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們都有了一次回到年少,回到校園的機會,我們還願不願意好好讀書?我們把這個假設加入一些條件,回到過去之後,一切將重新開始,並不會按照之前的軌跡重走人生,簡單說就是第二天彩票的數字還是隨機的,初戀不一定再是她或他等等,但是我們會有之前的記憶。(作者90後,只討論那個年代的事情)
從我們第一次背起書包上學開始,那時候我們簡單的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怕遲到,怕老師,上課舉手回答問題,想上廁所還要打報告……我保證每個人在最開始初上學的時候,都是一樣的,有著優秀的學習習慣,遵守紀律,立志成為老師或者是科學家。但是逐漸地,我們開始變得老油條起來,對環境熟悉了,就知道什麼時候能偷懶,什麼時候老師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我這樣做也無所謂。缺少很重要的一些約束,會讓一個人變的活泛起來,又會從一開始只影響到自己個人的行為,慢慢的開始影響他人,帶動他人。調皮搗蛋,破環課堂紀律,給小女孩寫情書等等。
年少時的我們,很難有主觀意識辨別好與不好,比如男生,抽菸,打架,逃課,留著非主流的髮型,這些在男生看來都是有牌面,帥,酷,女孩會喜歡。男生都願意這麼做,別說什麼好學生不做,那是因為他們不敢,如果沒人約束,我相信他們一樣會這麼去做。
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為什麼從一開始的白紙,有的人變成了獎狀,有的人變成了檢討書,有的人變成了滿分試卷,有的人變成了滿篇情書。
一般人其實智力本無太大差別,據科學資料調查顯示,5%的人智商超常,90%的人中等智商,5%的學生屬於智商偏低。綜合看看我們周圍,並無特別聰明也無特別遲緩,都應屬於中等智力,但孩子一樣上學,學習成績卻千差萬別。造成這種懸殊迥異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原因有很多,學習方式,學習習慣,聽不懂就算,不會就抄,上課看小說,下課睡大覺。我們的學習周期很長,從小學到高中,足夠我們養成好習慣或者壞習慣。我也見過很多人,小學倒數,初中前茅,初中倒數,高中拔尖甚至保送的都有,反過來的也很多,不覺得很奇怪嗎?所以說,人的本身沒有問題,用自己的智商不行來給學習成績找藉口,是沒有用的。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變好或者變壞的潛力都是無限大。
終於,我們坐上了時光大巴。
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園,也許不一樣的老師,不一樣的同學,不一樣的情竇初開。一切重頭開始,這個時候的我們還願意好好學習嗎?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說會吧。雖然他們說的跟到時候做的時候可能不一致,但是我想,既然願意重新來一次,他們就會做到更好。原來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的人如今博士在讀,曾經初中輟學在家的人現在本科畢業,也有可能現在名牌大學畢業的人,重新開始之後最終沒能考上大學,一切都是那麼的未知,那麼的神秘,但這個機會只有一次,沒有再次重來或者一切恢復原樣的機會,還會有人選擇回到過去,好好學習嗎?
當然現在已有高學歷的這批人應該不會選擇重新再來一次了吧。只有那部分悔恨當年沒好好讀書,現在過的不怎麼如意的人會選擇重新開始,但是重新開始就真的能好好學習嗎?這也是一個未知數。也許有人會質疑說,當年沒好好學習,現在混的也不差,甚至比當年的優等生混的好多了。一張圖解釋:
但是,事實上是沒有這麼一個機會能讓我們重新開始。而且你真的願意再花十幾二十年回學校念書嗎?我想也不見得有很多人願意。所以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繼續教育。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