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個網友向我諮詢打無痛的一些事情,其中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既然打無痛的目的就是為孕婦減輕痛苦,那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開三指才能打,而不是痛感強烈了就打呢?
每次說到無痛,其實我都非常激動,因為我當初生糖果的時候,無痛技術還沒有像現在一樣普及,如果能再來一次,我也非常願意嘗試一下。
首先要向大家強調的是,無痛並不是一點都不痛,不過無痛的痛覺和順產相比,那肯定是減輕不少,如果醫生操作得當,這一針還是非常值得的。
許多孕媽像我一樣,對無痛躍躍欲試,但也有一些已經在分娩使用了無痛的「過來人」勸告,打無痛的效果並不明顯,說是無痛,自己還是遭了很大得罪,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打無痛用通俗一點的話來形容,就是在產婦腰椎上打麻醉,讓腰部失去一部分知覺,而宮縮和陣痛實際上仍在進行,只不過產婦感覺不到而已。在此過程中,產婦感受到的痛覺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首先就是產婦對疼痛的忍耐力如何,要知道每個人的痛閾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疼痛程度,有些產婦能接受,有些產婦就覺得很痛,和個人體質有關,我就曾見過自然分娩還說疼痛可以忍受的寶媽,真的非常佩服她。
其次就是打麻醉的量,無痛用到的麻藥需要醫生根據產婦狀態自行判斷,機動性較大。
無痛的麻醉量主要取決於醫生的臨床判斷,如果醫生比較小心謹慎,那麼鎮痛效果就會欠缺一點。
最後無痛的效果還與時機有關,要求打無痛的產婦需要有醫護人員全程監測產程,在正規醫院都會等產婦開到三指才會打無痛。
有些產婦在開到三指時就覺得痛到受不了,也有些是由於醫護人員檢測不到位,錯過了最佳的使用無痛的時機,導致藥效沒有完全發揮。
一般情況下,打無痛可以幫助產婦減少70%-80%的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打無痛後並不是立馬沒有感覺了,只是相對降低了一部分。可能會有寶媽有疑問了,既然麻藥打上就不那麼痛了,幹嘛還要等開三指呢?到醫院就打上不行嗎?
宮縮和陣痛實際上都是為了促使寶寶儘快分娩,子宮不停收縮,寶寶才能儘快娩出,如果將所有痛感都屏蔽掉,產婦會失去指引,不知怎麼用力。
過早打麻醉或打得過多,產婦很可能混混沌沌頭腦不清醒,當開三指時再打,宮縮逐漸變得規律,產婦也適應了這一節奏,不至於生寶寶時用不上力。
還有一個孕媽們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打無痛會對身體有傷害嗎?會對寶寶有傷害嗎?這也是許多老人阻攔產婦用無痛的原因。
我身邊有一個孕媽,沒生之前就一直念叨想打無痛,和婆家人好一番大戰,只因為老人認為打了麻醉後生出的寶寶會變笨。
其實只要在分娩前由醫生評估,產婦身體條件可以打無痛,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畢竟無痛分娩的麻醉量只有剖腹產的十分之一,還沒來得及循環到胎盤裡,寶寶早就已經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