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揭秘8|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2020-12-20 銳看臺灣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實習生 侯曉辰 文/網絡圖 ) 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灣西南空域實現常態化。日前,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為避免落入解放軍「消耗戰」陷阱,臺灣空軍改變之前應對模式。比如,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大陸軍機若為慢速機,臺軍也改以C-130運輸機或是P-3C反潛機應對,等同解放軍所耗費的成本。

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均由屏東空軍基地派出。事實上,這裡不僅是臺軍P-3C反潛機的唯一駐紮基地,而且是臺軍「預警電戰機隊」的駐紮基地。因此,本期我們就來揭秘屏東空軍基地。

C-130H運輸機

臺空軍第六混合聯隊基地

屏東基地位於臺灣屏東縣屏東市,1920年修建完成,1927年日本陸軍飛行第8連隊從九州移防至屏東,為日軍運輸機所用,是臺灣地區最早的軍用機場。1945年日本戰敗後,屏東機場移交給國民黨部隊。

由於腹地充足,且戰後國民黨空降傘兵部隊撤退到臺灣後也曾駐紮,因此屏東機場一直以來是臺灣空軍運輸機的主要根據地。該機場2005年至2011年一度開放部分為民用。2011年8月11日民用航班停班,之後基地全面移交臺灣空軍使用。

臺灣空軍目前編制7個聯隊,其中包括4個戰術戰鬥機聯隊、1個戰術混合聯隊、1個混合聯隊與1個飛行訓練聯隊,分別為:使用「IDF經國號」戰機的第一、第三聯隊;使用「幻影2000」戰機的第二聯隊;使用F-16戰機的第四聯隊;第五聯隊則是F-16戰機和F-5戰機混編;第六聯隊則納編定翼機;志航基地第7聯隊為使用F-5戰機的訓練聯隊。

第六混合聯隊的駐紮基地就是屏東空軍基地,基地多為固定翼機,下轄第十空運大隊(配備19架C-130H運輸機)、第二十電戰大隊(配備6架E-2T/K和1架C-130HE)、空軍反潛作戰大隊(配備12架P-3C反潛機)、第六修護補給大隊、第六基地勤務大隊、「憲兵」第六中隊。

P-3C反潛機

12架P-3C反潛機唯一駐地

屏東空軍基地目前是臺灣空軍12架P-3C反潛機唯一駐紮地。

臺灣方面相當重視反潛作戰。1966年11月,臺軍成立反潛中隊;1979年2月擴編為反潛機大隊;1999年7月1日反潛機大隊移編海軍,並成立「海軍航空指揮部」(後降格為「海軍反潛航空大隊」)執行反潛任務,駐地為花蓮神鷹基地。

2013年以前,反潛作戰任務是臺灣海軍唯一的「專有」作戰方式。除了飛機,臺灣海軍還擁有一批經過改造的反潛護衛艦。此外,還制定了長期計劃,打算組建一支新型柴油動力潛艇艦隊對抗解放軍。

自2013年7月1日起,臺灣空軍也組建反潛力量。當天,臺灣海軍11架S-2T以及用「神鷗專案」為代號向美國預購的12架P-3C等固定翼機全數移轉臺灣空軍,海軍僅保留旋翼機型的反潛機。12架P-3C反潛機全部到位後,臺灣空軍2017年12月成立「反潛大隊」。

12架P-3C反潛機如何部署?最初,「神鷗專案」由海軍建案,因此原本規劃全數部署在海軍桃園基地。但為避免被解放軍「第一擊即全殲」,移交空軍後又考慮改成「六三三」制分散在桃園、屏東、花蓮3個基地,但馬英九最終拍板,12架P-3C反潛機全數部署在屏東空軍基地。

除了降低被「第一擊即全殲」的風險外,12架P-3C全數部署在屏東還有何玄機?英國雜誌《戰場飛機》曾推測,美國意在構建貫連駐日美軍、日本海上自衛隊、韓國海軍以及臺灣空軍的「P-3」連線,構成圍堵中國大陸潛艇進出「第一島鏈」的「隱性屏障」。

不過,臺媒報導,經多次「漢光演習」驗證,P-3C集中部署單一基地風險太大,為了開戰時保留「存活率」,因此臺軍決定今後以分遣隊模式,將部分P-3C長駐空軍花蓮基地。

P-3C反潛機執行海上偵搜任務時,可全天候監控海面船艦、偵測水下潛艦,最大滯空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機上共有12個武器掛點,可裝載魚叉、小牛等飛彈系統、MK-46型魚雷、各型主被動聲標、長短效煙彈等武器系統,並視任務需求調整掛載。

E-2K「鷹眼」空中預警機

還有6架E-2K「鷹眼」預警機

駐紮於屏東空軍基地的第六聯隊,除了執行輸、空投、反潛偵巡任務外,其中還有一項重要使命——預警電戰任務。

臺軍最主要空防預警,除了以陸基為主的空軍「強網」、「天網」及陸軍的「長白」雷達系統外,第20電戰大隊更是一線主力。

第20電戰大隊,由1995年於屏東基地成立的預警電戰機隊擴編而來,實際由臺灣空軍總部情報署直接指揮。大隊現役關鍵裝備,除了一架C-130HE電偵機外,還有6架「鷹眼」(HawkEye)空中預警機,每架造價將近兩億美元,是臺軍最貴的「寶貝」。

1993年,美國宣布出售4架E-2T「鷹眼」空中預警機給臺灣;1999年再度軍售2架新型E-2K型預警機,其主要改良在於USG-3天線組的改良。2008年10月,美國批准此前4架E-2T預警機升級為E-2K標準。臺灣空軍現役總共6架E-2K「鷹眼」空中預警機.

