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崗區深溪鎮中心敬老院外景
數據,顯示的是人口老齡化趨勢——
截至2019年底,全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580.03萬人,佔總人口的16%,65周歲及以上的390.55萬人,佔總人口的10.78%。
數據,彰顯的是養老服務不斷完善——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5044個農村幸福院,1051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359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基本實現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數據,折射的是新興產業不斷崛起——
我省年避暑養老和旅居養老人口近1000萬,8小時高鐵圈覆蓋全國主要的火爐城市,老年人群體超過4500萬,全省註冊健康養老企業超過4600家,養老機構1000餘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
「銀髮浪潮」洶湧而至,如何提高養老服務供給,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全省各級民政部門推進養老服務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簡政放權,出臺政策支持,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積極探索發展有貴州特色的健康養老產業。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的「資本」從何而來?
貴州取得的成績,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貴州,更是成為安居樂業、投資興業、度假康養的寶地。
「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氣候、交通、醫藥等條件必不可少。」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貴州恰到好處——
近年來,貴州不斷加大旅遊文化宣傳,「爽爽的貴陽」「避暑聖地」「中國涼都」等城市品牌在全國日益打響,已成為夏無酷暑、春溫秋爽的宜居之地。
「十三五」以來,我省交通條件持續改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運等交通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形成了通達全國、內捷外暢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
貴州民族醫療傳統源遠流長,苗族藥(侗族藥、布依族藥)等民族藥種類繁多、效果獨特,為養老產業奠定基礎。
得天獨厚的優勢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如何推進產業發展才是關鍵。
圍繞發展健康養老產業,貴州多措並舉推進——
強化頂層設計。《關於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政策措施》《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貴州省養老服務創新發展工程專項行動方案》等「硬核」政策相繼出臺。
加快設施建設。採取政策引導和資金補助等方式,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省投入運營城鄉養老機構1581所,其中農村敬老院956所,基本建成覆蓋農村所有鄉鎮的供養機構網絡。
構建管理平臺。設立貴州省養老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平臺,成立政府出資引導的貴州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基金融資平臺,規劃搭建貴州省「網際網路+養老服務運營監測管理平臺」,促進現有養老、醫療、健康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創新示範帶動。命名烏當區東風醫養健康小鎮等一批全省養老產業示範園區、養老服務示範機構,打造一批特點鮮明、優勢明顯、綜合實力強、具有示範輻射作用和一定影響力的省級養老產業示範園區和項目。同時,積極推動「公建民營」,大力發展康養產業項目,著力打造醫養融合產業項目。
增強發展動能。「十三五」以來爭取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中央財政支持我省養老服務項目建設資金16億元。與世界銀行3.5億美元、法國開發署1億歐元聯合融資《貸款協議》生效。成立貴州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
廣泛交流合作。連續幾年到省外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與重慶市、四川省籤訂渝川黔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積極引進企業到貴州投資康養產業。
……
如今的貴州,正緊緊圍繞打造成為全國養老基地和國際一流康養目的地的目標,積極探索旅居養老、健康養老、智慧養老等養老產業發展新模式,大力推廣「生態貴州」「多彩貴州」「避暑養老勝地」等品牌,建成一批養老產業示範基地,加速培育一批創新型養老服務企業,初步形成「一核兩帶多區」(一核:黔中城市群養老服務、產業核心區。兩帶: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養老服務帶。多區:幹、支線機場周邊養老服務集聚區)養老產業空間發展格局。
「下一步,我們將主動適應形勢、充分發揮優勢,大力發展康養產業,著力加強政策供給、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行業監管,高標準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動,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助力添彩。」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2018年10月31日貴州省首批養老示範機構授牌儀式
【市州觀察】
01
貴陽市
