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搖號新政落地,民校面臨重新洗牌,未來新政下,2021小升初家長應留意哪些出路?
2020年被稱為小升初「搖號元年」,2020屆小升初在經歷了「人仰馬翻」之後,給「後浪們」留下了哪些有用的信息?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廣州小升初政策變化不斷——「超報民辦100%搖號,無住宿不得跨區招生。"
今年小升初政策大變,明年又會是怎麼樣的呢?誰也不敢下定論。因此,2021小升初的家長,需要提前了解清楚今年的政策,做好應對的準備。
1、民辦擇校範圍縮水
新政下,無寄宿條件的民辦,不可跨區招生;有寄宿條件的民辦,經過申請核准後,可跨區招生,招生比例上限為招生計劃的50%,最直觀的今年小升初,大家報讀民辦的範圍,明顯收窄了。
往年老三區的熱門民辦,例如二中應元、四中聚賢、明德實驗都是擠破頭的大熱門,今年由於沒有宿位,限制了區外的招生。
而部分可以跨區招生的民校,例如真光實驗、六中珠江雖說有不超過50%的區外招生名額,但與往年來說,可以爭取的機會,的確比以前少了。
2、可填報的民校志願數量少了
新政下,民辦在報讀系統上,只能填寫1~2個平行志願。這意味著大家可報讀民校的數量減少了,因此網報前,家長要進一步考慮清楚自己的定位。
雖然跟以往相比,民辦的擇校範圍大打折扣,但家長在擇校的時候,可以重點留意以下3類學校。
1、優質的一貫制民辦學校
根據新政:初中招生時,應首先通過直升或電腦派位方式招收本校自願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剩餘的招生計劃應面向社會公開報名,這個政策導向,利於優質的一貫制學校吸引自身小學部的生源。
如果孩子目前在優質的一貫制民辦的小學部,並且意向入讀學校的初中部,那麼,在未來可以提前爭取鎖定這些優質學位的機會。
2、教育集團內的學校
成立教育集團,是當下學校發展的趨勢。教育集團對集中教育資源,促進學校成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家長們選擇民辦時,可以留意它是不是在教育集團內,且所在的教育集團,有較大的規模和影響力。如果是,學校的成長會很有優勢。
孩子這類教育集團內的民辦就讀,能夠享受更前沿和優質的教育資源。
3、辦學特色明顯的學校
新政下,一些辦學特色與公辦相比,有明顯差異化的民辦學校,能夠吸引不少優質生源。
不少民辦,在課程設置上,很花心思,打造出具有個性特點的校園文化。部分民辦重視國防教育,對學生的紀律性有嚴格要求;有些學校採用雙語教學,融合中西方教育文化,綜合發展學生......
孩子如果在這些學校就讀,能夠很好地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發展興趣特長。
換句話說,具備獨特的班型設置和課程特色,在發展孩子興趣特長的同時,能匯集教育資源,保障加工能力的民辦初中,會使未來生源質量穩定,這值得大家關注。
在新政的影響下,民辦迎來新的洗牌,除了學校形勢的變化,未來的不確定性還有很多,家長擇校,需要有更多新的考量。
1、結合自身情況
(1)結合自身經濟情況,綜合考慮家庭的財政收入,因為廣州各區民辦學費差距比較懸殊,因此不同梯度的民辦學費會有很大的差別。
(2)了解孩子學習的綜合水平以及各科的情況。適當選擇有所偏重的學校,讓孩子全面發展。
(3)人脈關係,親戚朋友有時候可以為孩子進入理想初中帶來一定的幫助。
2、明確擇校範圍
(1)公辦要參考劃片範圍看好對口初中。
(2)民辦要根據家情孩情制定梯級目標學校。
(3)考慮好是否接受寄宿學校。
(4)一定要事先收集好各校的招生信息,了解清楚招生計劃(含內部直升、本區招生人數、外區生招生人數)及住宿情況等。
(5)隨時關注學校的信息,及時掌握各校的動態,儘可能增加與學校接觸的機會,提前帶孩子去學校查看了解環境及地理位置。
(6)儘管公辦、民辦都是搖號,但不能抱僥倖心理,成績依然是重頭戲,要相信成績好的牛蛙,運氣再差都不會去到太差的學校。
3、看學校管理
(1).結合自身經濟情況,綜合考慮家庭的財政收入,因為廣州各區民辦學費差距比較懸殊,因此不同梯度的民辦學費會有很大的差別。
(2)了解孩子學習的綜合水平以及各科的情況。適當選擇有所偏重的學校,讓孩子全面發展。
(3)人脈關係,親戚朋友有時候可以為孩子進入理想初中帶來一定的幫助。
4、看校長管理
學校校長不同的教育理念會給學校注入不同的活力,民辦學校校長有的來自公辦的,有的是從民辦一步步做起來的,有的校長以前是高中的校長等等……
校長的履歷讓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的。可以多參加探校活動、名校遊之類的,如果有機會,聊上幾句,很快就能感受到校長是否有能力和魅力!
5看師資力量
師資來源於哪裡?有多少名師優師、省市優秀教師……學校官網快速了解。還有一些行為精神上,對待同樣分數的學生,在這所學校,老師是這樣做的,在另一所學校,老師是那樣做的,兩種做法的差別直接導致了學生未來進入高中有沒有後勁。
以「作業」為例,有的學校作業很多,學生十分疲憊,而有的學校作業精挑細選,適當控制作業量,甚至作業都是老師自己編制的,這其實就是老師和教學方式的差別,大而言之是學風的差別。
6、看中考成績
有些學校的學生中考成績很好,平均分都很高,其他學校很難相比。
但家長們除了了解這些表面的信息,還應該問問大部分學生未來的高中出路都有哪些學校,了解一下年級排名倒數20%的學生,最終可以去到什麼學校。
7、看往年分班情況
今年學校不能分重點班、實驗班等,但還是可以去學校了解下,平行班是怎麼分配的?
8、看學校校風
校風與學風是無形的,卻又是有形的。這一點,家長可以從學生見到老師和校長的表現中看出,還可以從學校的張貼標語、評比分數、各色海報中看出。最簡單的方式,是問一問上屆家長。
9、看升學政策
這裡說的政策指的是中考的,中考相對公平,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都有不同的指標,各區學校保的指標比列在選擇初中時也需要關注一下。
10、看報考細節
找張紙列出住宿與走讀問題,學費問題,獎學金設置情況等。在參加學校活動時或學校開放日,逐條問,才不虛此行。
總的來說,大家選擇學校時還是需要多方面考慮,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這樣才能選擇到最適合孩子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