今年8月21日,臺灣「國防部」證實,明年(2021年)將花費約15億1116萬元新臺幣將現役6架E-2K空中預警機全部升級,與美軍現役的E-2D先進鷹眼等級,型號更改為E-2D AHE。目前此型預警機為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主力機種。

臺灣軍方稱,E-2D AHE預警機換裝的機頂圓盤雷達為AN/APY-9型雷達。公開資料顯示,此種雷達對於RCS(雷達截面積)於3~5平方公尺物體的有效偵測距離高達500公裡,可以對地面雜波與幹擾進行抑制和過濾,提高偵測目標的獲取能力和識別能力。

相關焦點

  • 臺軍揭秘3|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日前,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為避免落入解放軍「消耗戰」陷阱,臺灣空軍改變之前應對模式。比如,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大陸軍機若為慢速機,臺軍也改以C-130運輸機或是P-3C反潛機應對,等同解放軍所耗費的成本。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均由屏東空軍基地派出。
  • 揭秘丨屏東空軍基地:臺軍最貴的寶貝藏在這裡
    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灣西南空域實現常態化。日前,臺當局防務部門副負責人張哲平表示,為避免落入解放軍「消耗戰」陷阱,臺灣空軍改變之前應對模式。比如,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大陸軍機若為慢速機,臺軍也改以C-130運輸機或是P-3C反潛機應對,等同解放軍所耗費的成本。
  • 臺灣:56個機場12個為空軍基地
    擁有600多架戰機發展遠程攻擊能力  臺灣空軍目前裝備有戰鬥機、運輸機、教練機、反潛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約700餘架,戰鬥機是其核心主力裝備,目前裝備有4種型號:「幻影」2000—5、F—16A/B、IDF和F—5E/F,共計643架。
  • 臺軍預警機部隊少校「共諜」被判20年 認定「薪金」僅100萬新臺幣
    鳳凰衛視發表的郝志雄圖像郝志雄是一名在臺灣南部屏東基地服役的軍官,他上個月遭到起訴(2013年時已被捕),檢方指控他洩露了有關E-2K預警機的機密情報這種飛機是美國格魯曼公司「鷹眼」預警機的新改進型。郝志雄案被高雄高級法院宣判有罪。它同時宣判郝志雄向大陸提供情報的中間人萬宗琳15年監禁。據臺「中央社」報導,萬宗琳經營著一家空軍基地附近的俱樂部,報導稱萬郝兩人因為提供情報獲得了一百萬新臺幣的報酬(僅約合3.33萬美元,相當於臺灣大學新生兩年的平均工資)。在宣判後,郝立刻被解除軍職。他有權上訴。
  • 臺軍前少校被指向大陸出售預警機資料 被判20年
    資料圖:鷹眼預警機【環球軍事報導】臺「高院」17日宣布,對涉嫌向大陸洩密的前空軍少校郝志雄判處20年有期徒刑,從而為這起臺軍「空中眼睛」曝光案畫上了句號。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檢察署2013年初偵辦另一起共諜案時,發現屏東空軍基地439聯隊電戰大隊戰資官郝志雄涉嫌通過基地外經營卡拉OK店的萬宗琳,將號稱「臺軍最貴寶貝」的E-2「鷹眼」式空中預警機相關情資,轉賣給大陸。
  • 「臺軍揭秘系列」|新竹基地:「幻影2000」唯一駐紮基地
    這位網友指出,臺軍「幻影2000」戰機從新竹空軍基地移防臺中清泉崗基地後,讓北臺灣空域「門戶洞開」,恐怕出現嚴重的空防漏洞。新竹基地一向被島內民眾稱為「臺灣北部空域的守護者」,也是臺軍最重視的防禦基地之一。這一期我們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 疲於應對解放軍軍機,臺空軍取消2021年元旦「戰機衝場」表演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軍過往元旦的「戰機衝場」(戰機通場飛行表演)迎接新年活動,明年元旦將不會出現。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20日消息,臺「空軍司令部」12月19日說,鑑於解放軍軍機「擾臺」常態化,目前已經婉拒各縣市邀約元旦「衝場」表演,回歸到戰訓本務與執行任務上。
  • 臺軍方證實,1月9日解放軍「運8」反潛機進入臺西南空域
    據臺媒報導 解放軍軍機持續巡臺,臺軍方今晚發布"即時軍事動態"指出,解放軍1架"運8"反潛機今天自"臺海中線"以南進入臺"防空識別區",臺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並以廣播驅離、防空飛彈追監;根據臺軍方公開資訊,這是解放軍軍機元月第7度巡航臺灣空域。