近年來,貴陽市將養老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八措並舉」統籌推進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著力打造「爽爽貴陽·康養福地」的城市名片。一是築牢工作基礎。建立了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加大財政投入。2017年至今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0億餘元,用於設施建設、福利保障、購買服務等。三是實施城鄉統籌。編制完成《貴陽市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0—2035年)》,2017年起連續4年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列入民生實事強力推進。四是抓好市場培育。認真落實扶持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參與。五是注重隊伍建設。支持在築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及課程,每年免費為養老從業人員開展培訓。六是深化醫養結合。將符合開展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全部納入醫保範圍,實現了民辦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全覆蓋。七是開展對外合作。成功引進德國蕾娜範品牌入駐貴陽,與日本福祉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合作機制。八是打造全域業態。規劃「兩廊三軸、一核四組團」的全域康養產業規劃布局,建成烏當東風醫養小鎮、開陽水東鄉舍等一批國家、省級康養示範基地。
雲巖區中心敬老院護理人員幫助老年人進行康復訓練
02
遵義市
遵義市採取「四個強化」措施推動康養產業發展呈現政府引導、國企牽引、市場推動的良好勢頭。一是科學規劃布局,強化政策支撐。制定出臺《黔川渝結合部醫療康養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關於推動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二是建立工作機制,強化氛圍營造。成立領導小組,建立黔川渝結合部「醫療康養中心」聯席會議制度,各縣(市、區)相繼成立康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確定匯川區、紅花崗區、湄潭縣、新蒲新區為醫療康養結合部工作試點單位,初步形成了研究謀劃共同推動康養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突出項目引領,強化示範帶動。謀劃和實施產業項目共249個,目前已經建成110個,正在建設108個,形成了以新蒲新區至信大健康、桐梓縣枕泉翠谷等為代表的森林康養和特色康養項目。四是主動爭取支持,強化招商引資。2019年,成功申報了第四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獲得補助資金2326萬元;申報了世界銀行·法國開發署聯合融資貸款支持貴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市,獲得貸款額度8.73億元。編制和推出了一批招商引資項目,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赤水市大同鎮敬老院
3
六盤水市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近年來,六盤水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提出「1234」的養老服務發展思路,即「建設一個統一管理的養老服務綜合平臺;推進醫養結合和農旅養結合兩個結合;推動農村養老資源與城市養老資源的統籌、公辦養老資源與民辦養老資源的統籌、特色養老資源與基本養老資源的統籌三個統籌;打造候鳥式、護理式、休假式、旅遊式四種養老模式」,始終立足於足不出戶養老,上門服務養老的理念,始終堅持把建設家門口的養老院、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放在首位,努力推動全市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
按照這一思路,六盤水養老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實現了「四個率先」,即:率先在全省推出高齡津貼制度,率先完成鄉鄉有敬老院的建設目標,率先獲得了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資格並順利通過民政部驗收,率先開展區域中心敬老院改革和城市社區及居家嵌入式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在實踐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入住六盤水市社會福利中心的老人在溼地公園散步
4
安順市
近年來,安順市按照「三大」思路大力推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一是項目建設實現大發展。「十三五」以來,圍繞著力將安順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安養之都」,全力構建「一核、一軸、五區塊」的「115」產業布局,實施大健康產業重大項目160餘個,完成投資230多億元。如西秀區屯堡文化休閒度假區、黔山秀水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用;培育了鎮寧大寨中藥材扶貧示範園、西秀區山裡江南旅遊休閒度假區等20餘個省、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示範基地。二是產業規模實現大跨越。2019年,全市大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120億元左右,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達8.3%,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9萬餘畝。建成醫療衛生機構1861個,養老服務機構410個,各類大健康醫藥產業經營主體3000餘家,各類酒店、民宿1600餘家,大健康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三是營商環境實現大提升。思發展、謀發展,為企業服務、為客商服務成為安順市上下一致的共識。縱深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持續深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5
畢節市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畢節市針對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較抽象、目標不明確、任務不具體、措施不得力、社會力量參與不充分等突出問題,通過「改、建、管、服、引」多措並舉,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一是養老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充分利用省、市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民生實事範圍的機會,督促各縣(區)大力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形成「市級有龍頭、縣區有示範、鄉鎮有保障、社區有場所、村莊有院會」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二是養老服務質量明顯提升。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大力實施農村敬老院提質增效工程,對全市未充分發揮效益的部分養老服務設施,逐個制定計劃、加以整改。三是養老服務隊伍得到加強。充分利用人社、扶貧部門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培訓資源,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加強養老專業學歷教育培訓,要求市內各大、中專院校開設養老有關專業,2019年共有在校康養類專業學生1518人。
