,都提到了三觀、能力、性格等。也就是說相似的學歷會有相似的工作,相應的,對人生目標、價值的看法也容易走到一起。與其說大家在意的是對方學歷的高低,其實真正在乎的是學歷所隱含的成長和學習環境上的差異帶來的格局、觀念等方面的不同。
從一個人的學歷上來說,可以大概率看到這個人是否勤奮努力,因為從我們上學以來,那些成績好的同學總是努力又勤奮的,相反的,成績差=愛玩+沒有上進心,這樣的印象已經標籤化的映在我們腦海裡。
但是一個人的人品、性格、上進心、責任心、三觀,為人處世和家庭教育,成長環境,社會閱歷等很多因素相關,隨著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就會發現每個群體中都會有個例,學歷高的人裡面也會有混日子甚至思想老舊的人,學歷低的人裡面也有努力上進、思維開闊的人,簡單地用學歷標籤去定義一個人太粗淺了。
小編很喜歡一句話,「你的氣質裡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歲月無形中在我們身上留下了印記,只有別人看得到。
如其這麼多人在愛情裡追求想要學歷對等或者高學歷,不如說就是想要找和自己同樣優秀或是更優秀的人。雖不說學歷決定命運,但是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總是萬不會錯的。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勢均力敵的愛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