  • 臺空軍舉行最重要天龍演習 三大戰機悉數出動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消息臺灣空軍19日起展開為期7天的「天龍演習」,F-16、幻象(大陸譯為「幻影」)2000和「經國號」戰機等島內三大主力戰機皆參與演習。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島內空軍代號「天龍演習」的戰術訓練19日到25日在花蓮佳山基地展開,包括F-16、幻象2000及經國號等作戰隊齊聚進駐,實施機動移防、過境維護、潛力掛載等測驗項目。
  • 甩給「共機」的鍋 臺「空軍司令」拿走了
    原標題:甩給「共機」的鍋,臺「空軍司令」拿走了臺「空軍司令」通報戰機失聯:與應對處理「共機」無直接關聯當地時間17日晚,臺軍一架F-16戰機夜航訓練時失聯。據臺灣綠媒「三立新聞網」消息,18日晚,臺「空軍司令」熊厚基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進展。他表示,初步調查後認為機械故障可能性較低,「不排除產生錯覺導致空間迷向」。
  • 解放軍27天亮劍,臺軍取消重要活動
    據臺海網報導,2020年12月31日,解放軍軍機於中午12時許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巡航,高度2500米,臺空軍在空「警戒」並廣播「驅離」;同時西南空域周邊有美國海軍P-8A巡邏機,進行所謂「國際空域航行權宣告」的廣播。
  • 臺軍戰機接連失事,甩鍋給解放軍軍機?最新進展打臉
    17日晚間18時許,臺空軍一架夜航訓練的F-16戰機在花蓮附近海域從雷達上消失。這是今年以來第四架失事的臺軍戰機。昨晚,臺「空軍司令」熊厚基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進展。
  • 揭秘|臺中清泉崗基地:臺最大空軍基地,每年都模擬被解放軍攻擊
    臺軍最大空軍基地位於臺中市的清泉崗基地,始建於193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臺中飛行場」,周邊古稱公館,因此又稱「公館飛行場」,1950年改名為清泉崗。其實,國民黨部隊撤退臺灣後,初期空軍並不駐守清泉崗。
  • ...針對媒體此前有關「臺軍反潛機監控解放軍軍機,為拍照僅距300米...
    臺灣空軍監控解放軍軍機僅距300米?臺空軍司令部緊急澄清】針對媒體此前有關「臺軍反潛機監控解放軍軍機,為拍照僅距300米」的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周一(11月30日)最新報導稱,臺空軍司令部11月30日上午發布新聞稿稱,相關爆料內容並非事實。經查被點名的王姓教官的各項飛行操作均符合規範及限制。
  • 資料:臺灣空軍簡介
    空軍總司令部是臺灣空軍部隊的最高領率機關,其主要任務是依據臺灣軍隊的建軍方針、原則和軍事戰略,擬制空軍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防空作戰計劃,指揮空軍部隊的戰鬥行動;組織各種技術、勤務保障;制訂訓練大綱,組織部隊訓練。空軍總司令部通過政治作戰部、作戰司令部、後勤司令部、防空炮兵司令部等對部隊實施組織指揮和管理。
  • 晨楓:2020年臺軍傷亡慘重,千萬不要「害人不成自損三千」
    據報導,臺軍今年已有6起重大事故,其中1月2日一架S-70「黑鷹」直升機墜機,造成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在內8人死亡,也是今年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同機死亡的還有副官黃聖航少校、總士官長韓正宏士官長、政戰局副局長於親文少將、情報處長洪鴻鈞少將、正駕駛葉建儀中校、副駕駛劉鎮富上尉、機組長許鴻彬士官長,另有作戰處長劉孝堂少將、後勤處長黃佑民中將、通信處長曹進平中將、作戰參謀周欣頤中校、新聞記者陳映竹受傷
  • 解放軍2架次運8反潛機進入臺西南 臺軍進行「防空飛彈追監」
    解放軍2架次運8反潛機進入臺西南 臺軍進行「防空飛彈追監」 2020-09-30 07:33:56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快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 蔡英文視察臺空軍保障部隊,解說員:這是塗層,不是黃金
    9月26日,蔡英文又罕見視察了臺軍位於臺南高雄岡山基地第三後勤指揮部,視察臺空軍機隊後勤保障情況。在這次短暫的訪問中,蔡英文將「經國號」(IDF)戰機使用的發動機金色塗層,當做是「黃金」。當得知IDF戰機一個小部件的成本為38萬新臺幣時,蔡英文又「哈」地一聲,顯得有些驚訝。
  • 揭秘臺最大空軍基地:駐防56架「經國號」戰機 幻想摧毀閩粵機場
    臺軍最大空軍基地位於臺中市的清泉崗基地,始建於193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臺中飛行場」,周邊古稱公館,因此又稱「公館飛行場」,1950年改名為清泉崗。其實,國民黨部隊撤退臺灣後,初期空軍並不駐守清泉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