6
銅仁市
發展健康養老產業,銅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銅仁是全國首個「中國營養健康產業示範區」、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示範市,石阡、印江被評為「全國長壽之鄉」,江口、玉屏為全省長壽縣,萬山撻扒洞村為國家級長壽村。同時,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旅遊資源豐富,中藥材等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2017年,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關於支持銅仁市大健康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銅仁也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康養產業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了《中國·梵淨山生態養生指數報告》和《銅仁市社會公共服務規程》《銅仁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規程》。
截至2019年底,銅仁建有養老機構170多家,養老設施1500多處,養老床位2.3萬多張。
當前,銅仁正謀劃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啟動建設一批大健康產業園區,打造一批康養小鎮、康養產業集聚區和示範養老機構,致力於打造成為全省領先、全國知名的康養勝地。
7
黔東南州
近年來,黔東南州大力推進康養產業發展,形成了「黨委領導定方向、政府主導出政策、民政牽頭抓落實,社會參與出效益,老人入住得實惠」的「三贏」模式。一是形成了黨委領導定方向、政府主導出政策、民政牽頭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黔東南州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康養產業發展,連續幾年將康養產業列入州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加大對養老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州共投入養老產業發展資金10多億元,建設了961所養老服務設施。二是社會參與出效益。目前全州投入使用的民辦養老機構5所,床位1000餘張,公建民營養老機構16所,床位1500餘張。其中天柱縣社會福利院與貴州宏源家政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全省開展「公建民營」模式。三是老人入住得實惠。黔東南州養老機構通過引入專業的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護等服務,解決子女的後顧之憂。同時又能提供醫療護理、慢病管理、心理疏導、膳食指導、康復護理等專業服務,得到了老年人的高度認可,越來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選擇入住養老機構。
8
黔南州
黔南州依託避暑、溫泉、綠色、觀光等養生養老基地,把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培育發展養老、康復、老年產品等一體化的特色產品,助推健康休閒養老發展。
目前,以黔南中鐵國際生態城太陽穀國家級養生養老示範區、羅甸縣養老服務中心等為示範點,黔南州全方位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促進機構養老服務提質增效,有效拓展養老服務空間。在園區內打造「網際網路+養老」服務新模式,加快網際網路與養老服務的深度融合,支持養老產業園區積極培育與養老服務相關的文化、旅遊、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地產等上下遊新業態。
下一步,黔南州將以休閒養生、溫泉康養、運動健身、康復保健、醫療理療等業態為重點,推出一批養老旅遊線路。以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國有林場、風景名勝區為依託,積極建設森林康養示範基地,實施森林康養示範工程,推進改革創新、促進融合發展,示範引領本區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
9
黔西南州
近年來,黔西南州多措並舉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著力提升機構養老服務質量。一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社會主體作用,基本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框架;二是推動醫養結合試點,冊亨縣海福祥養老院、興仁市中醫院等獲省級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命名,安龍縣養生谷獲省級示範園區命名;三是加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共培訓養老機構護理人員254人次、管理人員75人。
著力推動養老機構市場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黔西南州暢達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全州政府兜底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社會化中高端養老等全產業鏈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和經營管理等工作,推進養老產業發展。
積極謀劃康養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中國四季康養之都」靚麗名片,深入謀劃養老服務項目20餘個,實施了一批中高端養老服務項目,初步形成了以興義市為中心,輻射各縣(市、新區)集富養、康養、旅養、娛養、醫養於一體的中高端養老服務基地。
貴州日報專版報導
Newspaper
來源:貴州日報
隨手轉發,讓更多人知道遵義民政!
民政民生信息直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